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主流船舶设计制造软件NAPA在船舶综合设计软件系统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的集成,针对NAPA软件数据接口及其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NAPA软件的数据接口和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C#语言和NAPA二次开发语言NAPA BASIC混合编程调用及数据文件交互的方式,开发了在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NAPA软件的用户界面集成、NAPA工程的自动创建、NAPA中设计结果的自动导出以及NAPA软件与整个系统后台数据交互等软件模块。所开发的软件模块通过应用测试的验证,已实现了目标功能,为NAPA软件的全面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面向船舶初步设计系统的集成平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个面向船舶初步设计系统的集成平台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论述集成平台应具有的特性,如通用性、集成性、开放性和工具化。分析该开发集成平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面向对象、自顶向下设计、复合建模技术、拓扑建模技术、协同开发技术和宏命令技术。该集成平台设计成四个层次的软件体系结构,即核心层、永久模型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最后介绍在该集成平台上开发的实例:NuCAS船舶总体初步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AI技术,以船舶舱室三维布置设计问题为对象,介绍了船舶舱室三维布置设计的知识类型及面向对象的知识集成表达方法,确立了基于集成知识模型的船舶舱室智能三维布置设计模型,介绍了基于集成知识模型的船舶舱室智能三维布置设计系统原型的总体结构和处理流程。该方法可提高船舶布置设计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4.
以船舶产品PLM系统和图纸打印系统的业务为基础,分析系统集成需求,设计集成接口系统流程,开发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集成接口,实现了两个系统的集成,并以出图单为例,验证了通过PLM系统实现图纸电子文件有效管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内河船舶集成监控系统依据内河船舶的现状,采用当前先进的PLC技术、数字传输与显示技术,进行了高度集成化设计,用软件取代了大量传统自动控制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将集控室的大部分功能与驾驶台控制集成,实现了驾机合一,降低了系统投入成本,具有维护管理方便,使用简单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关于船舶性能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船舶性能新技术的重要性,并从原理、特点、功能、构成、应用效果诸方面较为详尽地介绍了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在船舶性能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的若干成果,其中包括船型和性能数据库、船舶水动力性能集成设计系统、螺旋桨设计软件包、计算流体力学技术、掠海地效翼船、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翼船等七项研发成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各种文献资料,对船舶集成驾驶系统中的定位与导航、电子海图、雷达标绘、自适应操舵、辅助决策系统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叙述,对集成驾驶系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未来的船舶集成驾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全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船舶集成监测报警和控制系统设计工作的系统性,基于某风电服务运营船的集成监测报警和控制系统,对其系统结构、主要部件、系统功能、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研究成果可为船舶集成监测报警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宁  姚寿广  王军包  国志 《船舶》2001,(6):58-60
本文介绍了船舶生产设计中利用Tribon软件进行企业的TIS管理,使造船企业在Tribon软件的管理下,形成CAD/CAPP/CAM/CAE的一体化集成体系,迅速完成工程设计和生产准备,实现船舶生产设计的快速化,缩短船舶的建造周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船舶航行数据的远程集成采集,实现对船舶航行的状态监测,提出基于浮点DSP集成控制的船舶航行数据的远程集成采集系统设计方法,构建船舶航行数据采集的总体结构模型,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包括VXI全局总线模块、采集触发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波束形成模块等,采用浮点DSP作为核心控制器,进行船舶航行数据的多重通道采集和信号输出设计,在波束形成器中输出采集的集成船舶航行数据。仿真测试表明,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能有效实现船舶航行数据采集,数据波束输出的响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