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2005,(5)
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与航运发展”为主题的,2005年三省一市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间在福建举行。我会正在组织作者,征集论文,共襄盛举。研讨会还设立了分课题:一、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研究1、郑和文化、郑和精神及其传承和发扬2、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中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与影响3、郑和航海对当今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舟 《中国水运》2005,(3):10-11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筹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党中央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作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活动的主题,其宗旨就是要弘扬郑和精神,什么是郑和精神呢?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可以说郑和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成就的航海家。学习和发扬郑和精神,  相似文献   

3.
600年前,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到达红海与非洲东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开了人类远洋航行的序幕,谱写了人类发展史上和平航海、友好交往的辉煌篇章。21世纪的今天,我们缅怀郑和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发扬郑和航海所展示的民族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闻言 《珠江水运》2006,(Z1):130-132
从古今航海业发展与世界科技发展相结合的实例出发,论述了世界航海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紧密关系,提出弘扬郑和精神,坚持开拓创新,是促进航海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庄东晓 《珠江水运》2006,(Z1):22-24
本文指出了一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片面观点,阐述了“郑和下西洋”是具有宽广的胸襟和雄心的强大国家表现,反映出中华民族和平面向世界的目的、决心和大手笔,反映了一个位于世界颠峰的强国应当具有的思维和意识。它的精神内涵包括了开放兼容的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对郑和精神和中国航运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关系阐述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7月11日,我国将迎来第二个"航海日",这一次的主题是"郑和精神与航运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天航运界的创业思想、船队管理、航线开辟、对外友好往来,所走过的路无一不是郑和精神的传扬.所以郑和是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  相似文献   

7.
7月11日,我国将迎来第二个“航海日”,这一次的主题是“郑和精神与航运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天航运界的创业思想、船队管理、航线开辟、对外友好往来,所走过的路无一不是郑和精神的传扬.所以郑和是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  相似文献   

8.
陈敬根 《珠江水运》2006,(Z1):25-29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建设航运强国的目标,并相继做出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重要决定。但一些国家和地区“担忧”中国航海实力的增强和航运强国的实现会给东南亚乃至世界构成威胁。对此,文章以时为航运强国的明朝及彪炳史册的郑和航海活动等史实论证了“不称霸”和“浸润文明”是郑和精神的主要内容。溯史及今,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例,论述了中国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是郑和精神的又一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9.
云飞 《珠江水运》2006,(Z1):152-153
郑和下西洋给我们今天留下很多启示,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我们当代需要继续发扬郑和精神,发展我国的海洋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担当起应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浩瀚的航海史上,记载着惊喜,也记载着悲怆。从徐福、法显、鉴真、汪大渊,到鼎盛时期的郑和,构成了中国航海史的主线。在“郑和时代”,其船队之浩大、技术之精良,航线之久远世界无出其右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辟了航海新时代,同时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贸易等领域内的大变革。但在郑和之后,中国航海却戛然而止,让世界无数人扼腕痛惜。从此,中国远离了曾引以自豪的航海时代,也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接下来中国经历的是一段段耻辱的历史。2005年7月11日,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被中国正式确立为“中国航海日”。航海日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航海的姿态——航海壮志去又回!  相似文献   

11.
《航海》2005,(4):F002-F002
今年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航海壮举,永载世界航海科技发展的史册。郑和七下西洋广泛传播中华文明.推动各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成为航海史上的千古佳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践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12月11日,郑和研究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会上发表题为《大力弘扬郑和精神,促进航海和海洋事业全面发展》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在日前举行的郑和精神与中国航运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交通水运行业的领导、知名专家围绕“弘扬郑和精神,推进中国航运发展”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赢得了广泛的关注,现摘其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612年前,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丝路精神和航海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我国航运业也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海运商贸往来,让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运集团自1997年组建以来,创造了惊人的业绩,总资产从25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目前中海集团集装箱运力已跃入全球第八位,令世人为之瞩目。中海集团的广大员工努力打造世界一流航运企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欣慰地看到,5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精神在新时代薪火相传、再创辉煌;让我们看到郑和精神在现代航海家们身上的光辉闪现。为此,本刊经中国海运集团总裁事务部的同意,特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转载《中国海员》总第120期上中海集团总裁李克麟先生答记者徐小华的专访,以飨业界读者。  相似文献   

16.
桑史良  王志德  罗斌 《航海》2005,(4):F003-F003
跨过漫长的历史长河.我们清醒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开放,中国的航海事业就发展,就兴旺;反之则停滞不前,就要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今天,我们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就是要弘扬郑和不畏艰难,征服自然的开拓进取精神。树立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信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个世界航运强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运》2005,(8):3
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航海节,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张春贤部长表示,为弘扬郑和精神,建设航运强国,我国将把航运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相似文献   

18.
陈一路 《珠江水运》2006,(Z1):82-84
弘扬郑和远航精神,增强海洋意识,提高海事监管能力,推动我国海事建设,发展我国航海事业,巩固海防,增进全社会的海洋意识,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世界接轨,铸造中国高效的海事监管平台,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19.
朱雪松 《船艇》1997,(7):16-19
中国在历史上是世界航海巨人,郑和率领庞大船队所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至今仍是大洋之上一条闪耀着人类智慧与力量之光的航迹……可近代欧美迅猛发展的工业革命,加之自身封建锁国的狭隘,使中国落伍了,不管情愿与否,这已是不争的现实。要想重振我国当年海上巨人的雄风,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