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根据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压电力系统的特点及电站容量的配置,从技术性和经济性方面阐述电压等级选择的依据。介绍20000TEU中压配电网络架构、功率管理系统控制功能、中性点接地保护方式和继电保护系统保护功能。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岛"型结构,提出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区域化分布式供电和交叉供电的方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中压配电网络架构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为今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电力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和安全管理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所呈现的特点,结合以往的管理实践,从超大型船舶发生的事故、船舶特点、操纵特性、设备的操作和人员配置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为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20.5万吨散货船轴带发电机系统为例,从轴带发电机系统工作原理、布置设计、节能比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以新旧两种配置模式进行了对比,为其他大型远洋船舶动力电站的选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其他种类的船舶,集装箱船受风、流的影响更为显著,而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其靠离泊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大型集装箱船在受风、流影响下的安全靠离泊,本文基于船舶在靠离泊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拖轮配置的研究,得出超大型集装箱船靠离泊拖轮配置的计算方法,并以一艘最大载箱量为19273TEU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为计算对象,确定其拖轮配置,与实际拖轮配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为确定安全的拖轮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汪锦东 《广东造船》2011,(4):47-50,40
集装箱船市场已于今年明显回暖,但集中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集装箱船的大型化以其规模效应的优势也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主要从推进方案的初步设计以及电站和配电方面的设计等方面描述万箱级集装箱船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海建  李永鹏 《江苏船舶》2021,38(6):33-35,42
为了提高大型集装箱船冷藏集装箱配电的连续性和系统冗余性,以国内某首制2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分区配电网络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根据其设计理念、网络构成、各节点设备配置情况,在船舶电站配电系统搭建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船内局部供电中断导致大量冷藏集装箱不能正常工作的风险;同时针对馈电屏内断路器的框架值决定这一电气设计难点,结合正态分布数学模型,使得单路断路器能在99.9%以上的场合为所有冷藏集装箱提供电力,实现合理选型.通过船东实船营运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实用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孟京津 《港工技术》2021,(2):116-116
CMACGM集团庆祝了世界上目前最大的LNG驱动的集装箱船的正式委托生产。这艘载货量23000TEU的集装箱船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艘LNG驱动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该船采用了一系列设计改进,以优化其水动力性能,螺旋桨和方向舵还采用了新技术进行设计以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8.
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设计发展经历了由高速到降速、由窄体到宽体、由低载重量到高载箱量等一系列变化。通过对典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船型数据分析,得到适用于超大型集装箱船载重量的设计及评价方法,为提升超大型集装箱船研发设计工作的快速性和前瞻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船舶》2017,(6)
<正>昨天,法国达飞轮船正式确认前期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订造的9艘22 000箱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全面采用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该船型基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方案,是LNG动力超大箱船订造方面的率先示范,这标志着超大型集装箱船进入LNG动力"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布置进行多方案设计对比分析.以某万箱船为例,对比了8种不同结构布置方案,确定了货舱区结构设计、横舱壁支撑系统、设计静水弯矩、纵骨型材选择以及货舱内装载高箱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趋势日益明显。MARIC积极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在2013年成功获得了18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实船设计任务。并以此船为实例阐述了集装箱船超大型化后给结构设计带来的挑战。介绍了一种利用全船有限元直接加载规范载荷校核合成应力的计算方法,通过加集中力来拟合船体梁所受到的弯矩、扭矩包络线。与薄壁梁理论相比,该方法的合成应力计算结果更精确,有利于优化设计。在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舱段有限元与全船有限元分析中,规范的垂向波浪弯矩值往往比实际值小,这时需要采用直接载荷预报的垂向波浪弯矩值进行分析。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航速较高,显著的艏部外飘,并且一阶固有频率比常规船型低,容易引起颤振(whipping)和弹振(springing)。应用水弹性分析,探讨了颤振和弹振对于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的极限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国内设计的第一艘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凤"--16888m3的设计思路,重点介绍了本船的总体性能、主要参数、疏浚系统、一拖三复合驱动的动力配置,适应复合驱动的双轴发作为主电站的电站配置系统等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以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船螺旋桨设计研究为基础,介绍超大型集装箱船螺旋桨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设计思路。给出了两个方案设计桨的参数及桨模敞水试验、空泡试验结果,并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超大型集装箱船螺旋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708研究所开发的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为依托平台,简要介绍了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结构关键技术设计,如典型中剖面的设计和优化、波浪载荷预报、全船有限元扭转强度分析、振动和噪声分析等,希冀为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实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对绞吸挖泥船的要求不断提升,绞吸挖泥船正在向总装机功率超大型化、强挖掘能力、高疏浚性能、智能自动化、节能和环保方向发展,结合国内外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新一代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的船舶首尾方向、船型、主尺度、动力配置、疏浚设备配置、船舶主要功能和总布置等设计要点进行论证分析,形成了超大型绞吸式挖泥船船型论证分析的总体思路和设计方案,为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 000TEU集装箱船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绿色环保节能的超大型集装箱船。从项目开发背景、主尺度、节能环保、结构安全等主要方面介绍该船的设计特点,同时提供了典型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为同型船的开发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傅晓红 《上海造船》2017,33(2):35-39
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发展,传统的AC220V低压配电网络已不能满足船舶大型化带来的用电需求。针对低压配电系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电压降问题,对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根据超大型集装箱船“双岛”船型布局的特点提出一种分布式低压配电网络架构。对传统式和分布式2种低压配电网络架构进行对比分析,在减小电缆压降、缓解电缆通道拥堵和降低人工成本方面进行计算与分析。经实船验证,分布式低压配电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压降和电缆通道拥堵等问题。分布式系统是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的一种有效尝试,可为今后超大型集装箱船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UR S11A、S33和S34等IACS一系列针对集装箱船统一要求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设计的影响,以MARIC在2015年设计的20 000 TEU集装箱船和21 000 TEU集装箱船为例,分别讨论URS33、URS11A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设计的影响,并从船体梁总纵强度、船体梁刚度、剪切强度、屈曲强度等方面对比URS11A和URS11要求的区别及在结构重量上造成的影响,讨论URS34对舱段有限元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要求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引言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在发船开发方面,通过30万吨VLCC、30万吨FPSO、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开发,解决了大型船舶设计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利用CFD技术对超大型集装箱船、油船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和优化,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高效低激振螺旋设计技术、超大开口结构设计技术、船体非线性波浪载荷预报、全船结构强度及首部外飘结构砰击强度分析方法、基于全寿命周期安全性设计方法应用(结构晃荡、极限强度、砰击、碰撞及振动进行了评估),实现了经济、安全、环保的目标,并开展了国家重大专项LNG船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在民船开发方面.通过30万吨VLCC、30万吨FPSO、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开发,解决了大型船舶设计的核心关键技术,如利用CFD技术对超大型集装箱船、油船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数值预报和优化,在超大型集装箱船高效低激振螺旋桨设计技术、超大开口结构设计技术、船体非线性波浪载荷预报、全船结构强度及首部外飘结构砰击强度分析方法、基于全寿命周期安全性设计方法应用(结构晃荡、极限强度、疲劳强度、砰击、碰撞及振动进行了评估).实现了经济、安全、环保的目标.并开展了国家重大专项LNG船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