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9 毫秒
1.
诱增交通量的计算方法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按照“有无比较”的原则,采用重力模型思想,对诱增交通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从原理和实践中推导出诱增交通量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实际算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根据经济与交通之间的关系,提出价量比稳定假设,建立了诱增交通量经济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相关的函数模型,讨论了进行诱增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以公路诱增交通量的微观计算公式为前提,利用模糊聚类方法,评选出对计算诱增交通量贡献更大的诱增因子,降低因指标之间关系复杂而带来的分析难度.最后,结合新建的内蒙古赤峰市至辽宁省朝阳市高速公路某段的数据实例进行计算评选,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定性控制影响因子的修正幅度,对诱增交通量前期定量计算工作开始具有支持性与参考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经济与交通的互动关系,从反馈关系阐明加强项目诱增交通量分析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贵阳至惠水高速公路项目,对项目诱增交通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研究尝试预测考虑诱增交通量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明确了诱增交通量的定义,在阐述了诱增出行和诱增交通量的关系的基础上,以大连东北快速路为例,通过在传统的四阶段模型(交通生成、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中导入"可达性(accessibility)变量",建立具有反馈构造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通过计算最终得出由于新建东北快速路而产生约10.6%车公里的诱增交通量,证实了诱增交通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根据经济与交通之间的关系,提出价量比稳定假设,建立了诱增交通量经济预测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相关的函数模型,讨论了进行诱增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根据交通系统供给曲线的变化来研究诱增交通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情况,建立了定量计算这种影响的实用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诱增与转移交通量预测方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公路工程的路线交通诱增与转移量形成机理及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法诱增交通量预测模型及利用水运、铁路运输OD分配法预测转移交通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城市道路交通量总量控制预测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项目影响区作为一个大系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从整体上计算包含诱增交通量在内的总的交通量,然后按照考虑众多因素的比例法将其分配在各交通小区中,最后在区域交通网络中进行分配.从而获得拟建项目的远景交通量.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开县临江-四川宣汉公路开县段远景交通量预测:总交通量=趋势交通量 诱增交通量;趋势交通量预测:采用开县历年客、货车交通量与开县历年国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弹性系数法预测拖拉机及摩托车未来增长率及交通量;诱增交通量预测采用趋势交通量的4%~10%计。  相似文献   

11.
通道交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通道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完善和系统化,从整体预测思路的角度出发,提出远景交通量的组成,并分析各组成部分的产生机理,给出简便可行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正确预测通道交通量。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会释放潜在的交通需求,车辆减排的净效益与交通拥挤程 度密切相关.本文利用弹性系数的概念,提出一种考虑潜在交通需求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 对车辆减排的效益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取决于潜在交通需求与单车减 排效率间的平衡;对不同的污染物,车辆减排的净效益呈现不同的特征.此外,本文探究了 私车牌照拍卖政策及快速机动化背景对拥堵缓解后车辆减排的效益影响.最后,定性分析 了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策略对车辆减排的影响.研究成果对评估城市交通拥堵缓解的车辆 减排净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诱增交通量是交通需求预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规划. 为了探讨诱增交通量对于新建或改建道路影响情况,本文在明确了诱增交通量定义和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我国出行距离的因素,应用国外普遍采用的弹性系数法对全国各省市(1990年-2008年)数据进行诱增交通量分析,得到了全国及六个分区(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东北、西北)公路里程和出行距离之间的弹性系数0.16-0.51. 考虑时间作用,计算出延期一年、两年公路里程和出行距离之间的弹性系数0.22-0.54. 详尽的结果分析不仅证实了诱增交通量的存在,并为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诱增交通量的预测中,中国现有统计数据在精度和广度上的局限性,容易造成计算结果存在遗漏变量偏误和测量误差偏误;同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容易导致计算结果存在联立性问题。为克服这些问题,采用工具变量法中的三阶段最小二乘法探讨道路供给与交通需求之间的关系。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库数据,选择车辆出行距离、民用汽车拥有量和交通拥堵水平三个内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联立方程进行估计,并给出短期、长期弹性系数的求解方法。结果表明,道路建设会导致车辆出行距离增加,不能解决中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降低交通拥堵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地铁列车与路面交通振动对某科研机构实验室内精密仪器的影响,在该实验室内对交通环境振动响应进行了全天候连续测试监控.将不同交通工况下实验室振动响应与电镜安装的环境振动要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对控制室内振动响应作用明显,总的交通环境振动超过仪器安装对振动的要求,应采取必要的被动隔振措施.建议被动隔振平台的工作频率应小于4 Hz,且在5 Hz附近的隔振量不能低于5.5 dB.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我国未来年度的OD分布预测中的路网构成变化、区域经济布局变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等一些具有时变性和特殊性因素,采用在“四阶段法”运量预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三阶段法”进行高速铁路短期客运量预测。首先采用组合预测模型进行趋势运量预测,然后采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方式分担,最后采用弹性系数诱增模型进行诱增运量预测。以京沪高铁为例,采用“三阶段法”预测了2014年和2015年京沪高铁本线及跨线单向客流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实际交通系统时变复杂和变化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交通流量随机因素影响大、非线性强、规律性不明显的特征;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方法,将含有综合信息的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分量特征不同的时间序列,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各个分量分别进行预测,最后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尺度分析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比单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可用于交通流的实时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交通事故诱发趋势的链式原理,建立以人体思维短暂性缺失为主体的系统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思维短暂性缺失属于哲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综合范畴,建立适当的系统模型,从理论上对于思维短暂性缺失诱发交通事故进行分析。通过灾害链式理论的指导并从能量学角度的进一步升华,从环境、车辆、疲劳、违章通行等因素对交通事故诱发的链式过程进行分析,探寻交通事故的诱发过程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