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运在内的多模式联运体系是未来乏燃料外运的发展方向。我国滨海核电厂在初期就规划、设计和建设了用于运输核电厂大件设备的码头,多模式联运体系可利用核电码头转运乏燃料。为满足乏燃料转运需要,经调研和分析,结合船舶靠离泊等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梳理出核电码头的改造内容。结果表明,各核电业主应聚焦核材料实物保护、船舶靠离泊条件、货包接卸工艺等方面,围绕码头平面尺度及结构、作业工艺、辅助生产设施和管理体系等内容开展核电大件码头的改造工作,以确保未来乏燃料能够及时外运。  相似文献   

2.
核电厂的重型设备具有重量超重、体积超大、不可分拆的特点,对大件码头的上岸工艺及平面布置有特殊专业要求。本文从节省工程投资的角度,对目前常用的桅杆吊和固定旋转吊工艺的大件码头平面方案进行优化比选,供核电大件运输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总平面布置、吊卸工艺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对国内已建和正在实施的核电厂大件码头设计方案进行介绍,并总结大件码头总体设计的思路和要点,供核电厂大件码头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大件运输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的特点,大件码头的建设大都采用老码头加固改造的方式.通过对三峡库区现有码头结构特点和库区水文条件的分析,提出用遮帘桩型式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方案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遮帘桩型式改造三峡库区大件运输码头,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同时结构对航道的通航能力不产生影响,是一种可以应用到三峡库区及其他山区河流水库大件运输码头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曹斌 《港口装卸》2013,(1):19-20
近年来重大件成套设备在港口码头中转和装卸运输需求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海工大件、大型风塔、核电设备、变压器配套设备的进出口运输和安装,使得重大件物流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港口码头作为大件运输的重要节点,其中转采用的装卸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件物流运输的快捷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国内首台800t码头固定起重机在江苏太仓港建成并投入运营,开启了海工重大  相似文献   

6.
郑长城 《中国水运》2014,(10):63-64
中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核岛和常规岛大件设备运输,到连云港公共码头后,受限于田湾核电站自备码头航道和港池条件,要考虑公路转运或沿海驳运。对连云港墟沟港区及核电站周围的公路和沿海环境进行考察,探究得出大件设备运输必须关注或遵循的要点,以保障大件设备运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近年来国内实施的若干个滨海核电厂设计实例,从核电厂海域工程构筑物承担的防洪、取排水和大件吊卸运输等功能展开论述,重点分析厂址防洪与厂坪高程、护岸高程设计之间的关系,不同取排水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取排水构筑物常用的平面布置方式及所考虑的取水安全、温排水、潮流、泥沙和波浪等因素,大件码头平面布置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据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重大件设备的运输要求,对向家坝重大件专用码头的航道条件、港址选择、装卸工艺、平面布置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该码头所在河段岸坡较缓,水位变幅和水边线摆动均较大,采用实体斜坡道码头结构形式以及改进的顶推和滚装装卸工艺,解决了重大件运输水陆转运的装卸问题,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重大件成套设备运输需求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大型深海勘探开发平台及配套设备的运输、安装更使得当今国际重大件运输装卸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中主要介绍船运大件货物的种类及其装卸工艺,并对码头状况及船型选择进行分析,最后对大件货物装卸工艺的发展做出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三峡库区大件运输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的特点,因此在大件码头建设中大都采用老码头加固改造的方法。通过对三峡库区现有码头结构和装卸工艺特点的分析,结合库区实际水文条件,提出3种不同的码头加固改造方案和3种卸船工艺,对三峡库区及山区河流大件码头的改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受强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沉箱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倾覆,需要进行打捞扶正施工。本文就山东某大件设备运输码头沉箱受台风影响倾倒,采取的打捞扶正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介绍了小型沉箱打捞扶正施工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丹  张勇 《水运工程》2014,(2):96-99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并结合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问题,对影响液化天然气码头选址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包括项目与城市和港口总体规划的关系、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建设方案及投资、运营条件、施工条件、社会依托条件、港务管理设施及水平、对周边工程的影响等因素。同时针对实际选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强调运营条件的重要性,为以后的液化天然气码头选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件滚装船舶大型化,大件滚装码头丁靠平面布置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需求,为此提出"L"型码头平面布置形式,该平面布置形式国内使用较少。针对该类码头平面设计特点,通过对某码头设计遇到的运输设备选择、平面运输仿真模拟、码头高程确定等分析论证,认为"L"型平面布置可适用于大中型大件滚装码头设计,相关经验可供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设备存在无效作业的问题,对码头合理布置进行研究。在分析码头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港某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型工艺,从码头前沿、堆场布置等方面出发,综合考虑装卸船、水平运输和堆场作业的设备选型,制定全自动化码头总体布置技术方案。提出自动化集装箱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的布置方式,引入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采用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替代传统的运输设备,提升码头运营自动化水平,为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九龙坡大件码头改扩建工程的通航条件。经实测河段的实测水面线、水流流速分布验证,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复杂的河道边界条件下的水流情况,从而可预测河道的水流流场。重庆港九龙坡滩脑壳大件码头工程于2001年2月建成竣工投产,该项目的建设满足了三峡工程大型变压器的运输要求且为重庆地区大件运输发挥着主要作用。码头后方经过加高后,后方堆场高程达到177.83m。大件码头下游约120m岸线范围为  相似文献   

16.
科学预判长三角港口面临的最新政策机遇、需求特征和码头建设重点,对做好“十四五”水运规划中期调整、优化区域港口码头建设重点等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涉及长三角区域港口建设的关键政策机遇,科学预判区域港口分货类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和结构化特征,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港口码头建设重点。未来3年区域码头的重点建设路径是,推进中小码头和老旧码头升级改造,超前谋划码头后方储运设施建设,推动集装箱码头设施能力提升和后续岸线资源开发,有序推进重大件设备、商品汽车等专业化码头建设等。相关结论将为做好长三角区域港口规划调整、推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叶小红 《水运工程》2021,(5):133-139
鱼山码头既有集装箱出运功能,又要提供后方绿色石化基地建设期间的砂石料、钢材及大件等运输服务功能。针对这一特点,提出将多用途泊位和大件码头一体化建设。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以及桅杆吊分段采取纵向梁板与墩式结合的码头结构,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周娜  张振 《水运工程》2018,(6):110-114
随着外海岛礁的开发利用,通常大型炼化基地、电厂项目均需配套建设相应的大件滚装码头,以满足厂区建设的大件运输。研究外海大潮差海域滚装码头的平面布置、竖向布置、滚装船靠泊特点和系留系统的相互适应性,对上述技术要求提出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相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件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800t重件码头是我国长江流域港口跨度最大、起吊单件最重、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机械化装卸码头之一,是江西省重、大件机械产品进出口水路运输的枢纽。随着该重件码头的投入使用,必将对沿江经济的发展和海事水上监管带来新的考验。当前,武汉天兴洲大桥建设所需的52件钢桁梁经过近七个月的运输,已经全部完成。笔者结合该52件大件运输工作实际,对大件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对策作以下相关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邮轮产业是新时代国际水运行业中新兴的分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邮轮产业开始发展。近年来,在全球邮轮产业带动,邮轮新航线不断开发的刺激下,我国邮轮港口的建设与发展,呈现一片火热的上升态势。但国内建成的邮轮码头实际运营情况并不乐观。城市依托、周边景区、客源腹地、航线设置、盈利情况等因素,都会对邮轮码头的选址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巴拿马阿马多尔邮轮码头的建设,以及和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分析,探讨邮轮码头产业布局和选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