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综述了杂质元素,净化、晶粒细化,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工艺因素对铸造Al-Si-Mg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提高这类合金机械性能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同心三螺旋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的浇注温度、不同的Sr添加量对AlSi7Mg合金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浇注温度的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显著增加,对于大型薄壁铸件浇注温度不宜过低,浇注温度低,合金的流动性大大下降,可造成铸件浇不足及冷隔等铸造缺陷;随着浇注温度提高,合金中枝晶α-Al变得逐渐粗大,硅相从分散变得聚集,这对合金组织不利,所以浇注温度不易偏高;随着Sr添加量的增加,AlSi7Mg合金的流动性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3.
超出国内外标准规定牌号之外的QT600-7球墨铸铁材料,要求同时具备珠光体球墨铸铁的高强度和铁素体球墨铸铁的高伸长率.本文介绍了通过适当添加特种合金元素Cu、Ni和优化5种基本化学成分以及控制Mg含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QT600-7材料的化学成分配方,并通过生产中大量该材料铸件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检测,验证了QT600-7材料化学成分的合理性.因此,实现了直接铸造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球墨铸铁部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道碴清筛机挖掘链中间体铸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材料成分的分析及试验研究,确定中间体合金元素成分含量高是中间体裂纹倾向大的主要原因。取中间体材料标准成分要求的中下限值,可明显减少中间体的裂纹倾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上引连挤工艺制备Cu-0.2Mg、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通过拉伸试验、导电率测试、SEM、TEM等方法研究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研究结果表明:Cu-0.2Mg合金接触线性能满足OCS-2标准要求;Cu-0.4Mg、Cu-0.6Mg合金接触线性能均满足OCS-3标准要求,其中Cu-0.6Mg合金接触线达到超高强度级别;铜镁合金接触线高强高导性能来源于形变强化、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  相似文献   

6.
新型接触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SEM,XRD,MTS,电阻率测试仪等试验手段,研究在300~750℃经2h时效处理,以及室温变形 中间热处理对Cu 11 5?合金的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在Cu中的溶解度和析出粒子大小严重影响着Cu 11 5?合金的性能,经过550℃,2h时效处理可获得较好的导电性。合金经室温变形后,Fe相由铸态的树枝状变成薄片状纤维;随着形变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提高。加入适当的中间热处理可以大大降低其电阻率,获得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的形变Cu 11 5?原位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在铸件生产中,加入到灰铸铁中的合金元素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四大类:石墨化元素、碳化物形成元素、稳定珠光体元素及细化珠光体元素.元素碳(C)、硅(Si)、铝(Al)、钛(Ti)、铜(Cu)、和镍(Ni)在铸铁凝固时能促使石墨的形成,被认为是石墨化元素.但这些元素的作用大小并不相同,Cu的石墨化能力只有Si的0.05%,Ni和Cu具有石墨化及细化珠光体的双重功能,而细化珠光体的功能是主要的,因此被认为是稳定珠光体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高速铁路接触网Al Si7Mg0.3铝合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服役时的腐蚀问题,在Al Si7Mg0.3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微弧氧化陶瓷膜。研究了铝酸钠和磷酸钠浓度对陶瓷膜的厚度、表面粗糙度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的方法对电解液配比进行优化。采用浸泡腐蚀试验、中性盐雾试验对Al Si7Mg0.3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能够解决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在恶劣环境下的腐蚀问题,为接触网铝合金零部件微弧氧化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优化合金成分,配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对B+级铸钢的低温性能、铸造工艺性能、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及疲劳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接触网铝合金定位支座的断裂失效,采用超声波清洗、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能谱分析方法等技术手段,对定位支座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金相组织、能谱进行观察、研究,并结合其实际服役工况得出定位支座本身存在的微小铸造缺陷,受周围富S的腐蚀性环境作用,萌生腐蚀性微裂纹,在疲劳载荷的往复作用下微裂纹不断扩展,导致定位支座断裂。针对断裂原因,提出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微小裂纹,表面增加耐腐蚀涂层,添加合金元素提高耐腐蚀性能,改进定位支座的铸造工艺或采用锻造工艺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材料的技术要求,分析了球墨铸铁中各元素的影响;采用低硅、低锰、低硫、低磷的优质生铁及纯净低合金废钢,通过采取合理设计化学成分、中频电炉熔炼、强化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热处理采用高温低温两段退火工艺等技术措施,满足了各项技术要求,实现了该类铸件的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常用的Al-Si系钎料、Al-Si-Mg系钎料、Al-Si-Cu系钎料、Al-Si-Zn系钎料和低熔点Al-Ge-Si系钎料的特点和应用对象,指出了研究开发以Al-Si系钎料为基础的低熔点高强度钎料、自钎剂铝钎料以及钎料快速凝固制造技术是当前铝合金钎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锆砂覆膜砂壳型壳芯法和铁丸填箱工艺进行了研究,阐述其生产特性及工艺优点,并应用于中型箱体铸件的生产上,应用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提高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对机车抱轴承箱材料ZG2 5Mn进行了正火、调质、二次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阐述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机理 ,认为二次淬火可以改善组织 ,提高强度与韧性。采用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工艺后 ,提高了抱轴承箱的综合性能 ,达到了法国 8K机车抱轴承箱的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铸造复合化技术的发展新动向,着重阐述了压力浇注法、离心铸造法等新技术、新工艺;同时还叙述了铸铁接合技术的新进展;指出铸造复合化技术将对多功能铸件和复合化铸件的推广应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镇江南站站房工程铸钢件同无缝钢管焊接施工中一些技术工作及相关经验,通过设计院的相关设计文件及现场焊接工艺的指导,经过权威专家的评审,最终根据焊接的成果总结出了在管桁架结构的现场安装中铸钢件同无缝钢管的焊接工艺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7.
锰对体内必需元素生物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实验发现,锰可促进或妨碍某些必需元素如Zn、Cu、Fe、Co和Ca等的吸收、分布与排泄。职业人群调查也观察到锰对血液、头发和精液必需元素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锰对Mg、Ca、Zn和Fe的影响与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关。揭示锰对体内必需元素的生物转运过程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盾构和隧道掘进机(TBM)施工对盘形滚刀的设计及制造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滚刀刀圈的材料和热处理工 艺的要求更高。随着盾构和 TBM 施工工程增多,复杂地质条件难以准确预测,特别是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普通 工艺的滚刀刀圈易出现刀圈崩块、断裂现象。针对上软下硬地层的地质条件,进行冷作模具钢刀圈材料成份和刀 圈刃型的设计,对滚刀刀圈梯度硬度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项目现场试验,检验热处理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综述国内外机车车辆用铸钢件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对铸钢件铁道行业标准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方法,针对铸钢件标准在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我国自主创新"上引连挤法"制造的铜镁合金接触线改善内在品质、大幅提高机电性能,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在高速铁路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成功的运行业绩。重载铁路选用基于此先进工艺生产的铜微镁合金接触线替代铜银合金接触线,在载流条件下,导电率、直流电阻、载流量相差甚微,强度更高,耐磨耗,延长使用寿命,可节省贵金属银和建设投资,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