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使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符合智能化时代节拍,更好发展浙江省内河航运,分析浙江省内河航运概况和智能化发展现状,阐述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中船舶智能网、物联网、航运装备网和智能决策系统对浙江内河航运智能化进程的要求,指出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要做到:不仅要使船舶满足船舶智能网的基本要求,还要致力于开发运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高级智能船舶;要将货物标识标准化;制定航运装备标准化制度;重视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智能化运用,建立交互的、环状的航运智能系统。浙江省内河航运智能化发展只有在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导下才能把握先发优势,降低未来设施更新换代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物流资讯     
中国邮政加盟电子商务完善物流配送环节 拥有我国最大实物传递网的中国邮政已正式加盟发展势头正旺的电子商务,去年11月26日国家邮政总局与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签署协议,双方共同开展因特网电子商务业务。 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和国家邮政总局分别利用各自已经建成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交易结算智能网”和全国邮政网络介意开展电子商务业务,其具体的合作方式为:国家邮政总局根据有关规定,在邮政网络的经营范围内为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提供的因特网商品交易的商品配送业务,完善因特网  相似文献   

3.
金小平 《水道港口》2010,31(4):302-304
以浙江省港航水运建设与经济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港航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港航水运建设促进了海洋产业现代化、物流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又为港航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港口建设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速度上,都创造了奇迹。我国港口泊位数量从1978年的700多个增加到2007年的3.5万多个,货物吞吐量从1978年的2.8亿t增加到2007年的64.1亿t,已经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运输体系。在此期间,我国在港口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包括港口发展规划、基础理论及模拟技术、工程勘察与勘测技术、港口建设技术标准、港口建设施工技术及港口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科技创新与应用,为我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港口的建设成绩与港口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照宇  姜影  马杰  李翔  郭雷 《水道港口》2023,(5):851-856
在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政策背景下,港口运输需求正在发生明显转变。研究产业布局调整与港口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港口现有资源,科学制定港口发展规划,对于促进产业与港口协同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分形理论研究城市产业布局演化规律,结合机器学习模型,提出了城市产业与港口建设需求关系分析框架。以山东省16市煤、油、矿、箱四大重点货类及相关产业历年产值、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及进出口数据为基础,梳理了山东省产业规划及港口发展现状,进行了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与港口建设需求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港口功能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中介绍了国外玻璃钢材料、辅料品种及发展;国外玻璃钢船发展趋向,如船型、船体结构、总体布置、动力装置及建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还介绍了国外用于建造船体的高强纤维新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概况与特征,剖析了武汉市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发展实力、潜力,及发展中的障碍。在此基础上,针对加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提出了铸造知识品牌、完善企业制度、拓宽融资渠道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阐述水运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十二五”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及对水运发展的主要影响,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最后提出了促进水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水运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十二五"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及对水运发展的主要影响,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最后提出了促进水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国内这一领域积累的大量文献的研究,并从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三个角度综述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与布局研究的重点是:加强海向腹地研究;加强定量研究;加强新兴港口群研究;加强港口功能多元化研究;加强港口间合作研究.以期对我国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