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2,(7):29
造船市场极度深寒,体力不支者逐渐退出了漫长的"寒冬马拉松",然而,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无情地削弱着企业的体力,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竞赛。危机阴影下的订单荒让往日风光无限的船厂无法保持淡定,不时爆出的烂尾船事件更是让船企如临深渊。面对退无可退的局面,中国船企纷纷采取御寒之计,或以退为进,或转战千里之外。然而,在造船市场危机四伏之际,船舶资本的蠢蠢欲动无疑为市场增添了一抹温暖的阳光。  相似文献   

2.
邢丹 《中国船检》2012,(7):30-32,112,113
中国造船企业如何才能搭上开往春天的地铁?2012年,造船市场寒意更浓,订单的枯竭,保本的成交价格、接二连三船厂倒闭的消息围剿着这个已经不再淡定的领域。断腕求生,要么偃旗息鼓,如同非洲马赛马拉大草原迁徙中的角马,只有与鳄鱼凶猛搏斗,"剩"到最后,才能到达水草丰美的伊甸园,享受到下一个春天的温暖。  相似文献   

3.
Xu Hua 《中国船检》2012,(7):33-36,114,115
与其潜伏爪牙忍受,不如及早转身,开拓一片"蓝海"天地。造船市场极度深寒,体力不支者逐渐退出了漫长的"寒冬马拉松",然而,传统常规船型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企业的底线,同时,也无情地削弱着企业的体力,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竞赛。面对退无可退的局面,中国船企纷纷采取御寒之计,或以退为进,或转战千里之外,显得被动与无奈。面对低迷纷乱的市场,船企管理者们为企业生计可谓绞尽脑汁、摇烂羽扇,计将安出?  相似文献   

4.
崔燕 《中国船检》2013,(8):46-50
今年上半年,市场上有关LNG船的消息可谓源源不断,无论造船市场还是航运市场均表现出强劲态势。业界更是给2013年贴上了LNG船"关键年"的标签。然而,日前劳氏日报刊出的一篇"未来两年LNG航运市场将面临大屠杀"的文章,引起了船东的担忧。那么,究竟这些新增运力是否会对未来几年航运市场带来更大的压力?眼下哪些船东比较青睐LNG船,这些订单又花落谁家了呢?  相似文献   

5.
Q1今年以来航运市场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正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订造项目,同时国内也有部分航运企业大手笔投资造新船。您认为这种逆势购船是非理性的投机行为,还是未雨绸缪?张广钦今年以来,船舶市场迎来了不少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今年1至4月共承接了新造船订单1157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新订单中散货船不少。由于航运界供大于求的大格局并没有改  相似文献   

6.
最新订单     
《中国船检》2005,(7):54-54
日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麾下的江南造船(集团)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上船澄西有限公司等四家在沪造船企业,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一起,分别与来自挪威、意大利、希腊和丹麦的四家欧洲船东签订了10艘新船订单,新船总吨位达到116万吨,合同总金额达到45亿美元,创下了国内一次签约造船订单最多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李升江 《中国船检》2012,(2):65-66,122
2011年。新船成交量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全年预计成交7000万载重吨,较2010年下滑将近50%。2012年,随着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各主要预测机构纷纷调低各国经济增长率,全球新造船市场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8.
李赪 《中国船检》2010,(6):38-40,108
回顾世界新造船市场投资,可以看出世界航运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它不仅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与地缘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近来市场不断传出一些船东开始订造新船的消息。那么,这究竟是压低船价的烟雾弹,还是意味着船市抄底时机已经成熟呢?  相似文献   

9.
年初以来,LNG船市场加快复苏,已经有10多艘新船订单成交。仅4月份,三星重工就获得了6艘新船订单,还有希腊船东将大宇造船海洋的VLCC订单改成了LNG船。国内外研究机构纷纷看好当前的LNG船市场。今年1月份,LNG船市场上运力日趋紧张,租金继续快速上涨。13.5万~17万立方米之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世界造船业在市场规律和不确定因素中不断演化,船市出乎意料的大幅回升似乎打破了市场悲观论。但低迷的船价和造船成本持续上升又带来巨大压力。未来的市场走势仍然难以预测,但造船产业的内在规律继续推动着世界造船产业格局的演变,在激烈的博弈中造船国和造船企业走向各自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世界海运》2016,(3):1-7
2015年全球造船市场形势较为严峻,新船价格以及全球新船完工量、新船接单量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年内全球船东订单总量较去年有大幅缩减,现有订单中,以油船、集装箱船居多,散货船订单量明显减少。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中日韩三国错位竞争格局,年内韩国和日本造船业在主流船型领域与中国造船业展开激烈竞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全球造船市场整体需求仍然不足,主要造船企业寄希望于研发绿色、智能船型吸引或引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新造船市场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市场,在延续2003年和2004年呈现的空前兴旺态势,新船订造十分活跃,下半年则随着航运市场出现疲软迹象,船东对订购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缓了订购新船的速度,造船市场从高峰回落。从2005年7月份起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0%。与此同时,新船成交价也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近1O%,克拉克森船价指数从6月初的169点历史最高水平逐渐下跌至160点上下。因此,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06年造船市场面对航运景气度下降、美元走强、利率升高、油价居高不下等诸多市场不利因素,2006年的造船市场会继续调整。然而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造船.市场的实际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3.
秦琦 《中国船检》2014,(1):52-54
据LR数据库统计,2013年中国新造船市场接单前十位船厂分别是上海外高桥船厂、江苏扬子江船业、大连船舶重工、中船澄西船舶修造、青岛北海船舶重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扬州大洋造船、新时代造船、江苏韩通船舶重工等(详见表1)。相比2012年变动较大,两年来新船市场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由此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4.
安飞 《中国船检》2006,(2):40-43
2005年,船舶市场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战”。在那群情激愤的日子里,四部委联合展开了围剿低质量造船的行动,这一套高效组合拳曾一度让“滩涂造船”抱头鼠窜。可正当业内人士交口称赞之时,处在风口浪尖的船险业却仍在疾呼:严打低质船,还船险业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7,(3):8-14
2016年全球造船市场形势延续低位运行。年内全球新船价格、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船东订单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希腊等主要航运大国,船型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主。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中日韩三国错位竞争格局,年内韩国和日本造船业在主流船型领域与中国造船业展开激烈竞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17年全球造船市场整体需求仍然不足,主要造船企业寄希望于研发绿色、智能船型吸引或牵引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1月15日,VesselsValue联合ViaMar公布的最新季度性预测报告显示:2021年,市场将会迎来复苏,最近订单的增加使2023年超大型集装箱船(ULCV)的交付量达到近60万标箱。集装箱船市场迎来"订单潮"。2020年四季度,全球新造船市场成交54艘、65万TEU集装箱船,创5年来新高。这也让越来越多的航运公司开始抄底订造新船加快扩充运力,未来两年集装箱船市场有望出迎来一波数百艘的订单潮。  相似文献   

17.
Q1今年以来航运市场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挪威船王JohnFredrikse正大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打造项目,同时国内也有部分航运企业大手笔投资造新船.您认为这种逆势购船是非理性的投机行为,还是未雨绸缪? 张广钦 今年以来,船舶市场迎来了不少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今年1至4月共承接了新造船订单1157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新订单中散货船不少.由于航运界供大于求的大格局并没有改变,运价低迷,船东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多少改善,所以,我们判断,这一轮订船的浪潮就是奔着船价抄底而来.一部分是有经济实力的船东,趁机更新,寻求低廉而且性能指标符合高效率、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产品,以增强自己今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地有一部分是属于投机订船抄底.因为大家都看到船价已经降到了低点,再降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相似文献   

18.
赵博 《中国船检》2020,(2):37-40
当前,航运市场和造船市场处于行业低谷,一些船东和船企的收益或收获不如预期。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成为当务之急。2020年1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实施"限硫令"。而这一纸限令,着实也让航运企业的盈利空间变得比以前更加狭小了些。  相似文献   

19.
正金融危机已过去八年之久,全球造船业却依然风雨如晦:2016年,除豪华邮轮和矿砂船外,不论主流船型还是高技术船型都遭遇了市场的骤冷,无一幸免。而对于韩国来说,萎缩与衰落更成为韩国造船界难以言说的伤痛。自金融危机后持续承受的资金压力、国际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中国造船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使得韩国造船企业表现乏力,订单业绩低迷,整个2016年仅成交船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BDI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本赢利的集装箱业务也开始步入下滑轨道,不少航运企业亏损严重,生存压力骤增。但在“需求疲软、运力过剩、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上却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以至于造船市场出现逆市回暖。但在有关专家看来,短暂反弹不意味着船市好转,市场有可能反复,大部分船东只是结构调整性订船,船价大幅上涨的条件不存在,并且当前船价属于恢复性增长,整体仍处于历史底部。那么现在是造船的最好时机吗?本期航运圆桌请来业界相关代表进行探讨研判,以期倡导协调产业链各相关方利益,尽早步出运力过剩的泥沼。而要真正实现行业的复苏,则有待所有航运市场主体的共识与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