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双艉船型是目前应用于长江及内河各水系的快速性节能优秀船型。在实船航速预报、螺旋桨设计中需要较准确地估算其推进因子。本文对双艉船推进因子模型系列试验图谱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回归公式。并根据实船试航结果对用系列图谱计算的有效功率和推进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表明用图谱计算结果来预估实船快速性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长江客货船船模系列试验的主要对象是长江干线双桨客货船。对长江短途区间班轮和船型类似的内河船舶,也可参考使用。其船型参数范围如下: δ:0.52~0.64 L/B:4.6~7.0 B/T:3.6~6.0 文章给出了船型和阻力两套主要图谱。阻力图谱在F_n=0.20~0.32的范围内,以剩余阻力系数C_R形式给出。此外,还给出了当设计船舶的水线面系数和系列船型的水线面系数不同时的型值修正值和阻力修正图谱,以及变化吃水状态的阻力修正曲线。所有阻力图谱均用ITTC相关线计算摩擦阻力。文中也给出了将系列船型的阻力值转换到用柏兰特-许立汀(Prandtl-Schlichting)摩擦公式的转换方法。文章还介绍了系列船型与优良实船以及泰勒(Taylor)系列的阻力比较。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介绍了图谱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长宽比肥大型船舶湿面积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广茂 《船舶工程》2010,32(3):17-19,12
大长宽比肥大船型是内河限制性航道大吨位船舶的优选船型,我国有关该船型的研究不多,初步设计阶段湿面积估算没有现成的公式和经验可资借鉴.为解决此难题,作者通过系列船型参数的变化,运用NAPA系统设计了12条船模,分别计算了每条船模5个排水量下的湿面积,给出了该船型湿面积系数图谱和相关的回归公式,供设计人员查阅使用.  相似文献   

4.
高速排水型双体船阻力估算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  王青  杨洋 《船舶工程》2007,29(4):17-20
针对片体为圆舭型的高速排水型双体船,分析了主要船型参数对阻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剩余阻力系数和湿面积的估算公式,可用于初步设计阶段估算这种船型的阻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三只方形系数C_N(≈0.8浅吃水双艉鳍船模的试验结果。这是保持C_B、船长和排水量不变,变化B/T而得的三只相似线型船模,着重研究B/T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供了阻力计算图谱、推进因子估算图谱和伴流场分析资料,并提供了湿面积计算公式和船长不同对阻力的修正系数。采用本文资料可方便地得到在研究尺度范围内的线型、阻力及推进因子资料。本船型有较佳的阻力性能、较高的推进因子及较均匀的伴流场。本文提供资料适用范围为L/▽~1/~3=5.72~5.414,C_B=0.803~0.813,B/T=3.30~5.20。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表面效应船静水阻力估算法估算结果不准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应用回归分析法的表面效应船静水阻力估算方法。考虑船型自身的重力及速度,对静压与深度计算,采用体积力分数计算方法设定松弛因子值,应用回归分析法进行估算船体湿表面积,并考虑摩擦阻力和剩余阻力,将粘压阻力与摩擦阻力合并计算,完成表面效应船静水阻力估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应用回归分析法的表面效应船静水阻力估算法比传统算法估算准确度高,可实际应用到表面效应船静水阻力估算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定性掌握船舶主尺度及主要船型系数对船舶阻力性能的影响趋势,但各个船型参数对阻力性能的具体影响程度仍不明确。为了确定各船型参数对阻力数值的贡献率,基于泰洛系列剩余阻力系数图谱,通过回归分析法,利用Isight软件在不同航速下对棱形系数、排水量长度系数以及宽度吃水比进行对剩余阻力系数的敏感度分析。结果得出各参数对剩余阻力的敏感度指数,并验证了已知船型参数对阻力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敏感度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于船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船体阻力成因和预报方法的讨论分析,提出一种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进行双艉船型阻力数值预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势流理论计算兴波阻力,基于粘性流理论计算粘性阻力。通过对某典型散货双艉船与液货双艉船在不同航速下的阻力预报及其试验数据的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预报误差基本控制在4%以内。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易于实现、经济性较好,且预报精度能满足工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22 000 k W深水三用工作船的主尺度和船型系数,对船艏线型、船艉线型和横剖面面积曲线进行分析,利用CFD软件计算兴波阻力并优化线型,选择最优线型进行船模快速性试验。与国外某三用工作船快速性比较表明,22 000 k 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多用途船的航行性能与营运经济性,在满足布置要求基础上,通过全参数化建模及多种优化算法,针对多用途船船艉、船艏以及全船进行船型优化。采用高精度黏性求解器完成阻力计算,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优化船型实尺度下的船舶航行阻力及伴流目标函数,完成多用途船的型线优化设计。优化得到的船型较初版型线其剩余阻力减小24. 51%,伴流目标函数减小8. 6%。  相似文献   

11.
尽管过去30年来在开发半滑行艇功率预报工具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但这些工具中先天性的不足限制了它们在船上的应用。本研究试图去克服某些限制,它是对早期方艉船应用回归分析进行速度/功率预报研究的延伸。早期的工作用不依赖速度的统计模型计算剩余阻力,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然而,鉴于阻力数据的统计分布和与速度不相关的回归模型的固有性质,预报的速度功率曲线在一定场合呈现出不连续现象。因此,目前的研究使用与速度相关的回归模型,对此作了深入的分析。这项研究的结果良好.因而可向造船工作者提供一种有用的功率预报工具,适用范围从高速圆舭巡逻艇到大型方艉排水船型。  相似文献   

12.
双桨大长宽比超肥大船型是内河集装箱标准船型的发展方向。该船型的线型特殊,长宽比L/B和方型系数C_B超乎常规。为了探讨C_B对双桨大长宽比超肥大船型阻力性能的影响,建立该船型有效功率的定量预报系统,作者在优选母型船的基础上,将C_B在母型船参数附近作系列变化,进行了有四条船模、每一条船模3个不同排水量的C_B系列船模试验。通过系列试验,给出了C_B=0.88~0.94范围的双桨超肥大船型剩余阻力图谱和剩余阻力的修正系数图谱,供设计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浅水航区使用的平头船进行阻力特性剖析,倡导使用尖头船以更适应浅水航区的航道要求。并对浅水航区船舶的艏艉部形状以及船型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船模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双艉型浅吃水肥大船的阻力估算方法,估算方法比较简便。为适应初步设计时计算不同尺度和方形系数组合对阻力的影响,方法中考虑了长宽比、宽度吃水比、方形系数和长度四个主要因素对阻力的影响,给出了这些因素变化引起总阻力变化的修正系数,最后归纳成阻力估算方法。本文用实例进行验算。说明本方法计算的结果和船模试验结果是吻合的。本方法适用于方形系数δ=0.80~0.85,长宽比L/B=4.75~6.25,宽度吃水比B/T=3.0~4.75和长度L=100~260米的双艉鳍船舶。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进行船舶阻力性能预估,针对圆舭折角高速船型剩余阻力系数图谱进行数值化处理,基于VB程序开发了用于该船型阻力计算模块,输入相关船型参数,执行相应程序命令,可为该类型船的阻力计算提供了方便而可靠的途径,丰富了现有船舶性能预报软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超大型油船组系试验方案,采用多元二次正交多项式对组系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剩余阻力系数、兴波阻力系数、湿表面积、形状因子、自航因子的回归公式,并结合702所"八五"组系回归结果对浮心纵向位置和船宽吃水比进行修正。编制了阻力、自航因子的估算程序并绘制了试验图谱,估算结果经过校核,准确可靠,能够反映现代新船型的水动力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CFD的高速排水型圆舭折角船型剩余阻力系数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CFD对某圆舭折角高速船进行阻力数值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该船的船模试验值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利用FINE/Marine软件进行船舶阻力数值仿真的适用方法。同时根据此方法分别对NAPA所建立的系列圆舭折角船模进行阻力数值仿真,并将计算结果归纳分析,从而生成剩余阻力系数对排水量长度系数和傅汝德数的关系图谱,以便为圆舭折角船型阻力估算提供快捷途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海上风电场维护船的使用要求和航行的环境特点,选取快速性和耐波性良好的长球艏球艉双体船作为风电维护船船型。利用基于CFD的数值仿真方法模拟长球艏球艉双体风电维护船在波浪中的纵摇和升沉运动,计算其波浪增阻。研究球艏球艉长度和片体干扰对长球艏球艉双体船在波浪中阻力性能的影响,为球艏球艉双体船以及风电维护船的船型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邵建胜 《江苏船舶》1998,15(1):20-23
介绍了28m防汛指挥船的主要量度、造型、布置等设计,特别是隧道到不对称双艉的应用。通过对实船试验数据的分析,说明该船较同类双艉、蜗艉船性能优越,为内河同类船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船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理论,利用i SIGHT优化设计平台构建一种船型自动优化方法。该方法集成船型变换及自动生成技术、CFD技术及优化算法。优化过程中,编制船型参数化融合模块实现船型变换与SHIPFLOW软件输入数据间的自动连接;采用遗传算法与二次序列规划法相结合的组合优化方法实现从全局探索再到局部空间寻优的整个流程。以某双艉集装箱船为例,优化后船体兴波阻力明显下降,总阻力也得到显著的改善,获得了设计航速下总阻力最小的船艏与船艉线型组合,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显示,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阻力性能优良的船体型线供设计者参考,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在基于CFD的船型自动优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