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型围填海工程前期策划是集市场需求、工程立项审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运营管理和效益评估等众多专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分析论证工作。以东莞长安新区围填海大型工程前期工作为例,从项目运作实际需求出发,梳理海洋部门管理政策和审批流程,提出在产业策划、城市规划、项目申报、立项报批、管理模式和生态化海岸规划等项目前期工作全流程运作层面的策划思路和推进路线,总结长安新区围填海工程前期工作的实操经验,探讨提升水运设计咨询单位一体化解决大型围填海工程前期工作问题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是落实海域法的重要保证,也是海洋管理部门对填海造地活动进行海域使用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浙江省苍南县江南海涂围垦工程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建设用海填海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为例,详细叙述了海域使用竣工测量的技术方法,希望能为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工作的实施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近,日本海洋开发建设协会提出七项开发海洋的宏大设想: 一、海面人工岛。用填海方法建一个面积700公顷的岛,岛上将修一个跑道长1500米的机场,另设休养地、产业、渔业和文化福利等设施。二、海上城。在离岸约40公里、水深约300米的洋上,建一座长5000米、宽1900米,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谨凯  于平 《中国水运》2008,8(1):214-215
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是资源有限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了人均水产品产量等15个指标建立了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产业结构等影响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通过海洋生态-资源-经济良性发展循环系统和恶性发展循环系统模型分析,得出在科技为动力和政策为保障的条件下整个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系统的运行机制,并提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海岛地理特征,选取填海工程的位置、规模、平面形状和组合方式4个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从水动力环境、防灾减灾、海洋生态格局与承载力以及工程经济等方面,对工程建设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探讨海岛开发中填海工程合理规划与布局的具体方法,为我国海岛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澳门机场围填海工程束窄了连接九澳湾和澳门水道的连接水道,工程周边的水动力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CJK3D模型建立了澳门海域的潮流动力数值模型,模拟了澳门机场围填海工程前后九澳湾潮流变化,从潮流特征、水体交换周期等方面探讨九澳湾潮流动力及水体交换能力对围填海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澳门机场围填海工程不会导致澳门水域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经济需求、土地资源紧缺加上沿海地区大量可供围垦的滩涂,掀起了数次围填海热潮,给附近海域的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潮差越大的海域对围填海响应也越显著。强潮多汊道海湾主要受潮流控制,以一定的自我调节响应围填海带来的岸线变动、滩涂减少等变化,一旦围填海强度超过其自身调节能力,潮汐汊道将有消亡危险。三门湾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式强潮多汊道海湾,湾内多级港汊深嵌内陆并与大面积舌状潮滩相间排列,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大大减少了三门湾潮容量,改变了湾内的水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差分ADI方法建立曹妃甸海域平面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曹妃甸工业区围填海工程前后曹妃甸海域的潮流场的模拟,得出工程前后周边海域的潮流特征,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曹妃甸海域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曹妃甸工业区围填海工程的实施对甸头、老龙沟及港区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吞吐量前100名港口中有83个位于沿海地区,沿海港口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地位重要、不可替代。考虑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适宜建港的天然优良海岸线资源稀缺,大部分港口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弥补水深、泥沙淤积、风浪掩护的不足,通过正常用海和必要围填海形成深水岸线资源,是保障沿海港口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要求。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发布后,港口围填海实行“一刀切”,直接导致了港口规划环评要求全部取消新增围填海,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极其缓慢,沿海港口新建项目基本停滞等诸多问题,港口建设与发展已呈现出“停摆”的征兆,亟待重点关注并研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外海岛礁大型围填海工程规模大、风浪大、地质条件复杂、用地需求紧迫的特点,开展了围填海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围填海工程,在分析工程规模、水文特征、地质条件及工期需求等基础上,归纳总结围堤、防渗、开山、围垦及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爆破挤淤、防渗、快速成陆、沉降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并结合已实施工程,验证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效果。研究成果为外海岛礁大型围填海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曹妃甸海域平面二维悬沙输移扩散和床面冲淤变化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了2005年和2013年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对海床冲淤环境的影响,得出曹妃甸海域的海床年冲淤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05~2013年9年间曹妃甸围填海工程实施后海域仍呈现整体冲刷趋势,北部近岸海域及围填海形成的港池则呈淤积态势,海床冲淤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刘速  顾宽海  孙龙 《港工技术》2023,(1):105-110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海洋的生态保护,可海洋生态常受到围填海工程用海面积、施工工艺等影响。本文以某机场围填海预留水道工程为例,通过对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环保要求、使用条件等多方面分析,以及对周边环境水体交换的数值模拟,指出原技术方案的不足,并提出在满足工程陆域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将水道增加18.75%宽度和水道护岸施工方案由“先填后挖”的封闭式施工工艺改为开放式施工工艺。结果表明:生态优先的条件下,优化后的水道技术方案不仅有效保障了湾内水体交换及污染物扩散,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实施对潮间带生物、游泳动物等周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更优,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主体结构稳定性,围填海工程施工期需对基底土层进行处理,而淤泥层的处理则是施工期的难点。传统的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法等施工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但适用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目前港口工程施工界对围填海的基础处理还处于"按项目情况确定"的阶段。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对围填海工程施工期淤泥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同行一期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国家经济和近海渔业养殖技术的发展,围填海已成为缓解土地资源和渔业养殖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采用历史回顾和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水文动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填海工程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造成附近海域水交换率下降、纳潮量降低等问题,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多于其积极影响,且长期效应不可预计。  相似文献   

15.
孙明 《港口科技》2023,(1):14-21+33
为加快推进上海港洋山港区建设,结合小洋山港口公共设施及资源综合利用区围填海工程,在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波浪、LNG管线保护、地基处理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围填海工程设计方案。围堤采用底宽53 m冲灌袋装砂堤芯和200~1 000 kg抛石斜坡堤设计,可以有效保证安全稳定性,确保用海红线;结合近远期建设开发情况,适当缩减堤身尺寸,以减小地基压力。通过分析施工难点,在外侧抛石至+4.5 m、砂垫层铺设至+4.0 m后,采用陆上结合水上塑料排水板方法进行围堤地基固结,可有效节约施工工期。在施工中采用多块分层分区吹填的方法,与围堤袋装砂冲灌作业平行交替施工,从而提高吹填作业效率。通过加强施工船舶和车辆管理,落实承载力、水平位移监测和LNG管线保护等措施,多措并举推进围填海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杜鑫  陈君 《中国水运》2010,(12):40-41
沿海港口经济发展是江苏省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功能区划是港口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重要举措。文中在研究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沿海港口资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港口开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通过探索更有效的港口规划和发展模式、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临港产业、扩大腹地范围、提供优惠政策、强化岸线管理、节约利用岸线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港口功能等措施来促进江苏沿海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葛蓉  杨宏兵 《水运工程》2017,(S1):57-60
围填海工程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周边海域滩槽形态、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以通州湾港区起步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潮流数学模型,模拟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形态。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两套不同围填海开发方案对工程区域滩面的冲淤影响。从整体上看,两套方案对工程周边海域的海底冲淤产生明显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衡。基于目前的模拟结果,先期实施离岸式的二港池更有利于维持小庙洪水道的畅通以及滩涂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惠萍 《中国水运》2006,6(12):192-194
充分利用福建船艇工业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发展游艇产业,将是福建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9.
海洋——人类共同的遗产;海洋——地球生命的摇篮,人类未来的希望;海洋——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 热爱海洋就是热爱人类自身,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未来;迎接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开发海洋国土,建设海上强国;热爱海洋,关注海洋,做21世纪——海洋开发世纪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DCM工艺作为免挖式的填海工艺,可有效增强海床以下污泥的硬度,形成稳固的地基便于上部海堤及填海拓地工程的进行,将填海工程对海洋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将通过对国内首艘重型DCM船"DCOC-1"在香港机场项目的应用为实例,对船舶在海底深层土体的处理工艺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成果,为DCM工程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