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交通运输业是挑战,更是机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ITS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本文在总结分析我国ITS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智能化综合交通系统的ITS发展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作为世界交通发展趋势之一的ITS在我国取得了空前的进展.中国ITS框架已经有了雏形.ITS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示范工程已经启动.ITS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交通运输界和相关领域人士的认可,这些都为我国ITS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论述了随着ITS的发展,基于ITS的城市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一些典型国外先进的公交服务系统,并探讨了基于ITS的城市公交系统服务质量的发展,以及我国发展城市公交服务质量所面临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智能交通系统研发历程与动态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智能交通系统(ITS)进行了整体描述,回顾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ITS发展历程,并结合其研发动态对国外ITS研发特点做出评述。介绍了国外ITS未来的建设目标,指出发达国家已经不是将ITS仅仅看成解决交通拥堵的工具,而是将其看作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可选项,ITS的研发应注意与能源、出行权利以及交通安全的关系。最后,指出ITS发展需要实现真正的学科交叉和交融,并讨论了国内ITS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注重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交通系统的描述方法以及交通系统的状态表达和人的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ETC(电子收费)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业界提供了更多使用IIS的机会。考察发达国家的ITS建设,分析它们的ETC发展现势,将时中国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对中国实现总体碳达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测算 2000—2019 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水平,分析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构建拓展的 STIRPAT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在设置各主要影响因素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岭回归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并基于情景分析预测5种发展情景下交通运输业碳达峰情况。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将于2035年达到峰值12.35亿t;强化低碳情景、一般低碳情景、一般高碳情景及绝对高碳情景下,中国交通运输业将分别在2030年、2032 年、2040年及2043年达到峰值,峰值量分别为10.31亿,11.00亿,14.01亿,16.47亿t。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达到一般低碳或强化低碳情景,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尽早达峰。  相似文献   

7.
《交通标准化》2009,(10):109-109
展会时间:2009年9月20日-2009年10月1日 会展场馆:瑞典·斯德哥尔摩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8.
2001年,日本成立了先进的信息和通信网络社会战略总部(IT战略总部),由内阁总理大臣任总部长。IT战略总部领导国土交通省、警察厅、总务省以及经济产业省四个ITS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推进日本ITS的发展。此外,四个ITS相关政府部门还与ITS Japan(前VERTICS)和ITS标准化委员会合作,推动ITS的产  相似文献   

9.
《交通标准化》2009,(12):105-105
会展描述:近年来,通过参加历届智能交通(ITS)世界大会,业内人仁志士看到了世界各地最高端、最前沿、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了解了世界各地智能交通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状况,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努力推进中国ITS的发展,并使中国智能交通未来建设的发展方向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我国交通运输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信息化发展给我国交通运输业可能带来的变革,结合当前国际ITS发展的状况,论文介绍了我国政府在利用ITS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主要成就,包括机构、投资、标准化研究、示范工程等方面。在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论文就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对未来五年我国ITS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90年代,亿阳集团审时度势,把目光投向当时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智能交通领域,专门成立了亿阳集团北京智能交通研究院,开始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2005年,该研究院并入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ITS研究院(以下简称“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借助亿阳信通上市公司的优势,亿阳信通ITS研究院很快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09,(4):109-109
1月10日,“2009年中国智能交通(ITS)技术应用沙龙”在北京西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沙龙构筑了企业和政府问的对话及企业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深入探讨了当前形势下我国ITS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增强了企业战胜当前金融危机的信心。沙龙由中国ITS技术应用委员会主办,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科研所、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等单位的领导、ITS专家和企业家等60多人参加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加快ITS研究与开发,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奠定以信息技术为启动的赶超型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弥补与发达国家在ITS方面的差距,消除影响交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推动现代交通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智能运输系统过程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智能运输系统(ITS)一个结构复杂、变量维数多的复杂大系统,其运动过程的建模和优化计算将十分繁琐而困难.通常不能直接用一般的优化方法,必须对ITS过程进行分解、降低维数、简化目标函数等处理,便于优化计算,得到具体结果.文中就复杂的ITS过程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ITS过程优化的思想、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5.
GTM在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重栽交通十分普遍,由此而产生的对公路路面的破坏非常明显,研究适应重载交通的路面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用GTM法进行重载交通路面设计的思路与方法,值得探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支持ITS影响评价的交通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S影响评价是ITS应用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仿真模型在ITS影响评价中显示了突出的优点。然而大多数已有仿真模型并不适用于ITS影响评价,本研究对目前世界上近百个的重要仿真模型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筛选出比较适合进行ITS影响评价的仿真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总体评价。最后,指出了支持ITS影响评价的仿真模型还需要改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通过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将人、车、路等交通因素加以统一考虑。它在日本不仅被认为是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时更是一项促进交通行业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设施。通过发展和应用ITS技术,能够使道路交通更快捷、更安全、更具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日本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应用了ITS技术,且相当有效。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智能交通系统协会(ITS Canada)成立于1997年6月,其前身是“加拿大交通协会ITS分会”,该分会则于90年代早期在“研究与开发理事会”的支持下设立。  相似文献   

19.
韩思  韩文涛 《交通与运输》2007,23(B07):108-110
介绍了智能运输系统(ITS)概念及目前发展的状况,并根据中国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交通基础设施有三个紧迫需求:效率、安全和环保,ITS的总目标为:提高交通系统效率,更好保证道路安全,提升环境质量,完成多媒体超级走廊的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增强国家的电子和设备制造能力,现状和前景昭示着马来西亚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发展目标——“优质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