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运输》2009,(12):87-87
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区域交通发展协作会议日前举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对华东六省一市建立区域交通发展协作机制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华东六省一市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好,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区域合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交通运输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先行。六省一市加强交通合作,实现互通互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荀常  李春晓 《综合运输》2014,(10):94-95
<正>9月26日,第十届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专题磋商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福建、香港、澳门等泛珠区域交通运输部门代表就公路、水路、铁路规划建设对接和综合运输合作、交通管理和执法协作等事项进行了具体磋商。本届磋商会上,各参会单位就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下一阶段交通运输发展达成了共识。一是全面深化合作,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对接,全面打通省际高速公路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络,推动内河航运通达江海,  相似文献   

3.
11月27日,第六届泛珠三角区域道路运输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在福州市圆满落幕,会议由第六届联席会议轮值主席单位福建省运管局承办。泛珠三角区域十省(市、区)部分交通运输厅领导、运管机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联席会议秘书处成员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李刚司长莅临会议指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省级毗邻地区的交往日趋密切,市民出行需求逐年递增。2003年,长三角地区首次提出了道路运输一体化的合作理念。江、浙、沪两省一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经过多年的协作,在长途客运资源整合、区域品牌班线评选以及应急联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为进一步满足江、浙、沪省际毗邻地区市民的出行需求,力争使长三角道路客运。体化工作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于2011年在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开展了客运班线公交化试运行工作。  相似文献   

5.
加强省际瓶颈路段建设是完善区域路网,提高路网通行效率和整体效能,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毗邻地区居民出行需求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总结长三角地区推进省际瓶颈路段规划建设的经验做法以及具体工程案例分析,从规划对接、统一设计、审批方式和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推进省际瓶颈路段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管     
《运输经理世界》2013,(6):14-15
华东六省一市联动治超、驾培教练员素质提升工程启动、  相似文献   

7.
动向     
<正>鄂豫皖合力加快大别山区交通扶贫10月13日,鄂豫皖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扶贫攻坚首次省际联系会在湖北省黄冈市召开。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将加强规划对接,合力推进省际通道项目建设,助力大别山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会上,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发出《鄂豫皖大别山革命老区交通扶贫攻坚省际协作倡议书》,倡议鄂豫皖三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同建立省际协调工作机制,完善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加强省际通道对接,推动区域运输一体化。三省将全力支持、全程参与,大力支持安庆至九江铁路、京九  相似文献   

8.
随着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省级毗邻地区的交往日趋密切,市民出行需求逐年递增。2003年,长三角地区首次提出了道路运输一体化的合作理念。江、浙、沪两省一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经过多年的协作,在长途客运资源整合、区域品牌班线评选以及应急联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为进一步满足江、浙、沪省际毗邻地区市民的出行需求,力争使长三角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于2011年在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开展了客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交通一体化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对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非常重视,进行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泛珠三角公路水路交通规划、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综合交通网和东北地区区域交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区域综合运输规划。而综合运输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的基础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和完善一体化运输系统的关键。因此,区域综合运输枢纽的规划对区域…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输》2009,(6):93-93
5月18日,京津冀三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签署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三省市交通运输部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京津冀交通合作联席会议,就发展战略和合作领域、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区域立体交通的合理配置、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津冀港口的有效竞合、区域交通信息共享以及需要争取的相关政策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  相似文献   

11.
运管     
<正>华东六省一市启动联动治超五大机制目前,第八届华东片区路政管理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为提升华东区域联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效果,建立治超长效机制,由浙江发起,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共同启动联动治超五大机制——沟通机制、集中整治机制、违法车辆信息抄告机制、冲卡车辆协查机制和突发事件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2.
7月8日,苏、浙、沪、鲁等十一省(市、区)交通运管部门负责人齐聚杭州,共同签署《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此次跨省际协作旨在促进全国各区域物流信息互通、互联、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建设并逐步消除信息技术标准差异、信息平台功能不足、区域信息孤岛化等障碍。  相似文献   

13.
《西部交通科技》2010,(1):I0004-I0005
2010年1月5日,鉴于近期北方地区寒潮频发,引发多次雨雪天气,交通运输部召开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六省(区、市)相关负责人参加的视频会商会,听取了六省(区、市)应对此次强降雪采取的措施以及目前各地公路通行情况的汇报。根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统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国家及交通部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调研指导思想,结合四川省具体情况确定调研内容及方式,对四川省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主要问题及原因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对四川省各地市州在十三五期间规划的绿色交通项目的投资金额、节能量、降碳量有了总体的掌握,为制定《四川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体化交通规划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实现一体化交通规划的途径包括: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建设;科学设立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机构;立法体现一体化交通规划原则以及多部门参与一体化交通规划。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交通运输发展最重要的前期决策工作之一,交通规划需要统筹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因素约束。本文以地理空间为分析视角,在回顾我国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前提下,对国家综合交通网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空间结构和基本思想做出了反思。构建适应我国地理特征和区域发展需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将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路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1,(10):18-19
皖鲁苏鄂豫共建省际嫩道 9月1日,皖鲁苏鄂豫五省共商共建省际通道项目座谈会在河南洛阳召开,与会代表共商如何进一步促进五省公路、水路建设规划衔接,加快构建更加快速便捷的省际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学、系统工程学、区域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优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特殊背景,以荆门市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城市交通、过境交通、旅游交通及其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协调,对荆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进行总体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归纳已有综合交通规划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综合交通体系形态描述的规划编制新思路,并设计了从功能特征视角描述交通运输体系形态的主要框架,还特别主张交通规划与建设必须有利于相关地区交通运输综合成本的节约。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09,(9):92-92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戴东昌在“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以此次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为契机,继续积极支持广西北部湾交通发展,为泛北部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除优先实施规划内国家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外,交通运输部还将积极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建设联系内陆腹地的通道,打通省际和出海出边的重要地方高速公路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