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比选时局限于送排式通风的问题,从方案设计角度分析几种不同纵向通风模式的功能特点、适用条件,结合送排式通风与互补式通风的特点,提出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的组合通风模式,并以金门特长公路隧道为例,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对“通风井送排式”“单通道互补式”“双通道互补式”“吸尘式”4种通风方案进行比选研究。结果表明: 1)送排式通风受通风井位置影响较大,从运营通风角度,宜设置在上坡隧道中部偏下风方向; 2)互补式、吸尘式通风能够突破通风井选址的限制,但对于超过5 km的隧道,需要设置专用排烟井; 3)单通道互补式通风省去送风井,保留了送排式通风的排烟功能,具备比选价值。  相似文献   

2.
依托乐红特长隧道工程,介绍了工程概况、需风量计算、通风方案论证.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推荐采用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右线采用单斜井两区段通风,左线采用两斜井三区段通风,左、右线均为三区段排烟,同时,根据近、远期交通量不同,制定了相应的通风系统运营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通风井通风效率,并降低了隧道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3.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网络通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一直是公路隧道界关注的焦点,由于特长公路隧道风流进出口(竖井或斜井)多,联络通道多,风道多,风机多等特点,因此,其运营通风技术复杂,本文结合秦岭终南山18km特长隧道的实际情况,将网络通风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摩阻损失对隧道通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竖井送排式通风构造为例,针对公路隧道路工程通风中存在的摩阻损失,分析了摩阻损失对工程的影响,对各种构造型式的摩阻损失系数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实际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进行了计算分析,同时讨论了壁面粗糙度对通风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竖井设计及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赵秋林  魏军政 《公路》2005,(8):164-167
介绍了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规模,国内外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其适用的施工方法,同时提出了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特长隧道通风井设计与施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康成  杨荣尚  李高旺  陈旭 《公路》2007,(4):211-217
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合理与否,对整个隧道的工程造价及后期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目前一些特长隧道通风井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选择竖井与斜井时的影响因素,以及若干典型施工方法;结合隧道通风斜井可采用自下而上的反井法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注意应用倾角为32°~45°的陡斜井的建议,并简要探讨了其实施方案;通过某特长隧道通风井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了各种通风井的施工难点及可行的应对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开顺  余斌  申家喜 《公路》2006,(5):213-216
介绍了夹活岩特长公路隧道通风工程的规模、国内外公路隧道通风竖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夹活岩隧道通风竖井的设计,探讨了竖井施工的适用方法,同时提出了通风竖井设计及施工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清华 《隧道建设》2017,37(1):62-67
武汉三阳路隧道为穿越长江的城市公路和轨道交通合建隧道,具有环保要求高、长度长和空间受限等特点,通风排烟系统设计难度大,且影响隧道的投资、运营费用、行车安全和防灾救援。为了解决洞口环保问题,对不同通风方案的气流组织、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进行研究,确定了竖井送排式纵向通风方案;针对公铁合建防灾要求高的特点,结合横断面布置,合建段公路隧道采用重点排烟,地铁隧道采用分段设置排烟道的纵向排烟方式,并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对典型火灾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9.
雪峰山隧道运营通风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耘 《公路交通技术》2005,(5):115-117,129
雪峰山隧道是国道主干线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湖南省境邵阳至怀化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邵阳与怀化两市交界山区.雪峰山隧道全长7 km,是湖南省目前拟建设的第一长公路隧道,而且是国内第一座采用双竖(斜)井三段送排式通风的隧道.由于两竖井通风方式的运营调节要比一座竖井通风方式复杂得多,压力、风量平衡、气流短路、回流等相对难以控制,需要开展专项攻关.雪峰山隧道运营通风模型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论证该雪峰山隧道通风方案的合理性,进一步了解该隧道运营通风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为该隧道运营通风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并为实际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特长公路隧道常规分段纵向式通风系统运营费用昂贵的问题,提出采用双洞互补与竖井送排相结合的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给出换气横通道与竖井的合理结合方案,详细推导适用于超出常规双洞互补通风方式限制长度的隧道的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计算方法;通过比较传统分段通风方式和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的交通风与隧道结构利用效率,对改进型混合通风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与常规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相比,前者有效地提高了交通风的利用率,降低了由于交通风太过富余而对隧道通风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最不利的行车阻滞工况下,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需要通过竖井进行送排的风量之和由1 723.06 m3·s-1降至804.62 m3·s-1,降幅达53.3%,有效地减少了轴流风机的功率,降低了对竖井的设计要求;在隧道通风最不利工况下,射流风机的配机功率提高了84%,轴流风机配机功率降低了52.4%,虽然射流风机购置费用增加,但总配机功率仍然减少13.1%,极大地节省了运营费用;在土建方面,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增加了2个横风道,取消了部分送排联络通道,相互抵消,但竖井的规模减小,土建费用有所下降;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增加了2条排烟通道,解决了双洞互补通风方式中火灾排烟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