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海洋民族精神是承载海洋强国别无选择的坚实基石,是中华民族面对历史抉择时意志、精神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海洋民族精神形成的现实基础,海洋强国建设需要具有海洋战略高度的海洋民族精神,海洋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等3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走向海洋、维护海洋,需要培育与海洋强国建设相适应的、能振兴民族复兴的海洋精神和海洋气质.  相似文献   

2.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之一.南海神文化见证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由大陆而海洋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21世纪海洋战略以及全民海洋意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海洋意识的基本内涵与要求,提出中国要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必须经略海洋,必须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地普及并提升全民海洋意识,进而形成统一科学的海洋观.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在海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高校应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意识.阐释了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定义,分析了加强高校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广东是我国第一海洋大省,建设海洋强省和文化强省是广东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实现的关键靠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广东高校党建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党建内容与形式,普及海洋文化,强化海洋意识,构建科学海洋观,输送爱党爱国爱海洋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推进广东海洋强省和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海洋时代的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经济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已经进入新海洋时代,海洋不再仅是一个障碍而更主要是一个生存空间,海洋对于人类有了新的意义.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情况,更有效地利用海洋及其资源条件,是获得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教育是适应新海洋时代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史研究已经逐步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新趋向,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热点,伴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海洋史学界又掀起了新的研究热潮.2014年8月14日至16日,“人海相依:中国人的海洋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博物馆、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110余篇,来自境内外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海洋教育势在必行。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海洋通识教育体制,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9.
人才匮乏是制约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江苏海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已经成为江苏实施国家海洋战略、振兴"海上苏东"的重大障碍,并提出了加强江苏海洋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海洋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所谓海洋安全主要是指海洋管辖区的安全;这就首先要明确海疆线。划定海疆线就要解决与相邻和相向国家间的岛屿归属争议及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争议。国际上通常有三种途径来实现公正解决:有关方面通过谈判和相互让步实现解决;通过国际法院的裁决及第三者的仲裁和调停实现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或共同管辖。我认为,中国可参照国际上解决管辖争议的上述三种途径,来解决其海洋管辖争议。  相似文献   

11.
经略海洋、盛世起航.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提出了海洋强国的治国理政新方略,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展开对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内涵研究迫在眉睫.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坚信向前看能用本民族文化来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向后看能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文化自信的关键就是热爱与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新时代需要从中国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的新高度加强对航海院校加强海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南海神庙是岭南文化海洋性特质和中西文化融合、创新的一个典范.从海洋文化视角审视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广州海上丝路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海神民间崇拜的中心,蕴含着丰富的广州海洋民俗文化历史,是从大陆文化到海洋文化转折点的一个见证,具重要的海洋历史文化价值.继承和弘扬南海神庙所表现的传统文化,是广州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作为特色突出的海洋经济教育,必须在准确把握海洋与经济之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并处理好开展海洋经济教育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从实际情况出发,战略上把海洋经济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策略上以海洋观教育为先导,以海洋科学教育为立足点,以海洋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全方位的立体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的海洋文明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存在密切关系,海洋文化是人类开放历史形成的全球性文化成果,从海洋文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全新的海洋文明观,应成人类文明与海洋可持续发展文化智慧和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在追求融入世界和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拓展国家战略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参与全球性问题和国际公共事务治理的需要.海洋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局限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海洋文化意识的局限性、海洋文化价值取向转换的局限性、海洋精神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275页)2016年,福州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院编写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出版了首批成果,该套丛书旨"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通过挖掘本民族海洋文化基因,探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历史、经济、文化的关联,建设  相似文献   

17.
南海地区发现和发掘的沉船,是研究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网络变迁的重要资料。目前发掘的沉船可以分成四个大的时期:第一期,9至10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晚唐和五代时期。第二期,’11至14世纪早期,相当于中国的北宋、南宋和元代。第三期,14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的明代。第四期,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相当于中国的清代早中期。这四个时期的沉船数量和船货种类是不同的,其中中国外销瓷种类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些变化趋势反映了中国古代陶瓷贸易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延伸和实践,蕴含着中国特色治理观的变革逻辑和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目标追求,契合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标和需求,具有在国际层面推广应用的潜力和影响力。当前,全球海洋治理机制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对国际海洋规则的完善与创新是中国特色治理观实践其核心价值的重要场域和契机。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机制的变革和国际规则的完善,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维护和谐海洋秩序提供中国方案和贡献。在此进程中,逐步形成具有普世性、可推广的海洋治理机制和规则,实现中国特色治理观在国际层面的制度性安排。为此,中国需要在全球治理的宏观层面、规则制定的制度层面和国际合作的实践层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平 《交通与运输》2013,29(3):44-45
21世纪是人类的海洋世纪。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的发展,为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科学研究、深海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高技术装备,亟待研制和批产更多的深潜器。  相似文献   

20.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要建设海洋强国,丰富的航海文化是关键的基础和动力。"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尽快设立航海史教育学科点,加强并深化航海历史文化研究,塑造人才梯队培育体系。与航海事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徐祖远深感,"实现海洋强国战略,急需航海历史文化研究人才支撑和航海文化理念的深入培育。"他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