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标准化》2010,(20):86-87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ZTE ITS LIMITED)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专业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水运港口、民航和管道等交通领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基于物联网的综合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ITS)技术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组成的五大要素之一。本文首先分析BRT和ITS之间的关系。为不同阶层的BRT系统配置合适的ITS技术,并提出一个四阶层BRT系统ITS技术配置框架,最后以北京南中轴路快速公交系统为例来分析其ITS技术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吴宪  史其信 《ITS通讯》2005,7(2):36-38
将多智能体系(MAS)引进交通仿真模型中,是交通系统建模的新思路,符合ITS的发展趋势,在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MAS)的一些基本概念后,本文还列举出了MAS在实际ITS交通模型上的两个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些智能交通专家分析认为,目前人们对智能交通ITS的认识还很不面,很多人仍然认为“ITS=IT(Information Technology)+TS(Transportati Systems)”;智能交通技术仍然属于跟随型,主要依靠学习、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术,对国内的自主技术缺乏知悉和发掘;国外的智能交通设备和系统仍主导着中国场,人们对国内的智能交通产品依然缺乏信心……。  相似文献   

5.
违章处罚系统(俗称电子警察或电子眼)和道口查控系统(俗称卡口机)在我国的智能交通(ITS)行业颇具代表性。电子警察和卡口机属于交通秩序规范方面的智能交通产品,从我国ITS起步至今这十几年里,在国内有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应用。所以,电子警察和卡口机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ITS产品的总体走势。那么,违章处罚系统和道口查控系统到底具有怎样的成熟度?今后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我国的智能交通行业现在达到了怎样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全球定位系统(GPS)在ITS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GPS系统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基本功能,对国内高速公路GPS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交通》2008,6(2):98-98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向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完整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8.
姜蕊 《交通标准化》2010,(21):14-18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公认的缓解城市拥堵的有效手段之一,交通检测器为ITS提供交通基础数据支持。在城市路网中合理布设交通检测器是保证交通数据准确、有效的前提。以交通检测器效用最大和布设检测器费用最少为目标,构建交通检测器优化布局模型,并通过算例加以说明,为此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准化》2009,(12):105-105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10,(16):70-71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ZTEITSLIMITED)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专业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  相似文献   

11.
孙瑶 《交通标准化》2011,(16):12-14
2000年4月,中兴智能交通(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是我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11年来其与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共同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10,(22):74-75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ZTEITSLIMITED)成立于2000年4月,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专业子公司,是中国第一批从事智能交通(ITS)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面向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市交通、水运港口、民航和管道等交通领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基于物联网的综合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交通标准化》2009,(4):109-109
1月10日,“2009年中国智能交通(ITS)技术应用沙龙”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沙龙构筑了企业和政府问的对话及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深入探讨了当前形势下我国ITS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强了企业战胜当前金融危机的信心。沙龙由中国ITS技术应用委员会主办,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等单位的领导、ITS专家和企业家等60多人参加了交流。  相似文献   

14.
智能交通系统的飞速发展为交通管理领域提供了丰富、连续的ITS数据,但大部分交通管理中心仍缺乏针对ITS数据的系统化管理体制和方法,所存储ITS数据的利用效率极低,造成了数据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对数据资源进行管理整合以满足用户不断涌现的ITS数据需求,本文提出并描述了以下六大类数据管理技术,包括(1)ITS数据质量控制技术: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ITS数据;(2)ITS数据集成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应用类型和数据特征提供最佳的数据集成度;(3)ITS数据抽样技术:从多个数据样本中提取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数据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4)ITS数据压缩技术:在失真度有限的前提下以较高的压缩比压缩历史ITS数据来便利传输和存储;(5)分布式动态ITS数据系统:针对来自不同探测器的分布式ITS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显示和处理;(6)ITS数据再获得技术:建立ITS数据库与用户问的接口以改善终端用户的数据检索和获取。所开发的ITS数据管理技术与数据处理流程相结合,基于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加工、存储和发布的各个环节构造出一整套对ITS数据实施有效管理的完善策略,能够加强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促进各个交通子系统的有效运作,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亿阳集团审时度势,把目光投向当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智能交通领域,专门成立了亿阳集团北京智能交通研究院,开始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2005年,该研究院并入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ITS研究院(以下简称“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借助亿阳信通上市公司的优势,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很快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支持的动态交通分配(DTA)研究项目的发展概况。FHWA启动DTA项目的目标是研发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实时交通信息估计与预测系统(TrEPS),其中提供的交通估计与预测信息可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信息需要。讨论了DTA项目,ErEPS在FHWA的战略规划和美国国家ITS体系结构中的地位,ErEPS的用户,以及其研究、开发、实施概况;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类似系统的一些建议,包括实现ErEPS原型的本地化、引入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及混合交通仿真法以改善TrEPS的性能等。  相似文献   

17.
《交通标准化》2009,(10):109-109
展会时间:2009年9月20日-2009年10月1日 会展场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8.
智能交通系统(ITS)通过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实现人和货物的无缝运输。ITS的成功开发和应用是解决许多交通管理问题.降低对健康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增加经济效益和拯救生命的关键。欧盟委员会白皮书《欧盟2010交通政策》中总结了ITS为欧洲21世纪交通管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法的可能性,如下所述。  相似文献   

19.
一、爱知世博会ITS系统构成 爱知世博会ITS总体构架由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三个部分组成。整个过程是:先收集停车场、相关道路及公交系统运行状况的信息,在综合交通中心进行汇总,分别由中心内的停车诱导系统、车载导航系统、公交定位系统进行分析处理;最后,由综合交通中心根据分析结果对外进行信息发布,为世博会、道路交通(VICS)、停车诱导等外部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提供交通信息。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以交通安全为首的交通堵塞缓解,以及相关联的二氧化碳排量的抑制和削减等问题.一直在寻求解决方法。除了以往新建道路的方法外,还致力于最大限度有效利用现有道路,通过运用最尖端的信息通讯技术(ICT)解决道路交通的课题。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政策综合研究所(国综研)ITS研究室的室长岛中秀人先生对国综研运用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