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Paramics的多相位感应信号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及其API函数,建立了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感应信号控制策略技术路线,提出基于Paramics的感应信号控制仿真实现过程及相关技术,并结合仿真实例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首先提出了基于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的车路协同原型系统(IVICS),并通过二次开发,利用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进行大规模路网搭建、动态信号控制,以及微观交通行为的模拟;同时,采用网络仿真工具NS2对车载网络进行细粒度无线通信过程的模拟,并通过trace文件,分析得到网络通信的带宽、延迟、传输跳数、丢包率等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3.
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能够模拟和预测道路交叉121、路段乃至区域的交通状况,是辅助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决策的有力工具。详细分析了SimTraffic、CorSim、VisSim、Paramics、AIMSUN、MITSim和Trans Modeler 7种业界著名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技术特性,并从交通设施表达及通信能力、车辆行为模型和其他扩展功能3个方面对上述7种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在Metanet模型基础上对北京三环快速路进行建模,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里建立一完整的三环路网平台,并提出最优控制目标。在优化方法上,对匝道调节时间进行实时编码,采用遗传算  相似文献   

5.
应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对交通分流计划的比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仿真日益被应用于ITS项目评价。本文提出一个基于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对ITS项目子系统和交通管理措施进行模拟评价的思路,并结合对交通拥挤管理措施之一的交通分流的实例评价进行论述和说明,在文末给出了比较和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交通控制算法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中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进行控制策略仿真的研究思路,通过Modeller建立的图形界面,可以设计各种路况;利用丰富的API函数,实现各种控制策略;并提供了多种进行控制效果评价的功能。同时,可以和Mat-lab这种强大的算法仿真软件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应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应用其丰富的控制算法工具箱,大大缩短的仿真开发周期。因此,Paramics是一个验证控制策略的优良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Multi-Agent的区域交通协调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区域交通协调控制系统。系统针对路网中各交叉口交通流相互影响的特点,构造了一种基于分布权值函数的分布式Q学习算法,采用此算法实现了Multi-Agent的学习以及协调机制。通过各Agent间的协调控制来协调相邻交叉口处的控制信号,从而消除路网中的交通拥塞。最后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Paramics与外部程序间数据通讯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的插件技术及其API、基于Windows的进程间通讯及消息传递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aramics与外部程序间数据通讯机制,详细描述了该通讯机制的逻辑结构和实现算法流程。应用此通讯机制,编写了一个外部应用程序,对一个由信号灯控制的十字路口的4个方向、8个出人口的车流数量进行仿真时间间隔的采集,并进行动态OD矩阵的估算。程序演示表明:运行效果良好,该通讯机制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及辅路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分析,利用混杂自动机原理建立了交叉口混杂切换系统模型,并结合出入口匝道的交通流密度来协调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提出了应用模糊逻辑的方法来优化交叉口的相位切换顺序,并用Paramics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的平均速度,是解决城市交通区域拥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2种最为常见的微观仿真模型Vissim和Corsim在城市路网交通仿真中的性能进行对比评价。以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路网作为仿真对象,对路网和交通数据进行了收集,基于现实数据进行了仿真模拟,并选取编译简易度、平均控制延误以及断面交通量作为关键指标,运用敏感度分析的方法对2种模型的仿真性能进行对比。针对不同程度的拥挤度设置以及不同规模的交叉口,识别了2种仿真模型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交通运行指标输出的差异性。该差异主要由模型的默认参数设置引起,包括驾驶行为,交通环境以及车辆类型的设置等。因此,研究人员应根据交叉口类型以及饱和程度等,来选择适当的仿真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