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正>1故障现象及处理某轮主机,型号SULZER6RTA52,6缸,高压油泵三组,相邻两缸共用一个高压油泵本体。某日航行,见主机第一组高压油泵No.2缸进油阀压盖下部有微量燃油渗出,一小时后大量燃油涌出。随即停车,漂航拆开压盖,研磨油泵本体与压盖之  相似文献   

2.
以某型基于燃油计量阀的高压油泵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高压油泵及共轨管的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压油泵性能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模型分析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及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而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减小以及驱动轴转速的增大,高压油泵输出高压燃油的响应加快,泵油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某型基于燃油计量阀的高压油泵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建立高压油泵及共轨管的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压油泵性能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模型分析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以及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频率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而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和驱动轴转速对高压油泵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燃油计量阀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减小以及驱动轴转速的增大,高压油泵输出高压燃油的响应加快,泵油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刘炳欣 《中国水运》2010,(11):117-118
发电柴油机高压油泵柱塞卡阻故障频频引发严重机损事故。为了防范高压油泵柱塞卡阻故障发生,本文分析了造成高压油泵柱塞卡阻的可能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高压油泵装配以及轮机舱管理等多个角度给出防范措施,以供轮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瑞卿 《航海》2020,(2):53-55
船舶柴油机发电机大型化,使用HFO380CST高黏度燃油,频繁出现高压油泵卡阻,造成船舶跳电的紧张现象。通过拆解高压油泵,分析查找原因,比对使用燃油的成分,数据分析,采取精细分离燃油的措施,得以改善,避免高压油泵卡阻损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郎克军 《珠江水运》2012,(14):76-77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燃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并根据柴油机的发火顺序和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把燃油经喷油器喷射到气缸内进行燃烧.高压油泵是喷射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件,它的工作情况直接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转.BOSCHPE..ZWM 170/100 RS 30..系列高压油泵是一系列普遍用于高速柴油机的高压油泵,本文对该系列柴油机高压油泵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以提高故障的排除效率.  相似文献   

7.
荣建国 《珠江水运》2014,(22):80-81
本文以SULZER ZA40S柴油机为例,对高压油泵的调校进行了介绍,另外也对某轮一起典型的高压油泵故障事故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雪峰  王玲 《船海工程》2011,40(1):91-93
针对一起船舶柴油机高压油泵柱塞弹簧断裂的故障,分析柱塞弹簧断裂的原因,认为因存在有材料缺陷、疲劳、异物进入及装配不当等问题,致使柱塞弹簧断裂,影响高压油泵柱塞的运动、油量调节以及高压油泵供油特性,最终影响柴油机的运行工况。提出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张日林 《中国水运》2014,(2):148-149
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的心脉,它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柴油机的功率和性能,无论何时均要求其取在良好的工作状态。高压油泵的调试步骤:柱塞偶件的检查和修复→调速器的检查及修复→供油时刻的检查及校正→各缸供油量的检查及校正→停止供油转速的检查及校正→转速稳定的检查和校正;高压油泵的调试方法分:柴油机上调法和油泵试验台上调法,前者精确性低,一般在施工现场没有油泵试验台的情况下使用;而后者精度高,能准确调好各缸供油量均匀、供油间隔角、最大供油量、停止供油转速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选择后者,定期对高压油泵进行检验、调试,无论何时使高压油泵取在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柴油机正常工作取得良好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宋士新 《航海》2012,(1):56-57
高压油泵柱塞卡死是柴油机的常见故障之一,尤其是在使用高粘度的劣质重燃油时,作为船用主发电机的柴油原动机,我们经常会遇到高压油泵柱塞卡死的故障,一旦这种故障出现,轻者一缸或多缸不发火副机启动不起来或运转中的副机跳电,成为船舶安全的隐患;高压油泵的柱塞偶件作废,  相似文献   

11.
某船用螺杆滑油泵出油管路振动烈度高达257. 7 mm/s,文章测量了该泵和另一台同型号泵的管路、泵体的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波形,并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管路振动速度波形和频谱表明,故障泵振动不稳定,速度频谱中存在明显的异常频率成分。泵体振动加速度波形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泵高频脉冲信号出现的频率与泵的正常排油频率对应。故障泵高频脉冲信号出现的频率明显不规律,说明故障泵的螺杆配合存在问题。泵体高频脉冲信号对于螺杆泵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离心泵水动力噪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涛  钟荣  孙玉东 《船舶力学》2012,16(4):449-455
离心泵作为舰船重要的流体机械,也是管路系统中主要噪声源之一。泵内流动诱发噪声的计算难点在于流噪声声源的准确模拟和边界条件的确定。文中采用CFD方法计算泵内流场并根据FW-H方程提取叶轮转动偶极子声源和蜗壳内表面偶极子声源;基于管道测试技术获得泵进出口边界条件,建立了以蜗壳为界的边界元模型,考虑了蜗壳对声传播的散射作用。通过内域声学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泵内声场,建立了离心泵水动力噪声的计算方法。通过试验测试对建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表明:离心泵内主要噪声源为蜗壳表面偶极子声源;泵出口噪声大于入口,具有偶极子声源特性。  相似文献   

13.
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可以提升疏浚工程连续性,减少堵泵的风险,提高疏浚施工效率。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和泥泵效率是泥泵设计中的矛盾点。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调研提出了两种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3种方案的泥泵内部流场。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比3种方案泥泵的性能。确定了增大泥泵最大球形通道叶轮设计方案,为后续泥泵改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立祥  张新 《船舶工程》2008,30(1):26-29
对喷水推进轴流泵与导流管螺旋桨(简称导管桨),从结构特点、功能效果、性能参数、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论证导管桨就是高比转速喷水推进轴流泵.同时指出,借鉴喷水推进轴流泵的设计思路,可进一步完善导管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SIMPLE算法对混流泵内部的三维紊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其内部流动速度、压力分布的分析,揭示了其内部流动的主要特征,对其性能及改进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李晟  杨杰 《水运工程》2020,(3):155-160
大型绞吸船吹填中粗砂施工,难以确定最优的输送施工参数和泥泵机组转速.针对目前常用的计算公式对非均质中粗砂浆体水力输送计算精度不足的问题,采用实际施工参数对计算公式进行拟合修正,实现泥浆输送施工参数的精确计算.同时通过泥泵机组运行功率计算分析,确定了最经济输送施工参数条件下泥泵机组的低功耗运行转速.转速特征是在既定的泥浆流速、浓度和泥泵机组总扬程条件下,水下泵采用低转速、甲板泵采用高转速,有利于降低输送施工能耗.  相似文献   

17.
水泵站在多泵运行时水泵性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实型或模型的试验数据分析求取水泵站多泵运行时的泵间干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从试验结果提取泵间干扰数据的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本方法合理可靠、简便实用,对泵站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冬季的渤海、黄海、东海海域水温状况分析以及空调热泵设备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对海水源空调热泵在船舶上的适用性作出了一个初步的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扩大空调热泵应用海域的初步方法,对扩大空调热泵在船舶上的应用、降低能源消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船用反应堆主冷却剂泵建模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船用反应堆主泵试验数据,绘制了基于RELAP5程序的主泵全特性曲线,利用建立的数学仿真模型对主泵启动特性、惰转特性、稳态运行工况、高低速切换工况的响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泵模型能够实现相应的仿真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主泵的运行特性;船用主泵对转动惯量的要求较高;模型适用于后续对反应堆系统不同响应的分析,并可为主泵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往复泵运动机构磨损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掌握运动机构磨损引起的振动特性,对设备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往复泵组成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仅依靠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难以准确分析和判断设备性能。通过开展基于运动副磨损对振动特性影响的机理分析,建立曲柄连杆处运动副的接触-分离2种状态力学和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运动副不同磨损间隙状态下,运动机构运动学、动力学和振动特性,掌握磨损间隙对设备的振动性能的影响,发现磨损间隙的存在对舱底泵的运动特性和振动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