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货车超偏载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综合利用货物列车超偏载远程数据管理系统、列车自动识别系统和规范化编组站信息系统的信息,实现相关超偏载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和管理,解决货物列车超偏载车辆检测装置单独运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消灭货列"三重一超一落"(即超重偏重集重、超限、货物坠落),是保证运输生产的安全,一直是个难题,作者系统介绍了MARKⅡ货物列车超偏载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超偏载车辆检测、列车图像采集及识别、超偏载数据管理、统计、查询自动化作业,保证了运输生产的安全,减少了运输收入的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铁路相继建设了超偏载检测监控系统和车辆运行品质动态监测系统(TPDS),强化了对铁路货车装载状态和运行状态的检测和监控,但是这两大系统分属不同部门、分别独立运行,货车超偏载检测信息资源没有共享。本文针对跨部门共享铁路货车超偏载信息,充分发挥超偏载仪检测装置、TPDS系统等既有安全监测系统的作用,提出建立统一的超偏载集中监控系统,在分析超偏载集中监控系统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基础上,提出铁路超偏载集中监控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系统服务对象、总体架构和逻辑架构;分析系统功能框架和基本功能;提出超偏载信息共享方案、路局确报接入和匹配方案、系统中web服务的封装获取以及系统数据处理的统一评判机制等关键技术。超偏载集中监控系统于2008年11月在北京铁路局投入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4.
超偏载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偏载检测装置(以下全文简称超偏载)是一种自动地对行进中的列车实行不停车、不摘钩连续动态称量的计量设备,在铁路安全保障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图形形式显示全国超偏载的状态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超偏载地理分布、使用状态、检定状况等相关数据,并及时与相关单位(包括国家轨道衡计量站分站、超偏载使用车站、用户和衡器生产厂家等)进行业务信息交换,使超偏载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规范。  相似文献   

5.
消灭货车“三重一超一落”(即超重偏重集重、超限、货物坠落),是当前铁路运输快速发展背景下,保障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安装轨道衡及超偏载仪是防止列车超载、偏载现象的最有力手段。它们利用铁道部货运列车标签资源,采用现代微波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列车车号、皮重、自重信息的自动读取。  相似文献   

6.
从超偏载检测装置位置、设备基础变化、车号设备故障、超偏载检测装置故障、计算机病毒影响、列车编组情况等方面,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中造成误报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运用过程中出现误报问题,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受力情况,认为检测区段及前后50 m轨道不平顺,导致安装在机械承载机构与钢轨之间的传感器采集到的受力信息并不是列车实际的轮重,而是叠加了垂直加速度产生的力。当失准的计量数据大于监控系统的报警设定值时,便会发生误报警的情况。在对菏泽南站新兖上行线超偏载检测装置采取更换称量钢轨、调整机械承载机构、捣固道床道砟等措施进行整治修复后,未出现波形不良和计量失准误报情况。  相似文献   

8.
《铁道技术监督》2009,37(7):35-35
GCU-150HBC超偏载检测装置是一种自动对行进中的列车实行不停车、不摘钩连续动态称量的计量设备,是由北京华横新技术开发公司在吸取国外先进计量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一种大型电子称重计量装置。通过对专用的轨座式传感器及剪力传感器的组合,以及专用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测量出行进中货物列车的总重、速度、超偏载信息,并通过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将通过轨道衡的货车车号自动传输到智能测量系统。系统软件由现场称重测试模块、数据通讯模块以及可视化数据管理模块等部分组成。该超偏载检测装置采用特制的水泥轨枕,各轨枕通过高强度螺栓及相应的扣件组成一体,使整个测量区成为钢性结构,提高了测量区线路的平顺度。  相似文献   

9.
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列车的装载状态是直接影响货物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自动检测系统检查确认货物装载状态,保障货物列车行车安全已成为当前运输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货运超偏载检测仪、货运安全检测门、货车预检系统等设备在检测货物装载超载、偏载、超限及装载状态的应用,并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结合图像处理的检测方法,完善了货运预检系统的相关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0.
超偏载报警车预报信息是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重点监测内容之一,准确分析、判断预报信息,能够有效地防止铁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介绍超偏载报警车预报信息处理流程,如何分析超偏载检测装置应用状态和报警车数据,包括车辆过衡速度、车列信息匹配性、车列偏载追踪信息、轴距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铁路客运在旅客运输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的铁路系统信息共享程度低,客运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的统一标准,现有系统升级和维护困难,因此,铁路客运管理实现信息化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分析铁路客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系统总体架构、功能及系统实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面向地方铁路的运输管理调度系统,涵盖铁路运输调度与生产管理等业务,实现生产计划、运输监督、调度指挥、维修管理等各个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该系统采用了嵌入式技术、基于数传电台的无线列调,异构系统集成等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并已经在实际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我国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现状,充分了解铁路局对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的需求,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研究,研制并开发了适应我国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旅客列车运行图新旧交替计划的信息化管理,为“新图过渡”的安全实施提供支持,规范了运输统计,高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既有PIS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乘客可以方便地在车站查看有轨电车的行车信息和社会信息,通过两个服务器分开传输,确保生产系统不受影响,而且方便与已有系统集成。客户端和管理端使用中间件的形式访问系统数据,确保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调度员可以随时更新播放内容,有紧急消息时,可以立即中断原有的播放计划,播放紧急消息,完成后继续原来的播放计划。  相似文献   

15.
VB.NET重要应用之一就是用来开发新一代Web应用系统.通过实例介绍使用VB.NET开发网上列车信息分页显示、列出列车详细信息以及列车信息查询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开发网上列车信息系统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客运枢纽面临大发展历史机遇期,由于包含运输方式较多,运营管理模式多样,信息系统建设分散,导致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和信息服务不到位,滞后于基础设施的发展.结合典型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现状,梳理客运枢纽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内容,提出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一体化”、“交换平台为中心”和“分散式”3种系统总体架构,以其为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TDCS行车调度如何与施工调度、计划调度、客调、机调实现信息共享,使调度员由过去面向的多个调度系统变成一个调度管理信息平台,让所有的调度员都围绕这个平台开展工作。那么,最关键的是构建一个完整、实时、自动化流程的日班计划系统,也是TDCS功能升级和调度信息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分布式逆向WADGPS在列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中的必要性及其优点,综合国内外已有的列车调度方式,提出基于分布式逆向WADGPS的列车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系统采用WADGPS、里程表、车速仪、陀螺仪等构建分布式逆向WADGPS组合定位模型并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解决列车定位的精度和盲区问题;在精确获取列车位置和速度的基础上,结合GIS和GSM-R技术和专家系统构建列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经过模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配属站列尾管理的实际需求,研发列尾管理信息系统.文章介绍系统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系统功能等,在迎水桥车站采用该系统,实现了对列尾作业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列尾管理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列车运行图信息具有空间特性的特点,提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列车运行图信息查询系统思想,探讨基于GIS的列车运行图信息查询系统的目标、功能、系统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