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输经理世界》2009,(1):82-82
新中国成立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用的贷车(时称卡车)基本全是长头车。进入上世纪80年代,西欧和日本卡车的平头风潮开始影响我国。由于日本平头贷车的外形设计风格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又兼具视野开阔、操控灵活等优点,也成为我国国内贷车制造厂家研发新一代卡车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何莹 《综合运输》2001,(5):28-29,27
<正>一、国外铁路旅客运输的发展特点1.铁路旅客运输步入高速时代世界铁路的客运提速和高速化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64年以前,基本上为传统模式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列车速度提高的步幅不大。据统计,1948~1962年间,世界各国铁路旅客列车的技术速度仅增加12公里/小时,增长最快的是法国铁路,增加25公里/小时,1962年达到104公里/小时。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开通和成功运营,把旅客列车的最高速度推上了新台阶,达到210公里/小时,使铁路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由此铁路进入了高速化发展的阶段。80~90年代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相继建成各具特点的高速铁路。  相似文献   

3.
日本高速铁路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强 《综合运输》2006,(3):85-90
一、考察基本情况 应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邀请,我于2006年1月15~18日,对日本铁路进行了考察。其间会见了日本国土交通省铁道局梅田局长,参观了东京站、博多站、JR东日本新干线东京调度所,乘坐了东京至博多500系新干线列车、添乘了九州新干线800系动车组,参观了博多动车段、川崎重工,兵库工厂。  相似文献   

4.
与铁路的那场激战,可以说是浙江新干线快速客运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新干线")在客运市场上的一次亮剑. 2007年4月,咄咄逼人的铁路提速,班次加密的竞争架势,使铁路主干线客运能力增加18%,道路客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企业们开始思考出路,寻找破题出口.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对民航客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我国民航与高铁的特点,定性分析了高铁对民航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在分析国内不同距离航段客运市场现状基础上,从旅客出行选择的角度量化分析了高铁对民航国内客运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钟牧原 《综合运输》2023,(6):137-142+174
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民航运输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虽后续国内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国外疫情的泛滥,以至于2021年国内各地疫情的点状爆发,对民航客运生产仍持续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鉴于民航客运生产与市场环境紧密相关,且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预判,疫情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为了让民航客运生产运营单位在未来能够科学地评价有疫情存在的特殊市场需求,以及合理地规划和安排航班生产,本文提出一种遗传优化算法(GA)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的预测模型。实例应用的结果表明,GA-BPN模型相比传统BPN模型降低具备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未来民航的生产规划提供一定程度科学地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的概念产生于德国,是指具有高加速和高减速性能及对列车运行进行自动控制,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率先实现了最高速度210公里/小时的商业运行,标志着高速铁路技术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并掀起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高潮。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借鉴日本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陆续建成了自己的高速铁路。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最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工具,适应了交通、环境、能源开发的要求,为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各国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出行方式,高铁正在成为大众出行的首选。本文从高铁发展对综合客运结构影响的角度入手,依据参加交通运输部专题调研获取的数据,深入分析了高铁对公路营业性客运、民航客运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铁对并行公路客运班线带来了巨大冲击,很多线路出现停运;对并行的中短距离(1000km以内)民航客运影响较大,部分航线也出现了停运,但对长距离(1000km以上)民航客运影响相对有限,民航在长距离出行领域仍具备较大优势。最后,提出了3条措施建议,以便为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起,铁道部组织专家、学者就中国发展高速铁路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中国应加快发展高速铁路、发展高速铁路应从京沪线起步并率先修沪宁段和京津段等观点。一、提速铁路技术模式的比较1、既有线提速实践表明,铁路提速是吸引旅客的有效措施,其效益十分显著。日本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开通后,在与民航运输的竞争中,招揽了大批旅客,致使民航班次减少。欧洲一些国家铁路提速后,客运量也明显增加。中国铁路的五次大提速,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就目前的铁路条件,即使对线路进行一系列的改造,提速的幅度也…  相似文献   

10.
顾民  潘亮 《综合运输》2021,(2):59-65
本文对高铁客运枢纽区域内步行交通的影响范围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在站城融合理念下,步行交通是高铁客运枢纽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利用开源数据,对比我国京沪高铁沿线与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以及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东京站、名古屋站,分析枢纽步行交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站城融合背景下枢纽步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重点和指标体系,为高铁客运枢纽实现站城融合、建立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形势——不容乐观的道路客运市场 随着铁路客运迅猛扩张,在新一轮公铁竞争加剧的形势下,笔者所在地区的杭甬、杭宁高铁及杭州火车东站综合枢纽2013年同时投入运营,给浙江省道路运输龙头企业——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的杭州-宁波、杭州-温州、杭州-南京及沿线客运班线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民航运输平民化、公交一体化及私家车猛增造成客源分流,非法营运临时上客点、黄牛拉客、非法长途汽车售票点的大量存在,也使道路客运企业客运班线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拉开帷幕,铁路、民航憧憬着可以预期的春运盛宴。铁路的一票难求,民航客票的水涨船高,牵动着干百万中国人的心,吸引着全社会的关注目光。  相似文献   

13.
陈忠富 《综合运输》2006,(10):66-68
成渝客运的市场化,一是说几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市场化,就是说铁路、民航、公路客运三种运输方式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自己的份额,不是由政府来指定划分;铁路、航空和公路运营商如何分割这个客运市场,最终将取决于乘客的选择。二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内也是充满了市场竞争的色彩,如成渝客运这三种运输方式基本上都是市场在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常艳颖 《综合运输》2002,(11):36-37
一、德铁客运营销的特点德铁客运市场份额在改革前一直呈下滑的趋势,到1993年时已由50年代的36%下降为7%。德铁为了把旅客吸引回铁路上,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客运产品高速化德铁客运的竞争对手是私人小汽车和民航。铁路为了留住和吸引旅客,主要采取了提高列车速度、缩短旅行时间的营销手段,陆续开行IC城间特快列车和ICE城间高速列车,满足了旅客快节奏的运输需求。2、列车运行节拍化为使提速后的客运产品更具竞争力,更方便旅客记忆和乘坐,德铁在列车运行时间上采用节拍式运行。在IC城间特快列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港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主管部门和港口要从几方面着手。科学预测港口吞吐量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经济发展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如日本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处于重化工发展的高速期,也是港口快速发展期,港口吞吐量从5亿吨左右迅速上升到30多亿吨。在重化工业布局完成后, 即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经济虽然仍在发展,但港口吞吐量一直徘徊在30 亿吨。欧洲的几个火港如鹿特丹港、安特卫  相似文献   

16.
振莲 《运输经理世界》2013,(10):121-121
卡车从来都是硬汉的浪漫。无论是Transformer电影中的擎天柱、剽悍的美国高速公路霸主Peterbilt389牵引卡车头,还是上世纪70年代日本风靡一时的系列电影《卡车野郎》中全身装满霓虹灯泡华丽度破表的暴走卡车(dekotora),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客运管理的内容和任务较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客运管理首要解决的是解放和发展客运生产力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并据此制定了“几个一起上”的政策。而现在,客运业已初步完成了量的原始积累,运力和运量已实现相对平衡甚至局部过剩,主要矛盾不再是供需之间的矛盾,而是客运业本身的优化整合,以及客运业同整个交通乃至社会经济之间的结构适应性矛盾。因此,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道路客运大力发展和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转轨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在道路客运行业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那么,什么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呢?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  相似文献   

19.
瞬息万变的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让正逢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客运行业遭遇”围城”。曾几何时.公路客运作为我国客运市场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铁的崛起、民航的平民化、私家车的普及,再加上无处不在的行业内部竞争.让公路客运举步维艰.主力地位逐渐下降.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发展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速铁路发展概况1.世界高速铁路方兴未艾高速铁路的概念产生于德国,而日本则是二战后发展高速铁路的先驱。1964年,日本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550公里的东海道新干线的正式开通,掀起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高潮。高速铁路作为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30多年来,国外高速铁路在与航空和高速公路的竞争中,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高速铁路方兴未艾。作为修建高速铁路最早的国家,日本在本世纪将高速铁路总长度从目前的2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形成以东京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