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依托海南某高速公路热再生,通过现场抽提旧普通沥青和旧改性沥青,综合运用四组分、傅里叶红外光谱、常规实验和布氏粘度等试验手段检测其老化程度,研究其老化机理.根据旧沥青的老化程度、所缺失的组分及粘度低的特点,选择两种再生剂分别对旧沥青进行再生试验.通过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室内外试验研究,结合再生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对旧路路况调查评价、对旧沥青材料试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适合的再生方式及再生剂的种类和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2.
王蓓  高及阳 《中南公路工程》2012,(3):217-220,228
针对海南某高速公路实体热再生工程,现场抽提旧改性沥青,综合运用各种试验手段检测其老化程度,研究其老化机理。根据旧改性沥青的老化程度、所缺失的组分及粘度低的特点,综合经济方面的因素考虑,选择掺配新沥青和不同再生剂对旧改性沥青及混合料进行再生试验。通过对大量室内外试验数据的分析和再生工程实际情况的研究,在对旧路路况调查评价、对旧沥青材料试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适合的再生方式及新沥青和再生剂的种类和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3.
依托湖北某就地热再生工程,对旧沥青路面抽提的沥青研究其再生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检测现场抽提旧沥青的相关指标,评价其老化程度。在阐述沥青再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就地热再生中旧沥青再生目标标号的确定方法。建议由调和公式预估再生剂的掺加比例,随后的试验证明此预估值约有15%的误差。通过试配法进行旧沥青的再生试验,经综合考虑初定 A型和 B 型再生剂的适宜掺量为8.7%和7.2%。检测适宜掺量下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 A型和 B型再生剂下的再生沥青耐老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刘东  韦万峰  禤炜安  张仰鹏 《公路》2021,(3):304-309
再生剂的渗透能力对废旧沥青混合料(RAP)表层老化沥青的再生程度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再生剂的渗透性能,改善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基于组分调节理论和相容性理论,确定了渗透性沥青再生剂的基本组分,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渗透性沥青再生剂的基本组分搭配比例和混合温度对老化沥青针入度值和延度的影响,检测了渗透性沥青再生剂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再生沥青的耐久性,研究了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扩散进程、再生沥青胶浆的高温稳定性及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渗透性沥青再生剂的基本性能、再生沥青的耐老化性能均能符合现有规范要求;渗透性沥青再生剂作用下的沥青25℃针入度差值更大,其渗透能力优于普通沥青再生剂;通过掺入渗透性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沥青进行再生,制备得到的再生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与基质沥青相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胶浆特性,分析再生剂与沥青混溶性及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利用三大指标及旋转粘度试验对旧沥青、再生后沥青进行测试,并进行旧沥青胶浆转移试验。结果显示,随再生剂掺量增加,再生沥青粘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敏感性增强,针入度、延度增加,粘度、软化点降低,且变化幅度因再生剂类型而异;再生剂显著提高了旧沥青胶浆转移量,且具有一定的温度敏感性;再生剂的选择不能仅依据沥青胶浆试验,还需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进行验证,进而评价旧沥青与再生剂的混溶性。  相似文献   

6.
依据旧沥青老化及再生机理,研发了一种沥青再生剂。该再生剂以中黏度芳烃油为基质油,添加70#沥青和非胺类沥青抗剥落剂配制而成,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配方优化设计。通过再生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布氏黏度指标确定了再生剂的配方组分为:芳烃油∶70#沥青∶非胺类沥青抗剥落剂=15∶4∶1。再生沥青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再生剂对老化的70#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均有良好的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沈阳至四平高速公路路面维修工程,通过分析废料中旧沥青的性质,选用适合的再生剂再生沥青,并用失重系数法和粘度老化指数法研究了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并与辽河AH-90#沥青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四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不如对比沥青,但相差不大,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临界老化时间及最佳再生剂用量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季节  罗晓辉  颜彬  徐世法 《公路》2006,(1):146-149
对原样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测试其在不同老化时间性能指标的变化,利用残留针入度比、残留粘度比、残留延度比和软化点增量等老化指标来分析沥青的老化趋势,确定出了沥青的临界老化时间。同时,针对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添加不同剂量的再生剂,分析再生剂用量对沥青性能的影响,提出确定最佳再生剂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超  沈旭  姜浩然  章奇 《公路》2023,(3):327-331
根据专利《一种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2018107948408)制备顺酐化再生剂,并通过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黏度和车辙因子试验,测试该再生剂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顺酐化再生剂技术指标满足RA-5等级,老化后的基质沥青、改性沥青中加入顺酐化再生剂后,其抗低温性能均有明显提高。改性沥青135℃旋转黏度及车辙因子测试结果表明,顺酐化再生剂的加入能增加沥青黏度,但对耐高温性能不利。从微观组成探究再生剂的作用机理,沥青的老化实质上是组分的转移,加入再生剂后,补充老化沥青中的轻质组分,使得沥青中的分散剂及分散相逐渐趋于稳定,进而增加沥青黏度,恢复老化沥青的抗低温性能,但轻质组分的增加对沥青的耐高温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厂拌热再生工艺中旧沥青混合料表层的老化沥青与新沥青及再生剂混溶机理,采用三聚氰胺作为新沥青示踪剂,通过扫描电镜测量厂拌热再生过程中旧集料表层老化沥青膜中示踪剂位置的变化参数,得到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基于对流传质理论分析了厂拌热再生中的预热温度、再生剂添加量及再生混合料拌和时间对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影响,并设计出能够良好模拟实际施工过程中老化沥青有效再生率的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老化沥青预热温度升高、再生剂的添加以及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延长均可提高老化沥青的有效再生率。验证了其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为厂拌热再生中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评价及工艺改进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沥青再生剂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SHRP胶结料试验方法,评价了沥青再生剂对老化沥青再生的性能,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等比较和评价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并结合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项目,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研究表明,沥青再生剂可以将老化沥青再生至新鲜沥青性能水平,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SHRP PG64-22要求。同时再生剂可以综合提高和改善老化沥青铣刨料的路用性能,与单纯掺加新鲜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方式相比,掺加沥青再生剂的再生混合料体系更加均匀,各项性能指标明显改善。与传统的铣刨、加铺方式相比,现场热再生可以节约39.7%的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12.
SBS改性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将产生大量回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回收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回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在现行规范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形成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主要包括RAP料中老化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的判别、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再生设计、RAP掺量的确定、新沥青用量确定等。  相似文献   

13.
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评价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应用了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程序,包括原材料选择、级配设计和性能评价.专用于就地冷再生的改性乳化沥青采用了复配技术和改性剂SBR胶乳,新集料用于调整RAP级配,基于不同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的性能试验,确定了最佳改性乳化沥青和水泥含量;同时,对通车1a后的再生路面进行了跟踪观测,推荐了用作面层的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评价标准.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实践表明就地冷再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观祖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12):149-151,161
该文通过对沥青的再生分析和对废旧沥青混合料的评价,分析研究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随再生剂掺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试验,其结果满足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曾蔚  秦永春  王杰  王维营  张艳鸽 《公路》2021,(1):287-291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因其性能优良、质量稳定,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学者主要针对沥青的一次老化与再生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于沥青多次老化再生问题还很少涉及。选择70号基质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模拟沥青3次老化、再生过程,通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布氏黏度等试验探讨了基质沥青多次再生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经历多次老化、再生,再生时再生剂掺量相同的情况下,高温性能提升,流变性能变差,低温性能衰减;掺加再生剂时应重点关注老化沥青低温性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处治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希梅  王朝辉  王选仓 《公路》2008,(3):189-193
为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再生处治技术,从再生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再生路面等级及再生设备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不同再生方法的适用条件。同时着重研究了冷再生技术,对冷再生稳定剂的选择问题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对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与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冷再生性能对比表。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于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中,对其配合比设计、拌和、摊铺进行了详细论述。该技术使旧料加热温度降低,甚至不用加热,从而解决了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生产中的堵仓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基础上,依托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对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评价RAP料级配组成状况和力学性能;采用三种不同的乳化沥青用量进行冷再生配合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乳化沥青用量为3.5%,为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泡沫沥青及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沥青发泡原理、特点和沥青发泡特性的评价指标;通过沥青发泡室内试验研究,确定了中海AH-70普通道路石油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并就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技术要点作了简要的介绍,以推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中国道路维修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