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知识经济部部长Jungkyung Choi在会见韩国造船业执行董事时,承诺未来10年将投入2.647亿美元开发绿色船舶技术。该计划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影响造船业发展趋向的主要因素。同时,该计划也积极响应了IMO减排规则,当规则被实旋后.能效船舶建造和营运成为准绳.  相似文献   

2.
李路 《中国船检》2008,(9):65-65
今年六月,在奥斯陆举行的IMO温室气体工作组会议上提出了新造船CO2设计指数,旨在促使船舶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尽可能减少CO2排放.该设计指数今后可能成为判定新设计船舶能效水平的一个指标。欧洲造船工业协会(CESA)对此设计指数进行了评估.并向IMO提交了评价结果。CESA认为,设计指数没有考虑到所有需要优化设计的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设计指数专业性太强,CFSA目前还没有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但提出基于市场的机制也许是更简便的一种解决CO2减排的方法。因此,CESA认为奥斯陆会议所提出的设计指数应在得到其他行业反馈之后再在IMO环保会上进行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向辉编译 《中国船检》2010,(10):I0013-I0013
一些著名船厂、船东和船级社呼吁国际海事组织(IMO)仔细研究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安全问题。9月初.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三方会议在韩国首尔召开,三方代表决定在9月末召开的第61届伦敦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上.讨论船舶在恶劣海洋环境下的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彭旭 《世界海运》2020,43(5):1-5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72届环保会以决议形式通过了《IMO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在初步战略提供的备选减排措施中,以碳排放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机制措施是未来海运业减排的重要方向。对欧盟、日本、韩国现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规则进行梳理,分析各国制度设计时对于市场效率、减排力度、国家利益、制度实施等战略目标的优先级,以期为我国海运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6,(6):1-5
系统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国际海运船舶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审议进展和立法现状,在技术、营运和技术合作三个方面提出当前阶段的重点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他在第三届新加坡海事展上发表讲话呼吁,船级社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环境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当好桥梁。作为IACS轮值主席.Ueda表示.IACS的职责就是帮助海事界向IMO反映他们的需求、意见和期望.因此要发挥好联系整个海事界纽带的作用。他同时还充分肯定了IACS在EEDI联合工作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徐华 《中国船检》2008,(7):25-27
以议定书方式通过的MARPOL公约附则VI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该附则主要是限制消耗臭氧物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油气和颗粒物等的排放.对于温室气体中的CO2的排放,考虑了占全球贸易运量90%的船舶航运,但其CO2的排放仅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7%,因此IMO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京都议定书》附则中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欧盟和发达国家.不断向IMO施加压力.  相似文献   

8.
胥苗苗编译 《中国船检》2010,(12):I0010-I0010
加拿大轮船公司(CSL)董事长David Martin表示.IMO以及各国政府都缺乏对航运和环境问题的全局性考量。Martin在IMO两年一次的卡斯商业会议(CBSB)上表示,航运业必须采取更多前瞻性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他表示,业界必须接受气候变化这一现实,在停止反抗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前瞻性措施。这需要政府和IMO有更多的全局性考量。Martin呼吁业界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出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规则.小规模的政策调整只会带来一些指端末节上的细小变化。  相似文献   

9.
苗苗 《中国船检》2008,(4):79-79
IMO对在亚洲信息共享中心签订的首个关于打击海盗和持械抢劫船舶事件的地区合作协议(ReCAAP)表示赞赏.同时希望与之加强合作。该政府间的ReCAAP指挥中心设在新加坡。IMO海事安全部门主管表示.他们正筹划在非洲设立一个类似的机构.以此威慑在索马里和尼日利亚袭击商船的海盗。此外,IMO的另一项决议也号召西印度洋达成一个地区合作协议来共同打击海盗。  相似文献   

10.
正IMO开启新的全球项目解决船体生物淤积问题2017年5月,GloFouling合作项目获得全球环境基金(GEF)理事会批准,提供资金总额690万美元。该项目全称为"建立合作以协助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减少水生生物污垢的影响",为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IMO之间的合作,项目致力于在发展中国家建立能力以实施IMO的压载水管理公约  相似文献   

11.
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Voluntary IMO Member State Audit Scheme),就是IMO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各成员国就其加入的几乎所有IMO公约的履约状况进行审核,特别是对成员国海事主管机关管理工作进行审核。该审核机制旨在通过履约审核,帮助成员国提高履约能力,达到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已在IMO获得通过并开始实施。然而,IMO成员国审核机制自概念被提出来,对推行此机制的“自愿”和“强制”之争就从未平息过,目前IMO有意尽早把它推向“强制”。那么,IMO成员国审核机制到底是以“自愿”为基础好呢?还是走向“强制”好呢?  相似文献   

12.
<正>IMO最近启动了一个为期5年的项目,帮助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这是全球为解决生物污染问题首次作出的协调努力。该全球污垢伙伴项目是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IMO之间的合作事项。参与者将制定基线数据和经济评估,实施2011年发布的IMO生物淤积指南(IMO Biofouling Guidelines)通告行动计划。这12个国家分别是巴西、厄瓜多尔、斐济、印度尼西亚、约旦、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墨西哥、秘鲁、菲律宾、斯里兰卡和汤加。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新西兰和瑞典等  相似文献   

13.
《水运管理》2011,(3):43-4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国际海事组织(IMO)在限制和减少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受到与会人员极大的关注。IMO被邀请在今后继续担当向大会以及该组织成员国通报此项工作进展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国际海事组织IMO便受联合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委托开始制定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法规。在2011年7月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62次会议上,能效设计指数EEDI与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作为MAPOL附则VI的延续获得通过,并将于2013年1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事》2013,(6):58-58
IMO GloBallast项目获得MarineBizTV最佳创新奖5月15日,第六届MarineBizTV国际海事节目颁奖典礼在阿联酋的迪拜举行。会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全球压载水合作项目(GloBallast)获得"最佳创新奖"。这一奖项既是表彰该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及其航运  相似文献   

16.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和我国航运企业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回顾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进程,分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和进展及其对我国海运业的影响,建议我国航运企业摸清自身船舶CO2排放情况,研究各种减排措施,设置新船CO2设计指数,建立排放交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小舸 《中国船检》2002,(8):60-61
目前,一项由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全球环保基金会GEF实施的,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有效实施船舶压载水管理和控制的管理项目--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在我国已进入实施阶段.大连已成为中国项目的唯一演示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印度政府的航海顾问,MM Saggi船长是一个对日前韩国海事安全法律遵循IMO公约调查海事事故失败表示强烈关注的人。河北精神号于2007年12月被一艘驳船撞沉,从而导致溢油造成韩国海岸线大面积被油污污染,河北精神号的船长和主要官员在韩国被捕。在IMO大会上代表们谴责对河北精神号两位印度官员的非法拘留,并宣称该举措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要求韩方立即放人。  相似文献   

19.
韩国作为我国邻邦,多年来与我国海事调查合作较多,然而不同于我国的海事调查体制,韩国有着其独具特色的海难审判制度。本文将对韩国的海难审判法院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海事调查官的管理以及IMO对于海事调查的要求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海事调查体制进行对比,从而找到值得我国海事调查体制借鉴的地方,给出几点建议,旨在完善我国海事调查体系,提高海事调查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8):I0016-I0016
据悉,“三湖珠宝”号韩国籍船长SeogHae—gyun获IMO授予的2011年海上特别勇敢奖。Seog船长于2011年1月份被海盗劫持,在受到海盗猛烈袭击时,其保护船舶并英勇救出了海员。IMO方面表示.在海盗已登船的情况下.Seog船长假装驾驶舵出现问题而减速慢行.并暗中与军方联系.韩国驱逐舰ChoiYoung号的突击队接到求救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