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汽车芯片作为未来汽车的中枢大脑,是推进新型汽车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聚力推进全球芯片产业和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当其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产业增长重要引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消费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日前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次科博会中汽车产业是重点展出内容,在4号馆设立了汽车科技展.汽车产业是一个开放、兼容的产业,中国汽车产业近些年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卫星导航、云计算、新材料等高尖端技术都将支撑整个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未来的汽车将是一台移动在城市物联网中的智能计算机,本次科博会上展示了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雏形.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回归理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都在冷静思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和未来.新能源汽车"降温"不代表国家已经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在本次科博会上可以发现新能源依然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很多企业在不断摸索创新,虽然新能源汽车不可能短时间产生经济效益,但是研发中很多新技术却反哺了常规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3.
近 20 年是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传统汽车的大量普及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对城市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因为具有无污染的优点,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将会逐渐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关键。从汽车生产角度出发,阐述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概念,分析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识别与布局,以期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朝阳产业,中国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技术落后和受制要远小于传统汽车,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大好机会,同时我国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企业也纷纷发布相关产品,TOP5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进入较早,但是到目前为止产品较少,新能源汽车必然是TOP5集团未来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如何发展,关乎汽车产业的未来。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如何在动力总成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汽车发动机及汽车产业怎样应对节能减排的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路线、商业化可能性、与传统汽车协调发展等热点问题,深深牵动我们的心。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紧迫的能源、环境问题,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世界各国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措施。对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措施。本文将国内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整车的企业(包括合资企业)作为研究主体,通过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比较,系统地从产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我们认清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准确把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主题为"把握形势,聚焦转型,引领创新",邀请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就行业、企业、政策的转型与创新展开深度研讨。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23.2万辆,同比下降14.5%。放眼全球,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受补贴退坡、消费者需求降低等影响出现下滑,仍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未来必将成为行业的主旋律。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技术的风向标,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工信部、住建部和发改委等部委以及各大车企和零部件企业针对汽车产业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题发言,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本刊编辑整理了部分核心观点,借此一窥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的四年中,武汉将把节能环保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加大汽车产业电子化、开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各国政府从提高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了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本文对中国、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的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试图将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先于世界。但高成本、技术落后和低动力继续阻止了新能源汽车的量产。两年前,《纽约时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力争成为世界电动汽车的领头羊”的文章,报道了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制订者将中国定位于“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汽车生产国之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通过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趋势、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以期更好地理解该产业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近期将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加快增长。汽车行业的专家学者对于未来三到五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普遍持乐观判断,认为这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冷元 《上海汽车》2010,(3):1-2,16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中国汽车工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场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去,勇于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突破500万辆,带动国内经济增速超过20%。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趁势蓬勃发展,成为重点机遇赛道。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区域,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头羊”角色。基于此,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布局进行分析,厘清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国家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产业对推动和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未来5-10年是我国由汽车工业大国向汽车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本文针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从汽车市场、组织结构、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汽车服务业和行业管理等方面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变革中的中国汽车市场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融合将成为未来趋势。随着新一代通信、能源、材料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加速调整,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技术突破,是整个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在日前由慕尼黑博览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这是上海“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综合体系性政策措施,也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瞻性政策引导。长三角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强的产业聚集地,上海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消费市场,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加之插混车型的市场容量大,上海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作为引导全行业的风向标,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72万辆和2,349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7.3%和6.9%,连续六年引领世界第一,继续成为最受关注区域市场。据预测,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1 0年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速。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能源等新科技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正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参与者跨界入局,推动汽车向智能化转型;新能源技术进步和环保压力推动汽车向电动化和轻量化转型。未来的汽车成为充满智慧的"有机体",未来的交通模式也将更高效而多样。新的产业背景及新生代独特的消费  相似文献   

20.
张久英 《时代汽车》2014,(11):78-79
2014年10月31日,"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论坛"在首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之一的合肥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安凯客车承办,活动旨在通过国内外行业专家、上下游产业链和主管部门的深入探讨,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全面展示安徽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商业化推广等方面的整合优势,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外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