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上海金茂大厦工程软土中深层地锚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及静载荷试验结果,并结合分析地锚的施工工艺,承载能力,徐变特性、荷载传递性状、位移等,探讨了地锚载荷试验的方法。试验地锚的抗拉承载力达到了3000KN,徐变量较小,工作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锚在新加坡樟宜四期海军码头桩基工程应用实例,对地锚的设计、施工工艺及其试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金茂大厦地下结构支护方案之一是采用地锚作为地下连续墙的锚固结构,为了确定设计参数,验证地锚施工的可行性,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通过直锚和斜锚的施工工艺现场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抗拔力达到了设计初定的300t指标要求,为地锚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锦 《水运工程》2012,(1):59-63
结合新加坡某码头设计实例,介绍了应用英标(BS规范)进行钢管桩和地锚设计的基本原则,列出了一般的设计流程和所遵循的相关规范。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对地锚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同时对新加坡地区地锚的设计参数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在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固结法对陆域地基进行处理的施工工艺,并在卸载后采用强夯加固吹填砂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并通过检测试验得出了该方案满足浅层地基处理要求,符合港区使用荷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模型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海洋采油平台在冰和波浪等水平荷载作用下,隔水套管的工作性状,提出了方便实用的群桩效率计算方法和隔管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得到了原型试桩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李文勇  高頔  胡新元 《港工技术》2021,58(2):117-120
基于山东某地液化储气罐区试桩工程,通过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层土中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呈摩擦桩特性,即桩端承载力占比较低;桩侧阻力发挥非同步,且在荷载传递过程中相互影响;相近土层因埋深不同其侧阻发挥差异较大;施工工艺对桩侧土体阻力的发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宋炎 《水运工程》2007,(12):20-25
提出大直径灌注长桩工作性状并同时考虑负摩阻力的桩侧荷载传递模型,桩端采用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模拟土的非线性变形特性,并引入混凝土的Rusch模型来考虑高荷载水平作用下桩身混凝土的弹塑性性状,采用Mindlin解答以考虑桩侧摩阻力在桩端处产生的桩端位移,从而建立了层状地基中大直径负摩擦灌注长桩的荷载传递分析理论。根据该理论计算得到的荷载一沉降曲线与实测的曲线较为吻合,可作为确定大直径灌注长桩承载力的依据,经过对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实测对比分析,证明该理论可靠、方法简单,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乌岩港大桥桥位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设计提出了矮塔斜拉桥、部分地锚式双塔斜拉桥和地锚式悬索桥三个桥型方案,经过经济技术比选,确定地锚式悬索桥为本桥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相距较近地区两组大直径钻(冲)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及桩身予埋应力计所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大直径钻(冲)孔灌注嵌岩桩和非嵌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以及垂直承载力性状,说明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向阳  吕黄  姚三 《水运工程》2012,(6):179-182
结合某港口工程桩基试验项目,对2组大直径钢管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并通过桩身预埋的应变式钢筋计测试桩身轴力分布,分析了深厚沉积层中大直径钢管桩的轴向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某互通主线桥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局部混凝土强度不足、露筋、空洞等病害成因,通过全面质量检测,判定了整个梁体的质量状况,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局部切割诊治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施工工艺。经荷载试验表明,梁体完全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落脚河大桥为3跨连续刚构桥,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文中通过计算分析确定该桥的荷载试验方案并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该桥结构刚度、承载能力均满足公路-I级设计荷载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燕矶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桩基自平衡荷载试验,根据地质破碎带地层情况,研究自平衡试验的荷载布置、加载方式以及受力情况,获取地质断层破碎带区域桩基承载能力,并探究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各桩截面轴力、摩阻力随荷载和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直径2.5 m桩长80 m的钻孔灌注桩采用旋挖钻成孔,导管法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桩身轴力、位移以及各截面摩阻力均与加载荷载呈类似线性变化规律,符合常规的Q-S曲线特性;地质破碎带的桩基承载能力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侧摩阻力与桩端承力占比分别为87.74%及12.26%,其承载能力以侧摩阻力为主,地质断裂破碎层导致岩层破碎分布不均及岩性变化(桩底糜棱岩层承载能力较低)对桩基承载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并通过一定的室内模型试验对墩——筏基础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适合于墩——筏基础的一系列规律,能够很好地分析墩——筏基础的荷载分配比问题,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冯光华  林治平 《水运工程》2017,(10):206-210
通过对软土地基中1根桩长52.5 m、桩径1 m的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探讨软土地基中钢管桩工程性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地基钢管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最大弯矩值在泥面以下2倍桩径处,且不随着荷载的增加而改变;软土地基的水平静载试验,按照按泥面位移10 mm进行位移控制时,其m值可取3 500 kN/m~4;软土地基由于侧阻力较小,压桩试验时,传递至桩底的轴力值与桩顶荷载的比例可达30%,而拔桩时,该值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跨海大桥桩基试验项目,对4组大直径PHC桩进行了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并通过桩身预埋的应变式钢筋计测试桩身轴力分布.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端土层刚度的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也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对于大直径PHC桩,也应选择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随着桩顶荷载的不断增大,桩端阻力分担荷载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大,表明大直径PHC桩呈端承摩擦桩的承载性状;对于桩端持力层较好,而上覆软弱土层较厚的大直径PHC桩,尚应考虑上部土层侧摩阻力软化现象的影响;尽管大直径PHC桩桩身刚度较大,但在设计工作荷载下,此次试验的桩顶实测沉降主要由桩身压缩引起.  相似文献   

18.
总结并分析了嵌岩灌注桩轴向承载有限元模拟中常用的4种桩岩接触界面模型,基于其中运用最广泛、效果最好的双曲线型荷载传递模型,根据厚壁圆筒的弹性理论解和Patton(1966)关于规则粗糙起伏无填充物的岩石结构面抗剪强度理论研究,对传统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进行修正,以解决其参数难选取的问题.并对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基于修正荷载传递法的FRIC子程序二次开发,提出嵌岩灌注桩“荷载传递-有限元”联合模型.运用联合模型对比分析了嵌岩灌注桩原位轴向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联合模型反映的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机理与现场实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文中结合某港区堆场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对强夯过程中地基变形规律、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地基加固前后物理力学性状的变化规律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检测试验分析;并基于加固效果的评价,提出该场区大面积强夯加固的最佳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为软土强夯加固机理研究与类似工程处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东造船》2009,(5):20-20
2009年7月连云港恒成船业一艘18000DWT的散货船在无地锚无卷扬机条件下,成功应用气囊下水技术,试航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