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为了优化某路堑高边坡抗滑桩支护条件下的支护参数,本文基于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抗滑桩设置位置、长度及间距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高边坡抗滑桩最优设置位置为二级边坡处,边坡安全系数最高为1.28,此时边坡的最大总位移、水平位移及竖直位移最小;随着抗滑桩长度增大,边坡位移均减小,安全系数增大,增至20 m后变化速度均有所放缓,因此抗滑桩最优长度选取20 m。随着抗滑桩间距增大,边坡位移均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减小,且变化幅度均有所放大;抗滑桩间距为4 m时,边坡位移及安全系数均较好,因此抗滑桩的最优间距选取4 m。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速公路为项目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锚拉式抗滑桩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和桩身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原方案中出现的桩身位移情况进行了方案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位于粉质黏土层,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对边坡的稳定性提高了38.5%,但桩前土开挖后边坡稳定性下降。优化方案综合考虑初始方案中的水平位移和稳定系数的情况,优化了锚索抗滑桩的设置位置,在保证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较好地降低了桩身的水平位移值和弯矩值。  相似文献   

3.
元瑛 《北方交通》2022,(3):58-60,64
通过调查某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结构病害和破损情况,确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进行加固处理.为了合理确定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不同设计参数下边坡和抗滑桩位移、安全系数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抗滑桩桩长、桩间距、截面尺寸,对边坡防护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方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加固边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某边坡治理工程为依托,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桩位置、桩长、桩截面尺寸、锚固段长度、预应力大小等参数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边坡治理工程应采用的最佳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加固后在暴雨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设计优化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闫博华 《北方交通》2023,(10):30-33+38
依托某高速边坡工程,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的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地震荷载前后边坡的稳定性、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边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以及各个模拟阶段边坡稳定系数呈现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发现了地震荷载作用过程中边坡稳定系数随地震峰值的变化呈阶梯状下降,最后稳定于1.16。在地震峰值荷载作用下抗滑桩的水平位移均增大,其弯矩呈中间大两端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笔者针对单根的抗滑桩,对空心截面和实心截面抗滑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空心截面抗滑桩的钢筋用量进行了经济评价.并通过对桩-边坡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空心截面抗滑桩不仅能满足抗滑结构要求,而且节省材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截面形式,为今后空心截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钢筋砼空心截面抗滑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针对单根的抗滑桩,对空心截面和实心截面抗滑桩进行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对空心截面抗滑桩的钢筋用量进行了经济评价.并通过对桩-边坡的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空心截面抗滑桩不仅能满足抗滑结构要求,而且节省材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截面形式,为今后空心截面抗滑桩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解析法、一维、二维、三维数值模型对西安地铁某区间段盾构管片结构进行了位移、内力计算,旨在研究不同计算方法对同一问题结果的影响规律.其中,以日本惯用法为理论基础对该区间管片进行解析法求解;并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管片进行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发现,四种方法对管片的位移和内力计算结果云图显示趋势基本一致.ANSYS三维模型的位移沉降值最大;二维模型的内力计算结果最大.因此,在控制沉降分析中应以三维模型计算结果为主,在配筋计算等设计环节应以二维模型计算结果为主.最后本文总结了各种算法的适用范围,得出的相关结论对盾构隧道设计给与了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曹子良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2):32-35,107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因其结构受力合理、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在山区公路边坡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以某公路边坡加固为例,根据工程的地质情况,在确定抗滑桩参数的情况下以位移协调法对锚索与抗滑桩进行设计计算,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后期监测结果表明,此边坡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抗滑桩深度不仅能保证工程安全,还能节约工程开支。以某边坡为例,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该边坡抗滑桩的合理深度。将研究结果和无抗滑桩条件下该边坡塑性区开展范围进行对比,论证了抗滑桩深度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抗滑桩深度大于无抗滑桩下塑性区的深度后,增加抗滑桩的深度对边坡抗滑稳定性影响将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