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韩海军 《中国水运》2014,(7):186-187
隧道施工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它涉及到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自然环境和工程地质等多种因素,隧道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生在施工期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地下水流失、洞口水土流失与植被破坏、隧道弃渣。文中针对隧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洞口水土流失、地下水流失以及隧道弃渣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隧道施工的环境保护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株洲航电枢纽所处河段在枢纽施工期和使用期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的研究,掌握了枢纽河段水流泥沙运动规律,针对其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工程对策,可供类似的低水头航电枢纽设计、施工、维护和使用等参考。  相似文献   

3.
右江鱼梁枢纽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枢纽施工期的通航问题是施工总体战略布置、总工期和总造价的关键性课题,它影响着施工布置、工程量及工期安排。右江鱼梁枢纽利用缩窄的河床通航来解决一期施工期的通航问题,文中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自航遥控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右江鱼梁枢纽一期工程施工期设计方案的通航水流条件,对设计方案下影响通航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了一些改善水流条件的工程措施,基本解决了一期工程施工期的通航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江雅口航运枢纽为通航河流枢纽,工程施工期应妥善处理船舶通航问题。结合工程分期施工的方案,提出对应的通航方案,施工一期采用疏挖后的束窄河道作为临时航道通航,避免断航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二期采用已建船闸通航,实现临时通航与永久建筑物的结合。针对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问题,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各流量工况下的水流流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两阶段施工期的通航水流流速均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5.
抽水蓄能电站一般多修建在山区,水库上、下库的土石方开挖量大,相应的弃渣量也大,对工程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进行专题研究。本文结合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工程设计方案,对下库的弃渣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抽水蓄能电站在弃渣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弃渣区对流域行洪安全的影响、以及弃渣区道路规划设计和土地复垦等,并结合后期实施阶段的弃渣实施方案,提出了笔者一些看法,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弃渣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老木孔航电枢纽是岷江干流下游乐山—宜宾162 km河段近期开发4个航电梯级中的第1级,其施工期的通航条件将直接关系到岷江乐山—宜宾段大件船舶运输。为保障施工期岷江航道畅通,施工一期采用左岸扩挖明渠临时航道通航。采用水工物理模型试验与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施工一期第1个枯水期三江村左汊通航期枢纽坝区通航方案及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左岸扩挖明渠疏浚、明渠进口段布置、明渠下游出口及连接段布置推荐方案,以及相应的通航水流条件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老木孔枢纽施工期坝区推荐布置方案通航水流条件良好,获得的最小和最大通航流量满足施工期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7.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是一座以航运为主、航电结合的大(2)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施工期通航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能否满足大件船舶安全畅通的运输要求,意义重大。根据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模型试验成果,分析了各施工导流期的通航水流条件,并针对施工通航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二、三期围堰区段流速超标、流态较差、通航流量较低等相关问题,提出了改善施工期通航水流条件、提高通航流量的综合性工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本枢纽工程施工期的通航问题,其研究成果可作为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施工期不允许断航,枢纽布置紧凑,洪水流量大,度汛任务重,施工导流采用分期围堰导流方式,共分为3期工程。结合现场情况,二期一汛同时施工发电厂房和船闸,导流及度汛优化设计对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二期一汛新增船闸土石围堰并优化后续施工导流程序,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试验验证,优化设计是可行的。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度汛工作,制定综合性度汛措施,有效地保证工程建设的度汛安全。  相似文献   

9.
原枢纽改扩建船闸实施前,应重点分析改扩建船闸对原枢纽大坝安全影响,确保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大坝安全。本文依托湘祁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研究新建二线船闸对大坝安全的影响和防范措施,为其他航道工程管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运行期间维护大坝安全方面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0.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第3期导流期间利用右岸船闸临时通航,由于上游蓄水位相对较低,汛期大流量条件下船闸上游引航道口门区与连接段水域存在较大的通航风险。为确保施工期通航安全,结合枢纽施工导流及通航模型试验结果,开展了最低蓄水位下船闸上游通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并提出优化上引航道左导墙结构形式、降低鸡公嘴开挖高程以及抛填深沱等工程措施。结果表明,上游通航水流条件明显改善,可满足施工期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traditional ownership, control, and use of coral reef habitats in the U.S.‐affiliated islands in the Pacific have declined, exposing them to increased construction for plantation, transportation, military, urban, aquaculture, fisheries, mineral, and resort development. Dredging, fill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in coral reef and related ecosystems are expected to continue at high levels. Collectively, these activities have resulted in major adverse ecological impacts, many of which can be avoided or reduced to minor levels. Improvements in the design, sit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oastal project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early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objectives. Ecological baseline survey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 regulatory conditions; guidelines and standards during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post‐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long‐range research,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among the most useful of the environmental tools to describe reefs and to identify measures to reduce or avoid adverse impacts on coral reefs.  相似文献   

12.
海洋生态系统及海岸工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形成了以实验观测为基础、建立生态模型的方法。文章对已有的海洋生态模型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初级生产力模型是纯生态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物理生化作用的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将是未来海洋生态研究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我国大规模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影响,而相关的生态影响预测模型研究较少,为有效预测评价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海岸工程建设对近岸海洋生态影响预测模型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液体危险品码头改造中上部结构建设施工速度慢、施工质量难控制、施工安全风险高、经济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模块化管廊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首次将该结构应用于液体危险品码头改造中,提炼出模块化管廊结构设计与装配化施工过程中的尺寸控制、限位措施以及检测和纠偏措施等关键技术,并结合BIM技术进行施工过程管理。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应用可大幅缩短工期,减小施工期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大大减小对已建码头营运影响,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港口施工可能会导致陆地、潮间带及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文章对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的定量计算,对于评估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应采取妥善安排施工时间、合理选址施工场地、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持续开展跟踪监测等措施,可使施工期生态影响大大缓解。  相似文献   

15.
疏浚是川江航道治理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长期以来,川江航道治理产生的疏浚土未进行有益利用,简单粗放的疏浚土处理方式不仅造成泥土资源的浪费,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分析川江航道疏浚土来源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探索疏浚土改善环境和工程利用的2种途径,提出表层砂卵石疏浚土上岸作为建筑材料、底层砂卵石及块石疏浚土构建生态涵养区的利用方案,获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生态效果,可为类似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利用及内河生态航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华  田倩  赵海涛 《水运工程》2018,(1):152-159
针对船闸大体积、异型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期开裂问题,依托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模拟评估氧化镁膨胀剂及外保温措施对结构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和开裂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对实体结构温度、变形的监测,评估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氧化镁膨胀剂是降低船闸结构混凝土施工期收缩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冬季较低的浇筑温度下,掺加氧化镁膨胀剂并配合一定保温措施,可同时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和中心的开裂风险。氧化镁膨胀剂的掺入基本不会影响船闸混凝土的温度历程,但能够降低闸室边墙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的收缩50×10~(-6)~70×10(-6),降低闸首廊道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收缩40×10~(-6)以上,显著提升船闸混凝土施工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17.
郑龙  龚煌  卢超 《水运工程》2020,(4):53-58
针对传统重力式方块码头存在预制混凝土工程量大、水下施工困难的问题,依托巴拿马港口工程实例,对码头结构形式进行优化,借鉴格宾网箱石笼在内河码头应用的理念,研发一种新型钢框架重力式码头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结构形式新颖、受力明确,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工程量和施工工序,提高水下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此码头结构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先孟 《水运工程》2005,(12):91-92,96
结合福州港万吨级油码头工程施工情况,探讨水冲沉桩施工工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朋 《水运工程》2017,(S1):29-32
以腰沙一、二期通道工程为例,从项目对周边环境、工程的影响出发,就施工期的施工方案、固废处理、生物保护,营运期的相关影响等提出一系列优化措施,将环境危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内海岸侵蚀现状严峻的问题,对保滩护岸的主要内容及现有的保滩护岸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常用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对现有保滩护岸中的应用模式进行总结。通过多方面对比,发现生态措施能够弥补传统工程措施的不足,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形成保滩护岸的柔性屏障,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措施在保滩护岸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