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宏观基本图的提出为城市宏观交通状态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其假设路网交通分布是均衡的。突发事件导致路段通行能力下降会影响城市路网交通分布。为研究突发事件影响下路网交通流分布不均衡性与宏观基本图之间关系,保障路网运行效率,运用路段密度方差指标,提出定量分析突发事件影响下路网交通分布不均衡性与宏观基本图之间关系的方法。使用实际路网和交通需求矩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突发事件场景中,若路网平均密度相同,则交通分布不均衡性与路网流量之间存在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路网交通分布越不均匀,路网流量越小。研究结果为突发事件条件下交通诱导、路网交通管理与控制决策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析城市突发事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交通应急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水波原理,将城市突发事件对交通的影响比拟成往水中扔石头产生的效应.提出了交通影响系数概念,并以此来界定突发事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引入累积交通影响系数概念,利用二重积分构建了累积交通影响系数理论模型,从而评价突发事件对周边路网的综合交通影响程度.选取一起交通事故为例,在对调查数据筛选和整理的基础上,得到了交通影响系数时空分布图;根据交通影响系数随时间和距离的变化曲线特征,利用MATLAB构建了交通影响系数与时间和距离的关系模型;最后计算得到了事故的综合交通影响程度为0.466 7,结果表明该起事故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叉口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集中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引发区域性拥堵,交通管理部门难以直观地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一种定量的评价突发事件对交通影响等级的方法,对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水波学原理,利用交通影响系数概念,融合分位速度建立了交通影响等级阈值模型. 利用样本数据建模得到交叉口附近车速与位置关系,并对速度与空间位置关系曲线,以及交叉口各方向流量比进行整合分析,得到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等级阈值. 利用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划分的等级与事故现场实际描述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可以为交通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较高的地区。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对自然灾害下城市应急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降低自然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有序实施交通管理,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对比分析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疏散中交通行为与交通仿真技术应用。重点聚焦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灾后相关研究,探寻国外先进研究方法在中国实际环境中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叉口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集中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引发区域性拥堵,交通管理部门难以直观地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一种定量的评价突发事件对交通影响等级的方法,对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水波学原理,利用交通影响系数概念,融合分位速度建立了交通影响等级阈值模型. 利用样本数据建模得到交叉口附近车速与位置关系,并对速度与空间位置关系曲线,以及交叉口各方向流量比进行整合分析,得到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等级阈值. 利用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划分的等级与事故现场实际描述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可以为交通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梳理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推进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更好发挥其在节约城市资源、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根城  刘小明  李健 《城市交通》2007,5(3):67-70,85
新改扩建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协调了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关系,但单体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方法对于协调城市中某一区域的交通往往带来诸多利益主体平衡的困难,导致交通影响评价的效果不理想.为此,在城市快速发展时期,需要建立侧重于较大范围的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方法.针对区域性交通影响评价中范围阈值的确定,提出了标准区域类比法,研究了标准区域的确定方法和阈值确定的过程,并结合北京某区域实际,进行了区域确定方法的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TIA)中有关交通研究范围确定方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大型活动的交通需求特征和交通流特征出发,研究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确定流程与主要步骤、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确定的两项关键技术:观众吸引总量预测技术和观众生成及分布预测技术,确定了大型活动交通研究范围的判定阈值.选择"十运会"开幕式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的时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大型活动消散过程中交通流分布状况,分析了大型活动中突发事件对交通流分布的时空影响特征,总结了突发事件下常用的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与元胞传输模型(CTM)相结合,设计出了适合突发事件下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对一个小规模路网进行仿真,计算了突发事件下各交叉口节点的拥堵时刻,研究了路网拥堵的形成及消散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对两组不同管控方案下交通流疏散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不同控制方案下的路网在仿真时段内平均车辆延误分别为197、232 S·pcu-1,由该指标可以判断方案一优于方案二,因此,基于CTM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可定量评价突发事件下交通组织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物流服务站有别于城市其它工程建设项目,在交通生成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交通的影响分析需要专门地加以研究.本文分析了物流服务站的交通生成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交通影响分析的工作流程,并给出了阀值确定、研究范围确定、交通需求预测、影响程度确定以及改善措施制定等交通影响分析工作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急交通疏散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有序实施交通组织,提高应急疏散效率,分析了飓风、洪水等能预警、观望和应对的自然灾害的特性,研究了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机理、交通组织方法与交通仿真技术应用,结合北京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急疏散预案制定的实际,确定了适合中国国情和交通运输环境条件的应急疏散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并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交通疏散方式应以公共汽车为主,并需从完善疏散规划方法体系,整合路径选择、交通控制以及疏散时间计算等交通关键技术着手,提高交通疏散效率和组织管理水平,通过交通仿真及ITS技术构建应急交通疏散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交通突发事件极易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尽快制定与实施交通应急疏散方案。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蚂蚁算法优化的多目标交通疏导分配方法,通过蚂蚁算法寻求最优路径,并综合考虑多个目标影响因素,运用多目标交通分配模型生成交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疏导分流方案。通过示例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害场景下,面向应急的救援路径规划需要兼顾救援效率和交通抢通对救援的影响,以支撑有限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交通拥堵或瘫痪耽误应急救援行动.通过定义面向应急需求的交通网络、交通路线的通行成本和交通线的通过性等,对救援与抢通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描述;将最优救援路径和最优交通抢通方案作为该问题的约束条件,基于双层优化方法建立了双层路径规划模型以实现集成优化并构建了模型求解方法.经案例仿真分析,本文提出的救援路径规划模型可以生成准确、高效的应急救援与交通抢通集成方案,可以为具有针对性的交通管制措施的拟定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研究应急交通需求时空分布预测方法. 从分析应急交通需求特点入手,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广义S型行为反应曲线的概念,并紧扣不同集结点的疏散时间要求和反应参数各异的特点,建立了广义S型需求加载曲线模型,同时给出了单位时段疏散百分比的分析方法. 应用上述方法,设计了分时段应急交通OD需求矩阵的求解算法,从而建立应急交通需求时空分布模型. 基于MATLAB软件对模型编程实现,在对给定算例进行应用后,证明模型能够准确刻画不同时刻的各集结点和整个系统的应急需求疏散比例的动态变化,并有效应用于应急交通时变需求分布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深入剖析应急交通与常规交通在动态交通分配要求的异同,将应急时空需求分布和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联系起来,提供可行的公路应急交通疏散动态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应急期限要求建立公路交通疏散需求的时空分布预测模型,得到分时段OD矩阵.其次,借助DYMIN双层规划模型,对分时段OD矩阵进行动态交通分配得到各路段的分时初始阻抗,同时为在路径选择中体现事件扩散对路段阻抗的影响,通过定义事件惩罚函数来修正路段阻抗,引导车辆选择受事件影响程度低的最短路径进行疏散.最后,基于TransModeler 软件进行反馈式仿真,比较事件惩罚函数运用前后的公路应急交通分配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经验式公路隧道交通控制方法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方法和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提出一种范例推理与规则推理相结合的公路隧道突发事件交通控制方法,建立了突发事件下公路隧道车辆诱导预案生成及管理系统。针对某平行分离式隧道,使用面向对象的范例表示方法,将已有范例表示为包含范例属性信息、控制方案信息和结果信息的三元组形式,并给出了计算范例相似度的方法。使用IF-THEN的产生式规则表示方法,结合公路隧道突发事件的类别属性和阻塞车道数属性,给出了产生单点交通事故车辆分流控制策略的推理规则。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范例推理方法相比,在范例数量不足条件下,该交通控制方法可缩短预案生成时间22%,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7.
合理划分突发事件等级,是应急管理人员迅速、科学调度资源和人员的基础依据,是预案编制的首要前提,也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已有的突发事件分级研究重点是事后分级,没有考虑事件发生时的交通保障能力,这会导致分级出现偏差,对应急处置意义不大.此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定性的.本文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分级的定量模型.考虑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能力,从突发事件性质,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交通保障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事件分级的评价指标,接着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优先权重,最后以火灾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个应急资源点对单一目标点的资源优化调配问题,构建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件应急资源调配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引入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多个应急资源点的优先出救顺序,并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到实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简单、直观,可为应急资源调配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有利于运输业更好地应对突发交通事件应急资源调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