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京沪、合蚌等高铁CTCS-3系统中主要使用LKD2-T2型列控设备,针对高铁列控设备的现场维修,浅析LKD2-T2型列控设备典型的故障原因,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的维护措施,有助于列控设备的维护。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目前高铁枢纽列控系统集成设计方案,总结高铁枢纽列控系统集成设计特点,归纳出高铁枢纽的"X"形、"O"形、"T"形3种基本模型。并给出"X"形枢纽各种可能的RBC设置设计、临时限速设计解决方案,为枢纽列控系统集成设计和设备优化提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高可扩展性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软件架构设计模型;介绍了如何应用此模型快速实现对高铁列控系统软件功能和接口的扩展,以适应各类频繁变化的应用需求;同时,减少软件核心模块的变化,控制软件变更风险,保证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建海南西环线建成后与海南东环线共同构成了全球首条环岛高速铁路,以海南环岛高铁为例,对环形高速铁路列控系统中信号安全数据网、临时限速、轨道电路载频转换以及应答器报文的特殊处理进行介绍,说明海南环岛高铁列控系统的特殊性。海南环岛高铁的开通运营,也意味着环岛高铁列控系统实施方案的特殊处理得到工程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郑西客运专线信号系统集成实施方案,阐述了郑西客专CTCS-3级列控系统集成实施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立足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论述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模式,按照系统集成实施主要阶段对如何实施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有效地确保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进行详细阐述,该模式可用于后续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集成项目。  相似文献   

8.
铁路信息化以及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列控车载设备作为高铁列控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等指标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通过分析车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实验室既有测试平台和测试工具,实现CTCS-3级列控车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和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9.
轨道电路异常闪红的故障对高铁运输秩序及动车组的运行安全影响很大。通过对轨道电路异常闪红故障现象和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采用CAN总线数据监测定位故障点,由TCC对轨道电路状态进行判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为郑西高铁正在实施的降速和全路高铁列控中心软件的升级,奠定了良好的软件版本和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目前高速铁路基于定位的各类应用服务,重点阐述既有高铁列控系统的列车定位技术原理,对基于北斗卫星定位应用的下一代列控系统提出应考虑的卫星定位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和相应的应用保障需求,为卫星定位行业在铁路列控应用方面提供需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列控数据是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系统的实现基础。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集成实施全过程均涉及列控数据的加工处理。考虑到信号产品数据配置输入统一,输出多样化的特点,有必要研究一套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产品的数据配置系统,实现列控输入数据的集中处理及信号产品配置数据的差异化输出,在数据配置环节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信号系统集成实施能力。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服务的铁路信号数据一体化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络“八纵八横”战略的逐步推进实施,既有高铁枢纽站因新线引入而增加车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在一站多场、多场间短联络线跨场通过等列车进路中,联锁、列控区域的合理划分成为信号系统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合理的联锁分界和列控等级转换方案,可为后期建设、运营维护节约大量人力、物力成本。以某车站为例,总结新线引入既有高铁枢纽信号系统的技术需求;研究高速铁路枢纽复杂联络线跨场区域内,联锁区域分界、列控等级转换的实施方案。该方案可应用于高速铁路枢纽工程设计领域,为铁路信号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合理依据,同时为解决复杂枢纽联锁分界和列控等级转换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枢纽信号工程设计指南》一书以枢纽列控方案及车地匹配设计优化为核心,针对高速铁路枢纽信号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总结提炼了大量典型案例,希望能够起到启蒙指南和抛砖引玉的作用。全书共7章,第一章为概述,介绍高铁列控时代对设计单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建大张高铁列控及联锁系统电路结构进行分析,制定电气特性验收重点项目,明确测试方法,提高高铁电务设备验收和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铁列控系统的并发性、混成性、交互性等特点,基于列控系统技术规范,结合Multi-Agent理论、Prometheus建模方法以及仿真技术,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高铁列控系统复杂运营场景建模与仿真方法。最后,以CTCS-3级列控系统的RBC切换场景为例,构建基于Multi-Agent的RBC切换场景模型,并利用Multi-Agent仿真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列控系统并发、混成、交互的复杂特性,可为列控系统复杂运营场景建模仿真与安全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填补我国关于ETCS-2级列控系统第三方验收调试技术的空白,基于匈塞高铁列控设备特点、线路开通需求,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验收调试成功经验,针对调试流程、调试内容、调试方法等方面,研究匈塞高铁列控系统调试关键技术,建立包括实验室集成测试、静态调试、动态调试等多个阶段的ETCS-2级列控系统验收调试技术体系,为匈塞高铁的开通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结合津秦高铁列控中心仿真试验和现场复连试验的经验,对列控中心区间占用逻辑检查的现场复连试验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关键项点进行提示。  相似文献   

18.
列控系统工程数据是列控系统软件编制的重要依据,列控数据的现场测量是信号工程实施过程中重要环节,需确保现场测量数据的准确完整。基于大量高铁信号工程现场测量经验,总结性的提出"初测-定测-复核"三阶段测量方法,避免现场数据重复测量,使设备安装精度明显提高,提高列控软件和应答器报文的编制效率,有力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铁列控系统实际运行中的需求,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对高铁列控跨界临时限速进行建模分析,利用UPPAAL验证工具,对跨界临时限速信息的安全性和受限活性进行验证,并确认结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对既有京沪高铁和新建郑徐高铁多站的列控中心仿真试验经验,对高速铁路列控中心新增的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试验方法进行了总结,详细论述了该试验方法的操作步骤、预计效果及检查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