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阴离子乳化沥青应用中储存稳定性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仪等试验仪器,分析原材料、制备工艺及储存环境对自制阴离子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稳定剂和消泡剂掺量分别为3.0%、0.1%和0.1%,皂液配置温度40 ℃、沥青温度130 ℃,剪切时间90 s时,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好;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乳化沥青粒径较小,分布较为均匀,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稳定剂对季铵盐阳离子型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eta电位仪和沥青标准粘度计等仪器,通过对乳化沥青Zeta电位及标准粘度的测量,探讨了不同稳定剂系统对透层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aCl2主要影响乳化沥青的Zeta电位,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主要影响乳化沥青的标准粘度,两者都能提高乳液的储存稳定性;且当两种稳定剂混合使用时,比单一使用稳定效果佳.  相似文献   

3.
由不同方法生产的乳化沥青其性能有所不同。通过试验对BCR改性乳化沥青生产的技术要求、材料选取、掺配、数据分析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知影响改性乳化沥青1d储存稳定性的因素有多个,设计时应该予以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乳化沥青的组成及特性谈起,对乳化沥青的制作工艺、储存及运输作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乳化沥青的应用。 乳化沥青的组成及特性 乳化沥青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设稳定性、表面处治和粘度特性及养护速度。沥青的组成和化学特性都很复杂。具有较高的极性(偏光性)和较高的芳香族沥青.通常较容易乳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两种自制乳化剂A,B界面扩张模量及所制备乳化沥青Zeta电位的测定,考察了界面扩张模量和Zeta电位与乳化沥青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当自制乳化剂A,B浓度分别为100 mg/L,50 mg/L时,界面膜弹性最大。当乳化剂A,B掺量分别为2.8%、1.2%时,所制备乳化沥青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储存稳定性最佳。因此,界面扩张模量、Zeta电位与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故二者可作为评价乳化剂优劣及确定乳化剂最佳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乳化沥青的品种、适用范围及乳化机理,介绍了乳化沥青的生产流程。总结了乳化沥青的质量及储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乳化沥青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现状 乳化沥青的生产 乳化沥青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即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生产过程是将沥青加温至130-135度,水和乳化剂水溶液加温至55-65度,通过胶体磨研磨而成。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的稳定性、表面处治及其粘度的特性等。在这些特性中,  相似文献   

8.
乳化沥青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现状乳化沥青的生产乳化沥青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即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生产过程是将沥青加温至130~135度,水和乳化剂水溶液加温至55~65度,通过胶体磨研磨而成。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和分析沥青的乳化机理,对沥青稳定性影响因素和沥青破乳的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由此选优了黑大公路所用的慢裂快凝型乳化剂,主要有乳化效果好﹑混合料可拌和时间长和易于施工的特点,沥青则选用盘锦的A级90#沥青。在介绍和分析乳化沥青的乳化工艺和生产流程的基础上,优选了黑大公路的乳化沥青生产设备.  相似文献   

10.
用胶体磨法制备了掺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改性乳化沥青,并对其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乳液的微观形态和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本法生产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很好,符合重交通道路的规范要求;当SBS的含量在3%时,改性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中粒度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及贮存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体磨法制备了掺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改性乳化沥青,并对其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进行了测定,对乳液的微观形态和乳液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本法生产SBS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很好,符合重交通道路的规范要求;当SBS的含量在3%时,改性沥青乳液分散均匀,中粒度较小,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乳化沥青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设稳定性、表面处治和粘度特性及养护速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用量、水泥用量、旧混合料RAP比例和水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料水稳定性指标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和水用量对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相似,当乳化沥青用量和水用量分别为3.0%和4.0%时水稳定性最好;水泥用量越大,水稳定性越好;RAP比例越大,水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14.
乳化沥青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物质——沥青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它的储存稳定性、在混合过程中设稳定性、表面处治和粘度特性及养护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泥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评价了不同水泥和乳化沥青含量的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包括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扫描电镜测试(SEM)分析了水泥冷再生混合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和乳化沥青一水泥冷再生混合料的胶浆表面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从整体上有效地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强度性能和高温稳定性。SEM分析表明水泥水化物和沥青形成的胶浆复合物形成的空间立体网格结构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具有“加筋”作用,水泥有效地提高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改性稀浆封层及微表处的出现,使改性乳化沥青的应用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乳液的存储稳定性一直是制约改性乳化沥青发展的一道瓶颈。有关不同稳定剂的剂量对改性乳化沥青存储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将改性剂SBS与SBR胶乳同时用于乳化沥青改性,充分发挥SBR胶乳与乳化沥青较好的相溶性和其对沥青低温、抗水损性能具有良好的改性效果,有效解决SBS改性沥青黏度较大乳化困难和低掺量时路用性能不佳的问题。首先从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和蒸发残留物常规指标出发,得出不同掺量改性剂对乳化沥青的复合改性效果变化规律,之后通过样品在流变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对其效果进行验证,并得到改性效果较好的改性方案。试验结果显示,在SBS掺量2%的基础上,添加3%的SBR胶乳可以大幅改善乳化沥青蒸馏残留物的弹性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采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探讨了乳化沥青用量、水泥用量和RAP掺量对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综合评分法推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配合比。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是影响冷再生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主要因素,水泥和乳化沥青用量对混合料低温性能影响较为显著,而RAP掺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较大;综合评价正交试验结果,推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最佳配比为3.5%乳化沥青用量、3%水泥用量、70%RAP掺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液pH值影响乳化剂的溶解和分散效果,对应条件的最佳pH为2.0;稳定剂能够增强沥青的流动性和储存稳定性,最佳掺量为0.2%;随着乳化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标准黏度逐渐降低,掺量为2.0%时的黏韧性和韧性最大;国产SBR胶乳改性剂最佳掺量为2.5%~3.0%。  相似文献   

20.
乳化沥青混凝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性能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应用的主要养护材料有SBS改性乳化沥青、普通乳化沥青和SBR改性乳化沥青等,将水性环氧树脂应用于乳化沥青混凝土中,能够使得其性能大大增强。本文将通过分析水性环氧树脂的固化特点,确定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不同对于乳化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乳化沥青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与早期强度,能够通过添加水性环氧树脂得到增强,尤其是对于后期强度而言,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能够使得乳化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