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IMO最近启动了一个为期5年的项目,帮助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这是全球为解决生物污染问题首次作出的协调努力。该全球污垢伙伴项目是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IMO之间的合作事项。参与者将制定基线数据和经济评估,实施2011年发布的IMO生物淤积指南(IMO Biofouling Guidelines)通告行动计划。这12个国家分别是巴西、厄瓜多尔、斐济、印度尼西亚、约旦、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墨西哥、秘鲁、菲律宾、斯里兰卡和汤加。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西兰和瑞典等  相似文献   

2.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08-J0008
IMO和韩国国际合作局(KOICA)2011年4月21日在IMO伦敦总部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旨在为东亚国家实施造船项目加强技术合作,从而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KOICA与IMO在该项目上的合作是韩国发起的名为“东亚气候伙伴关系”中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帮助韩国在二氧化碳减排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使韩国迈入低碳社会.并帮助该地区的其他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3.
技术合作委员会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履约能力的重要平台,负责监督国际海事组织(IMO)能力建设等技术合作活动的实施,确保IMO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2020年12月7日至11日,IMO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了技术合作委员会第70届会议。本届会议重点审议了IMO综合技术合作计划(ITCP)、资源动员战略与伙伴关系、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区域代表与协调机制等议题,并在其他事项下讨论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3,(6):58-58
IMO GloBallast项目获得MarineBizTV最佳创新奖5月15日,第六届MarineBizTV国际海事节目颁奖典礼在阿联酋的迪拜举行。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全球压载水合作项目(GloBallast)获得"最佳创新奖"。这一奖项既是表彰该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及其航运  相似文献   

5.
由GEF(全球环境便利基金组织)、UNDP(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IMO联合发起的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GloBallast)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该新计划称之为全球压载水管理伙伴(《GloBallast Partrierships),从2005年4月1日起伴随来自GEF的约70万美元资金启动。其准备方案将由IMO经过18个月以上时期实施,并预计为全范围的全球压载水管理伙伴项目(建立伙伴关系援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有害水生物通过船舶压载水的迁移)提供基础,在2006/2007年形成运作。  相似文献   

6.
小舸 《中国船检》2002,(8):60-61
目前,一项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全球环保基金会GEF实施的,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有效实施船舶压载水管理和控制的管理项目--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在我国已进入实施阶段.大连已成为中国项目的唯一演示地.  相似文献   

7.
压载水处理技术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排放压载水造成的外来物种对海洋环境的侵害,已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IMO和有关国际组织及机构目前已在致力于压载水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处理设施的研制,并制定压载水各种处理方式的统一标准。然而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压载水导则并不能真正解决压载  相似文献   

8.
压载水对现代船舶的安全航行是绝对必要的,但它对生态、经济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排放船舶压载水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威胁之一.为防止压载水带来的生物污染,除了在深海更换压载水外,IMO还提出了将来可能采用的一些方法,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浅析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煜  王兴琦 《世界海运》2005,28(2):43-45
船舶压载水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的转移对海洋环境所造戍的侵害已经被全球环境基金组织确认为危害海洋的四大成胁之一。2004年2月9日至13日关于船舶压载水管理的外交大会在伦敦IMO总部成功召开,大会最终通过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本文对该公约进行了简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25—27日,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国海事管理当局,在印尼巴厘岛召开首次高级别区域会议,以开启"东南亚海洋环境保护(MEPSEAS)项目"。IMO正在用挪威发展合作署所提供的资金实施该项目。东盟海运工作组是该区域内处理海事问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09,32(4):50-50
IMO秘书长Mitropoulos于2009年2月24日召开了有关工作组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负责审议合作协调和信息共享模式事宜,并可能建立一个区域协凋中心和区域能力发展机制,继续有关海军的努力以在索马卫沿海和亚丁湾为国际航运保驾护航防御海盗和武装抢劫船舶行为。  相似文献   

12.
《航海教育研究》2014,(2):23-23
正日前,船舶燃料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项目在大连海事大学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和展玺国际生物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国际海事组织(IMO)日前决定,从2016年起对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实施第三次限制。该项目将通过研发船用柴油添加剂,大幅降低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控制船舶生物污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国际海事组织(IMO)早在2011年便出台了指南性文件《船舶生物污垢控制和管理导则》(下称“生物污垢导则”),从防污底系统安装和维护保养,水下检查、清洁和维护保养以及船体设计和建造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以进一步降低船舶生物污垢所带来的各类风险。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物安全逐年重视,现有导则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国家通过制定内部法规指南来加强对船舶生物污垢的管控,并呼吁IMO进一步修订“生物污垢导则”。  相似文献   

14.
生物污损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足近年来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船舶的生物污损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也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的高度关注.各成员国将在IMO的组织下为解决船舶生物污损问题制定国际统一的控制措施.通过对船舶牛物污损危害性的介绍,结合国外一些国家对生物污损问题的管理经验,并与压载水公约的立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了IMO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对我国航运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r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履行缔约国义务,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防治船舶污染损害,促进航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海事局高度重视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防污染公约的履约工作。今年是IMO为海运服务的60年,此时,回顾总结防污染公约对我国船舶防污染工作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展望在船舶防污染领域加强与IMO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述IMO在海事立法过程中的角色变化,重点分析IMO涉入公约执行过程以及IMO在制定和修改MARPOL 13G过程中与EU海事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对理解公约的制定过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船舶生物污垢是导致沿岸国水生物种入侵的重要因素,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人类健康,降低船舶能效,增加GHG排放。文中介绍了船舶生物污垢概况及产生的影响,阐述了IMO及其他国家关于船舶生物污垢立法状况,分析了IMO未来制定船舶生物污垢强制规定可能采取的立法措施,并对我国如何开展船舶生物污垢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苗苗 《中国船检》2008,(4):79-79
IMO对在亚洲信息共享中心签订的首个关于打击海盗和持械抢劫船舶事件的地区合作协议(ReCAAP)表示赞赏.同时希望与之加强合作。该政府间的ReCAAP指挥中心设在新加坡。IMO海事安全部门主管表示.他们正筹划在非洲设立一个类似的机构.以此威慑在索马里和尼日利亚袭击商船的海盗。此外,IMO的另一项决议也号召西印度洋达成一个地区合作协议来共同打击海盗。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对于国际海事组织(IMO)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冠疫情这一巨大挑战,IMO迎难而上,在保障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维护航运安全、保护海上环境、便利海上运输、开展技术合作、推进全球性活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对2021年IMO的各项工作成果简要回顾如下:一、维护海员权益,应对换班危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海员换班危机日益突显,许多海员仍滞留海上,无法获得遣返,而海员又是促进海上航运贸易的主要力量,因此亟需采取举措以应对换班危机,维护海员福祉及权益。对此,IMO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化解危机,为维护海员权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邢荣 《中国水运》2010,(9):177-178
SIDD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它通过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建立供水和用水的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实现用水者自主管理灌区水利设施和有偿用水,以保证灌区的良性运行。天津市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EF)开展的天津市GEF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已在宝坻、宁河和汉沽初步建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42个,并已正常运行,打开了天津市科学灌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