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道路施工是涉及多工序多场地的复杂系统工程,确保道路的建设质量是保障其运营安全及耐久的关键。分析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和排水等主要施工工序,并对每个工序的关键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主要难题和解决思路。最后对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选择适宜施工技术和对关键工序施工监控的管控方法,期望推进我国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建造质量。  相似文献   

2.
与一般路基相比,高填方路基具有填方高度大、较高耐久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具有施工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保证道路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山区公路经过地势低洼地区路段时,往往采用高填方路堤形式。然而,高填方路堤会出现严重的沉降,从而导致路基不稳定,特别是在黄土地区。通过具体工程实例,对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对其沉降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宜巴高速公路老屋包滑坡高填方路基工程为例,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变形监测数据,研究了高速公路工程不同方案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屋包滑坡前缘采取高填方路基工程可有效控制滑坡变形,提高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现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并提出优化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公路路基高填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施工技术人员应以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要求为准,而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施工准备技术、填方路基上料技术、碾压施工技术及强夯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刘俊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42-43,48,I0004
山区斜坡上进行高路堤填筑,会面临一些工程问题,如边坡失稳、路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沉降、挡墙变形、路基开裂等问题。以山区某项目为例,介绍了山区路基设计时面临的难点,着重讲述了高填方的设计验算过程,总结反思设计中的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广东连平-从化段高填方路基及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为实例,结合工程特点对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防护的高填方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实践证明,该技术应用对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工程中大多采用断面法处理土方问题,在运用断面法处理场地平整土方问题时,计算出的土方量会产生较大误差,在经济上没有达到最优。在建筑工程中,常常采用网格法处理场地平整的土方问题。结合项目实践对这两种方法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给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道路工程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紧密串联起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压实是道路施工中的一道重要施工工序。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众多,由于压路机碾压速度在各个影响因素中较容易得到控制,因此本文以某高速公路3个试验段为研究背景,设计3个试验方案,着重研究碾压速度对压实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平整场地的人工填筑土压实度不足且存在黄土湿陷性和承载力较低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地基出现较大沉降、沉陷或失稳破坏。结合工程项目,分析地质勘察资料,根据相关规范、周边道路建设经验等,对平整场地人工填筑土地基所采用的孔内深层强夯法、强夯、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及预应力管桩五种方案进行比选,推荐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进行处治。介绍该方法的技术要求、施工工序、施工要求,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日益呈现高速化、重载化及大流量化的趋势,车辆传递给道路结构的循环荷载效应日益显著,明确循环荷载下高填方风积沙路基变形规律是其合理应用的关键。以新疆阿乌高速公路某标段为依托,通过分析现场监测站数据和室内动三轴试验,揭示在循环荷载下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变形规律,对比分析现场观测站的路基沉降数据和室内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高填方风积沙路基在施工完成后初期的压缩变形量很大,工后一段时间后沉降量较小且沉降变形逐渐趋于稳定。工后沉降量约为路基高度的0.3%;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沉降量与其竖向填筑高度基本成正比。高填方风积沙路基沉降变形规律说明其工后沉降不会过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降低高速公路路基填土高度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近年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填土高度较大的现象,介绍了上海地区高速公路低路堤设计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有效降低路基填土高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依托高速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长期实践,系统分析了路基工程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的控制程序,提出水泥级配碎石压实质量应“内在密实、板结良好”的定性评价标准并纳入现行验标中执行;通过对水泥级配碎石填筑实体的钻芯取样,探索芯样抗压强度和完整性与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评价水泥级配碎石填筑质量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填石路基方案在软土地基道路施工的应用中,由于填石路基沉降量大,石料与土壤界面难以确定,影响填石路基工程量计量的准确性。该文采用了三种不同确定工程量的方法,探讨能准确、及时、有效地反映填石路基工程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四川成南高速公路软基施工监控的实践进行介绍,提出较符合实际的软基临界高度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阐明软基施工监控的方法和重要性,强调信息化施工在软基高填方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拓宽加载对旧路基附加沉降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基拓宽工程中,新路基填筑对旧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取6 m厚软土地基双向4车道的两侧拓宽工程作为数值模拟原型,新路基填筑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固结间隔期的分层加载方式,通过监视旧路基坡趾下方不同深度的指定观察点,提取观察点的沉降-时间曲线,分析其加载过程的沉降特征,获取不同拓宽加载方式下旧路基下地基影响深度范围内附加沉降的变化特点及沉降完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新路堤填筑加载总量一定时,不同填筑方式引起的旧路堤附加沉降基本为定值,根据堆载高度可以确定旧路基最终沉降量;新路堤填筑方式影响旧路堤的沉降完成时间、填筑加载时间与自然固结时间相对集中时,旧路堤完成沉降所需工期较短。  相似文献   

16.
地铁运营后,跨线桥桥台路基段填土以及桩基施工时,会对已建成的地铁线隧道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地铁安全,开工前需要进行分析.依托彩梅立交K1+105梅林关方向桥台填土与桩基施工对既有深圳地铁9号线的影响分析,通过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桥台填土、桩基成孔浇筑等工序进行模拟,对既有地铁线进行安全评估,并对施工监测提出相应要求.其结果表明对于该工程,桥台后填土与桩基施工过程中,地铁隧道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施工.同时该模拟对类似工程工况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粗粒混合土具有颗粒级配和均匀性差的特点,难以用作变形要求高的建筑地基。结合海拔4300余米的西南某重点工程项目,采用振动碾压、冲击碾压和强夯的方法对原粗粒混合土抛填地基处理和高填方填筑体进行了压实试验。通过颗粒分析、压实度测试、动探、载荷试验、波速试验等检测表明,中高能量强夯可有效破碎工程区粗粒混合土填筑体中碎石,使填筑体颗粒级配变好,密实度显著提高,处理后填筑地基物理力学性能良好,达到了高填方地基稳定、均匀和密实的要求。同时提出了粗粒混合土大面积填筑工程质量控制应采用施工控制和地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且地  相似文献   

18.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整体的质量;除此之外,路基还是整个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载着来自于上方的车辆载荷,正是因为这样,路基的建设状况对于整个公路工程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包括路基建设的强度,以及路基建设的稳定性等,都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公路路基施工的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如天气或者是施工的周期等,更为关键的是经常就会遇到需要采用过湿土进行路基填筑的状况,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以此来确保整体的质量。该文针对一系列的问题对城市公路路基的填筑工程施工技术展开了说明和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岭南高速公路处于豫西丘陵山区,由于料源紧张及土地征用、运输等费用原因,在山区填筑路基往往只能就地取土或利用边坡、隧道开挖的风化岩石渣进行填筑,以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为了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增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详细调查并结合土工试验,提出采用强风化岩进行路基填筑方案,并进行填筑工艺试验,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武汉新区四新地区10#地块吹填砂场平工程的工程背景及地质条件,并从场平竖向设计、围埝设计、覆土填筑三方面介绍了该工程的吹填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