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公路》2004,(11):83-86
通过对河南省开洛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有关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面层厚度(摊铺厚度)、碾压温度、风力、气温(下承层温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影响.得出面层厚度和初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有极重要的影响.且分别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和对数函数关系.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博莱高速公路是国道205线的一段,路面为双向四车道,设计宽度为23m;面层厚度为5cm、5cm、4cm沥青混凝土,其中表面层4cm沥青混凝土为改性沥青面层。泰安市公路局工程二处承建的七标段施工任务,提前14个月完成工期,质量优良率95%以上,尤其是该...  相似文献   

3.
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黏层油洒布量一般为0.3~0.5 kg/m2.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上面层采用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确保层间封水黏结效果,经过性能试验优选,确定采用SBS改性乳化沥青作为封水黏结层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洒布量为0.6 kg/m2时可以满足封水黏结功能要求.但在施工中发现,采用常规的单层洒布法施工后,黏层油与下承层黏结不牢固,施工时出现脱落、黏轮现象,而按0.3 kg/m2+0.3 kg/m2的洒布量分两层施工,每层破乳时间间隔12 h以上,整体洒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河南省许漯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有关实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面层厚度(摊铺厚度)、碾压温度、风力、气温(下承层温度)、太阳辐射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的影响,得出面层厚度和初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有重要影响的结论,且分别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和对数函数关系,对沥青面层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结合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面层施工实例,针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摊铺、混合料压实、接缝处理、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宋守国  周清 《公路》1992,(11):31-33
根据1989年南京~扬州公路上铺筑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试验的成功经验,在205国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3cm丁苯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试验路,获得良好效益。本文介绍试验路的设计施工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广西国道G322桂林至全州段是广西区桂北重要的出口通道,全路段116km,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2004年经路面大修加铺了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经多年运营,部分路段出现路面抗滑性能差、车辙、裂缝等病害,为恢复路面面层使用功能,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进行修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级配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鑫 《公路》2013,(10)
为了明确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位功能,就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级配碎石基层厚度和模量3个路面结构参数对级配碎石柔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非线性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面层厚度增大,基层最大剪应力降低,且面层厚度为9 cm时面层剪应力最不利,12 cm时面层层底拉应力最不利;基层厚度对基层剪应力影响不显著,且当基层厚度为30 cm时,面层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均出现最小值;当增大基层模量时,面层最大剪应力、层底拉应力和基层最大剪应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许昌高速公路沥青面层施工有关实测数据的分析,在探讨面层厚度、初压温度、风力、气温、太阳辐射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有效压实时间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专家意见,提出了一种综合多因素的模糊分析方法,此方法对压实时间预估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高速公路整体质量,高速公路沥青下封层作为基层与沥青面层的联结层,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沥青下封层二次洒布法的施工工艺和流程控制。并就如何提高沥青下封层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浙江省320国道嘉兴世贸花园路段再生项目,采用ANSYS有限元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研究得出:乳化沥青冷再生层铺筑完后,应保证足够的养生龄期至少在7d以上,否则沥青面层及乳化沥青再生层均易发生车辙及开裂等病害;乳化层厚度在本试验段中,厚度不宜低于10 cm;底基层模量增加,沥青层层底最大拉应力和拉应变有所降低,路基顶面压应变和路表弯沉明显降低,因此试验段采用水泥厂拌再生混合料铺筑底基层,既经济又稳定.  相似文献   

12.
广清高速公路新华~银盏段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 ,是由原 10 7国道改造而成 ,全长 17.819km。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 ,路面宽 2 4.5m。该路段处于高温、多雨地区 ,路面上面层采用 4cm沥青玛蹄脂碎石 (SMA) ;中面层采用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矿料级配AC - 2 5Ⅰ ;下面层采用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矿料级配AC - 2 5Ⅱ。介绍了路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3.
广 (州 )~惠 (州 )高速公路B2标全长 14 .5km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简要总结介绍该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平整度、压实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熊亮  马翔  黄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40-143,14,13
该文对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10摊铺厚度为2.5 cm,使用易密实添加剂,保证了薄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其特有的级配满足了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表面层的抗滑要求。2.5 cm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作为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其性能优良、造价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设沥青稳定排水基层(ATPB)能将进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迅速排除到路面外,提高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同时可抑制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反射裂缝,延长使用寿命.首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设计渗入量进行分析研究,建立ATPB混合料有效空隙率Vα最小值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设计渗入率Iα(cm3/hcm2缝)、排水基层厚度h(cm)和路面纵坡Iz(%)的多元回归模型.其次对设ATPB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力学分析,建立沥青下面层层底弯拉应力σx与排水基层模量E(Mpa)、厚度h(m)、与沥青混凝土面层之间接触参数α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提出设ATPB的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指标.进而提出满足排水功能与结构强度的ATPB的厚度设计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盐通高速公路试验路ATPB的厚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使用工艺和宁淮高速公路(NH-NJ24)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面层Sup-20中掺加凯泰(CTA)聚酯纤维的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李小刚 《公路》2012,(8):25-28
首先根据不同集料种类和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PQI标定值统计结果,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二因素对PQI标定值影响的重要程度;其次利用PQI检测了成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通过检测沥青混合料松铺密度、松铺厚度及压实密度,计算了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并与芯样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阐述了通过PQI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即时控制的方法。结果表明:集料种类和材质是影响PQI标定值的最重要因素;采用PQI检测的成型路面密度或计算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与芯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检测数据较为可靠;通过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松铺密度和松铺厚度,可以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即时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硬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响应,采用正交分析方法分析中面层模量、中面层泊松比、下面层模量和面层厚度组合变化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路表弯沉值和最大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面层厚度组合和中面层模量对路表弯沉值和最大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很大,增加沥青混凝土层厚度、提高中面层模量能够减小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值.硬质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模量,能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可靠度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精确地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选用层次分析法筛选施工过程的主要控制指标,并对选取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压实度、空隙率、面层厚度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控制指标,并且是导致路面产生早期病害的主要因素,其权重分别为0.437 8、0.261 4、0.181 8;相关性分析表明压实度与空隙率、面层厚度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84 7。根据易于测量的原则,最终选取压实度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指标,用于施工过程的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20.
童布苗 《公路》1989,(4):2-6
一、前言全国部分地区正在兴建几条高速公路。上海地区正在施工的沪嘉高速公路、莘松高速公路,将分别于1988年和1990年竣工。另外,沪宁(南京)高速公路也正在做扩初设计。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施工尚无经验,更无施工规范可循。本文结合在上海地区高速公路施工的一些体会,主要论述高速公路的基层处治、厂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沥青面层的摊铺与压实,以及工程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等内容,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