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有车以来.人们为了安全泊车,减少车辆在停车时擦碰等泊车事故。经历了靠经验泊车、经验加后视镜泊车、请人指引泊车、倒车雷达蜂鸣提示泊车、后视倒车等几个不同阶段。无论在哪个阶段,都有因为存在盲区而造成泊车事故的发生。对盲区的判断不足是事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2.
自动泊车系统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进行泊车操作,减少泊车时的心理压力。为了提高自动泊车系统的准确度,提升自动泊车系统在不同车位场景下的成功率,对自动泊车系统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轮廓车位的性能测试方法,完成自动泊车性能各项评价指标的智能化测试。基于提出的测试方法选取装备自动泊车系统的某款车辆进行了典型车位场景下的实车测试,验证了测试方法的精确性、高效性以及便捷性,为自动泊车系统的开发验证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瑞鹰SRV配备的泊车辅助系统(又称倒车雷达),可以在汽车泊车时精确显示车后障碍物的距离,以确保泊车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自动泊车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替了驾驶员进行泊车的繁琐操作,减少了泊车事故的发生,在新车上的装载量大幅增加。为了研究自动泊车的发展现状、现有不足与发展趋势,对自动泊车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又从车位探测、路径规划和跟踪控制等技术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有自动泊车关键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动泊车关键技术研究的未来趋势,为从事自动泊车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动泊车系统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驾驶员在泊车过程中会因为视野盲区、泊车时产生的紧张感等因素导致泊车不精准、发生泊车事故等后果。文章基于ADAS实验平台下自动泊车系统的应用,实现Simulink和CarSim软件的联合仿真。  相似文献   

6.
乐风 《汽车与安全》2011,(10):67-67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车型都装备了自动泊车这个实用的技术。但也有很多车主对自动泊车功能并不太熟悉,也不敢轻易尝试,自动泊车需要注意什么?自动泊车真得能实现完全自动吗?本刊搜集了一些自动泊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安全地使用自动泊车技术。  相似文献   

7.
自主泊车系统是智能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缺少系统性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基于ALFUS(Autonomy Levels for Unmanned System)框架思想的测试用例构建体系,结合对由泊车事故数据、实际泊车场景数据构成的实际数据以及包含传感器工作原理和泊车过程的自主泊车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生成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环境元素集合、测试任务元素集合、两级测试时空顺序,并通过对三者进行整合得到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用例集;其次,提出了以环境类型、任务类型进行划分的自主泊车系统三级四类分级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了基于自主泊车系统测试用例集的测试评价方法;然后,利用乔哈里视窗理论建立了自主泊车系统测试评价结果分析矩阵,实现了从智能汽车自主泊车系统性能局限、测试方法局限两方面对测试评价结果的分析;最后,考虑现有自主泊车系统技术条件,选用不同型号的具备自主泊车系统的智能汽车进行实车试验,对上述测试方法进行了实践,并分析获得了自主泊车系统功能及性能方面的改进意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智能汽车自主泊车系统测试方法不仅可对测试对象的性能提出改进建议,也能验证测试方法本身的完善性,并证明了该测试方法对于现阶段自主泊车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设计了一种带显示功能的泊车辅助系统控制逻辑。提高了驾驶员在泊车时的方便性、可操作性,使得用户观察障碍物距离信息更明确,并提高了泊车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倒车雷达(car reversing aid system)全称叫“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贺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行车位自动泊车高精度轨迹规划,提出一种联立多阶段划分和非均匀Gauss配点参数化的轨迹优化算法。首先,结合车辆泊车动力学方程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平行自动泊车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泊车过程,提出将泊车过程划分为泊车起动、接近车位、进入车位、姿态调整、泊车落位5个阶段,并建立各阶段对应的不等式约束条件;进一步,在伪谱法算法框架下,结合阶段约束给出了多阶段局部高斯配点策略,以此实现分阶段独立配点离散,从而提高泊车轨迹规划的精准度和适应性;最后,在通用小型汽车模型上在长短车位上进行仿真测试,验证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适应性。结果显示,相较于分段区域Gauss伪谱法,改进方法在获得平滑泊车轨迹的同时泊车时间平均减少2.976 s,时间性能提升21.7%,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代客泊车研究中对泊车规划起始点的位姿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有限状态机的代客泊车系统决策方法,设计车辆上层功能状态机与下层行为状态机,根据车辆所处环境与定义规则,建立车辆各行为状态之间的逻辑切换关系,完成车辆代客泊车与定点召回功能。为确保车辆在进入泊车状态前处于不确定状态与位姿的情况下,针对垂直车位完成车辆泊入路径的规划,采用多段路径规划,同时对行车与泊车切换区域进行计算,保证车辆在不同位姿情况下,均可以规划出泊车路径。最终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该代客泊车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垂直车位自动泊车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算力要求低、泊车空间小的路径规划方法。首先,考虑泊车过程中碰撞约束、汽车运动学约束要求,基于直线-圆弧组合的方式,进行垂直泊车的一步和多步基础路径规划。然后,结合回旋曲线进行曲率优化,实现泊车路径的曲率平滑。最后利用仿真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横向泊车空间以及不同的初始姿态角,该方法均能够规划出安全、平滑的泊车路径。  相似文献   

13.
1未来的电动汽车PIV03 由于配备了智能代客泊车系统(AVP),N1SSANPIVO3通过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在泊车体验方面实现了划时代突破。驾驶者不再需要寻找停车位、亲自停车和记住自己的车位。PIVO3可以在配有特殊装置的停车场进行自动泊车。在驾驶者前往购物或处理其他事情时,PIVO3可以自行充电,或向电网出售剩余电力。之后,驾驶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呼唤PIVO3,使其来到身边。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的汽车倒车雷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华 《城市车辆》2006,(1):57-59
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泊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胡旭峰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3):34-34,36,38,40,42
大众2013款帕萨特即将上市,其在上一款车型的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进,其中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由1.5版本升级到2.0版本。自动洎车辅助系统2.0是大众公司的第三代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它可以帮助车辆进入更短的平行泊车位,除了新增垂直泊车功能,还为平行泊车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的纯雷达自动泊车系统是一种只有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作为环境感知传感器的自动泊车方案,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动泊车系统方案,而网络通信设计是基于车载CAN总线对此自动泊车系统进行网络通信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自动平行泊车系统的控制精度,分析了车辆在泊车工况时的约束,采用五次多项式进行轨迹规划,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跟踪路径,并使用Simulink进行路径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规划的路径满足车辆泊车约束,控制策略能控制车辆按照参考路径平行泊车。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目前量产自动泊车系统泊车成功率低、泊车完成后车辆姿态偏斜等问题,研究搭建基于阿克曼转向几何学和车辆运动学的车辆运动模型,构建基于可行驶区域的栅格电子地图,在几何路径规划方法中融入基于轨迹预判的碰撞约束方法和路径居中算法,采用车辆膨胀轮廓模型,最大程度利用电子地图可行驶区域和保证路径安全性,设计出一种基于轨迹预判的垂直泊车路径规划算法,并通过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验证算法的可行性。该算法可大大提高泊车成功率,能帮助解决泊车完成后车辆偏斜不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动泊车不是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大众在2008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08年4月21~25日)上演示了其研发的新型自动泊车系统“Park Assist Vision”驾驶员利用导航仪选定想泊车的位置后,将变速杆挂入P挡,然后下车按遥控器开关即可自动泊车。车辆自动驾驶停在所选位置上,然后关掉发动机,锁上车门,泊车显得是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正>昂科威配备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简称APA系统,此系统可以辅助驾驶员将车辆停入车位。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可以实现水平或垂直两种泊车方式,在系统运行中驾驶员无须操作转向盘,方向可自动转向。系统默认为右侧自动泊车(如图122所示),打左转向灯可实现左侧自动泊车。自动泊车系统的操作过程是:当车速低于30km/h,挡位处于前进挡时,可以短按一次显示屏右侧的自动泊车开关(如图123所示)激活水平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