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受科学价值中立说的影响,人们认为科学探索宇宙的事实知识,伦理探求人类社会的价值知识,两者毫不相干.近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类应该重新审视科技和伦理的关系,走出科学价值中立说,将真引向善,让科技真正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问题内容广泛,综合性强,有多元融合的特征,既要回应个体生存、生活需求,又要权衡公众利益与个体利益关系,由此决定了城市交通服务供给针对的是城市居民的整体,而不是特定人或者特定群体。在回顾城市交通发展的认识、政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判城市交通问题定位的必要性。以公共行政的理念和政府改革的要求为切入点,参考公共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分类方式,提出城市交通问题归属于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本质是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的定位。强调研究新发展阶段城市交通问题是一项运用整体思维,加强普惠性、基础性的民生建设,必须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公众”之间协同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交通治理制度。同时,要从对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角度来认识,以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支撑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高度提供理论基础,并从城市居民整体生活品质和共同促进城市发展的愿望出发,提出城市交通的基础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制定面向2035年的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管理与伦理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决定了管理活动离不开伦理准则.从人性认知态度、价值取向、管理者行为模式诸方面看,儒家管理文化的伦理化管理特征突出.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创造了管理上的"东方奇迹",引发了"新儒家"和"汉学家"对儒家管理文化的理论探讨.事实证明,儒家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于长期浸淫于物欲化、理性化、制度化的西方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完善作用,对当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重要资源.但传统伦理精神固有的内在矛盾性、制度匮乏性和理想人格与现代化的冲突性使得其进行现代转换成为必要,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从重德轻理转向德理并重、道德人格从顺从依附转向独立自主、道德约束从个体良知延展到制度公正、德性修养从至圣道德扩大到世俗道德等为现代和谐伦理秩序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行政授权基础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对于行政授权的定义仍然众说纷纭.面对着其概念仍存在较大分歧的困境,本文试图着眼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在其框架下,进一步思考行政授权的含义.本文由其产生背景说起,从而揭示具体历史现实下的理论变迁,并反思时下对行政授权含义义的几个主要观点,最终通过借鉴“公共服务”理论,得出行政授权实质为国家对于非行政机关组织行使“社会服务”职能的认定这一含义,以及初步探讨了当前我国行政授权的几种认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趋中"供给及治理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取得快速增长的同时,地方政府对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趋中"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分税制对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存在一定的不明确,政府考核机制偏重于经济发展,而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又相对"脱嵌"等方面.通过以我国近年来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数据为考察指标,地方政府在"多任务代理者"角色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中表现出"趋中"的动机,治理对策上则应注意三个方面,即改革与完善分税制、促进社会政策建设以及创造公共服务市场的竞争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一种二元对立状态.翻译作为一种涉及原文作者、译者以及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道德和一定社会规范的制约,因此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审视翻译活动.切斯特曼的四大翻译伦理模式认为翻译体现了不同的伦理价值,在不同的伦理价值关照下的翻译策略也不是固定和唯一的,只有将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处理翻译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8.
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基础问题,其决定了公共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实现方式。近年来,公共价值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学者围绕公共价值概念,从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情境下公共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回顾公共价值研究,在概念界定、测量以及实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也导致公共价值研究的趋同性比较强,相对知识贡献不足。公共价值的基本问题属性以及公共价值的中国情境和本土特征决定了其作为建构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切口的可能性,关键议题包括公共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功能定位、公共价值的文化和政治属性、公共价值的历时变迁和演化、公共价值的建构逻辑和管理以及公共价值实现的激励与问责等。  相似文献   

9.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比较中国34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满意度现状,本文基于2012新加坡连氏“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质量调查”数据,构建中国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方法,确定26个二级指标的熵值和权重,构建规范化决策矩阵和加权规范矩阵,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对34个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在公共服务满意度综合指数排名榜上,位列前几位的城市分别是厦门、青岛、杭州、宁波、大连等东部沿海城市,而兰州、昆明、南昌、太原、呼和浩特等中西部城市则排在后几位,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排名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还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方法,将34个城市归类为有明显差异的5类城市.最后,从改进政府治理结构和效能的角度,提出了改进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方政治与伦理经历了由合到分的过程,二者的分离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和教育后果,政治不断暴露出伦理缺陷,公民走向政治冷漠。以课程和非课程形式存在的专门的政治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出现,并成为政治的重要设置,保持适度政治热情成为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政治教育无法挽救西方的政治困境和社会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西方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转向在根本上是其教育救国论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德教是一种发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广东省潮汕侨乡,广泛流布于今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新兴的世界性华人宗教.二战后初期,德教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是潮汕商人在以汕头港为出发点,以香港为中转站的"香叻暹汕"跨国贸易体系中开展的文化传承活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工科专业课教师在课程中充分挖掘蕴含于科学知识背后的工程伦理意识、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价值要素,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是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服务区域发展的的必然选择。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仍然面临路径依赖、德技分离、社会偏见和升学进修的困境,与类型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仍有差距。通过廓清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结合新《职业教育法》与相关政策的顶层设计,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推进和深化立德树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影响着今天大学生们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也出现了许多网络道德缺失的现象.根据网德的特点以及当前大学生网德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大学生网德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铁路法和公司法为基本立足点,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网运分离”为突破口,分析了我国铁路现行体制的弊端和改革的制约因素,提出以“网运分离”为基础,以公司制改造为蓝本,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的技术以及人的德性等伦理学思想进行评析,联系现代社会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技术伦理问题的反思,提出以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对技术进行理性的思考、选择,提出技术在实践中接受伦理的规范,寻求社会的普遍性,实现技术价值,最终达到“至善”,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继新公共管理改革之后进行了以"整体政府"为内容的第二轮政府改革运动."整体政府"改革基于结果与目标的组织创新进路,以伙伴关系为创新工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官僚制和新公共管理"企业家政府"的新型组织模式,即"整体政府"组织模式.该组织模式在内容上具有以"联合"为特征的两种组织结构形式和以"整合"为内涵的组织目标及机制,在方法上为公共行政组织的研究开辟了一条社会学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世纪以来全球生态危机而走向热潮的生态文学以生态主义作为主导思想,而生态主义的基本价值尺度是生态伦理与生态正义,这就促使生成生态伦理。生态伦理的文学镜像必然要求解构人类中心主义,这也必然引发两个层面的巨变:一是在现实层面上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二是在文本层面上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检讨与反思。文学镜像通过干预和建构的途径实现生态伦理的镜像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国家逆民营化兴起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化并非通往市场的单行道,而是一个包含了从民营化到逆民营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高峰之后,逆民营化的兴起成为当代西方民营化发展的一种新取向.其兴起既与国际时代背景的变化有关,也与公共行政理论的转换相关,还受民营化失败的直接推动,各方面原因共同形成了民营化的逆向发展趋势.其更深层次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政府与市场作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铁路货运代理的发展战略要求,各铁路局、铁路分局相继成立货运代理公司.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货运市场的对外开放,铁路必须加快发展货运代理业.本文论述了加快铁路货运代理发展的紧迫性、铁路货运代理公司快速发展的条件以及铁路货运代理业为"网运分离"创造的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