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地铁列车牵引时采用架控、制动时采用车控的多模式牵引系统控制方式,在分析控制原理、电气拓扑和新型DCU(驱动控制单元)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能归类的信号控制流控制方法和跟随式下垂算法,实现了架控下的控制解耦和车控下的协调耦合,为基于多核分布式架构的DCU牵引算法软件、逻辑软件、功能及保护软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城轨车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在防滑控制方面的差异,详细分析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防滑控制原理.从系统构成、控制软件、参考速度准确性和安全完整性等级等4方面,比较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防滑控制功能,分析车控制动系统防滑安全功能安全完整性等级比架控制动系统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结合城际动车组短编组和架控式牵引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架控式牵引系统对制动系统和转向架系统的影响,并对架控式牵引系统在城际动车组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相比较于传统的车控式牵引系统,架控式牵引系统提高了系统冗余性,在城际动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市域动车组的动力配置、牵引系统控制方式,对市域动车组的故障运行能力和运用冗余性,以及典型动车组牵引变流装置故障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市域动车组在不同动力配置、牵引系统车控方式和架控方式下的牵引能耗、运行时间和旅行时间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200 km/h及以下速度级的市域动车组,在采用空电联合制动时,大动拖比编组是一种省时、节能的选择;在确保每列动车组的牵引变流装置不少于3套和IGBT器件电压等级、电流容量许可的情况下,车控方式是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简单分析了几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系统主电路,提出牵引逆变器简统化设计设想。从主电路、电路参数和冷却系统3个方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牵引逆变器的设计方法。采用简统设计的牵引逆变器可满足车控、架控、轴控的不同需求。实际装车考核表明,牵引逆变器的简统化设计方法合理可行,能够满足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介绍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制动系统故障类别不同对不同编组列车运营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限速建议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从技术层面给出了选用制动系统模式的合理化建议:4节及以上编组列车可任意采用车控制动系统或架控制动系统,3节及以下编组列车优先选用架控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HXD3B型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点,阐述了机车控制单元VCU、牵引控制单元DCU、网关TCN-GW、微机显示单元DDU的功能以及网络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种适用于我国标准地铁车辆的新一代牵引系统进行研究,此系统采用碳化硅(SiC)功率模块、永磁电机、新一代轴控牵引控制等新技术,以节能、轻量化、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低噪声为开发理念,并与上一代牵引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一代牵引系统可以在节能、轻量化、可用性等方面为地铁牵引应用带来巨大的效益。相对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逆变器、三相交流异步电机、车控牵引系统,新一代牵引系统可实现牵引节能20%,系统最大质量减小19%,以及显著提高牵引可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盘(PSC)、就地控制盘(PSL)、紧急控制盘(IBP)、门机控制单元(DCU)、就地控制盒(LCB)以及连接各设备接口及传输各种控制和系统状态信息的通信总线等组成。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分为正常、非正常和失电3种模式,并按照由低到高的优先级分别对应信号系统、本地和手动3个控制级别。PSC通过网络总线与综合监控系统(ISCS)连接,通过硬线与信号系统连接,采用通信总线和硬线与DCU连接,其中通信总线负责数据传输、参数设置和软件下载,硬线负责传输开/关门指令;PSC系统软件采用分层设计和功能模块化,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DCU按一控两驱原理设计,采用UCOS-Ⅱ操作系统;控制系统以屏蔽门实际的运动曲线参数为依据,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为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还对系统进行了冗余设计。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和台湾等地的地铁中。  相似文献   

10.
紧急制动是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而防滑保护系统在轮轨低黏着条件下减少制动力,防止轮对擦伤。架控制动系统采用集约化、智能化设计,将制动阀和防滑阀合二为一,如何在保证紧急制动满足安全等级要求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发挥防滑保护功能,将直接影响到架控制动系统的安全运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架控防滑监控策略,通过硬件电路冗余设计和软件层级控制,满足了紧急制动安全等级要求并达到防滑控制目的。仿真和试验的结果也验证了该架控防滑监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