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重复过程,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优势,就要不断审视自己和竞争对手,不断学习和创新,不断培育、维护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相关基本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入世后培育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性,针对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中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培育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中人将转变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及应用,已经成为单位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意义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空前加快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供电企业正面临各方面的冲击,供电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必须保持强劲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因此,供电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制定人力资源长期规划、重视人力资源培训、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薪酬福利制度,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而言,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变得十分重要。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薪酬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剂,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是企业能够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够长久保持竞争的源泉,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高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引起了企业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价格角度划分,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可以将竞争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1]。本文主要对非价格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进行阐述、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盾构制造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馈  杨延栋 《隧道建设》2017,37(3):276-284
中国盾构技术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技术体系。首先,从回顾中国盾构技术的黎明期、技术创新期、跨越发展期3个历史时期入手,重点介绍在跨越发展期所涌现出的几家代表性盾构设计制造企业及其业绩与技术优势;其次,从异形盾构技术、新型驱动技术、刀盘刀具修复技术、快速出碴技术等方面阐述中国盾构技术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中国盾构将朝着挑战极限、性能优越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模块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系统科学的对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估,让企业认识到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原则,并分析了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核心竞争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汽车节能减排水平的背后,其实是在衡量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美国汽车业为何衰退?我最近向欧盟汽车协会的专家请教,他用了大量的数据来对比欧盟国家汽车产业和美国汽车产业在竞争力的核心环节方面的差异,这个核心环节的差异在于节能减排的技术。他分析的结果是美国汽车产业的衰落不完全在于大企业病及成本高这些问题,而在于没有进行技术转型,没有抓住转型中带来的技术发展的机会,进而形成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不断进行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文章从新的视角审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对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技术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地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彻底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地方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体系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地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谭永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09-310,323,25,26
建筑行业经济风险高,市场竞争激烈、工料机价格涨落、不可预测因素导致成本超支等多种原因,容易引起各类合同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诚信经营和持续发展。解决合同纠纷的关键在于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履约能力。该文就建筑企业普遍的合同管理薄弱环节提出解决方法,为提高合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东 《隧道建设》2011,31(1):76-81
以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双线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针对施工中的重难点,总结分析该盾构隧道的选型、进洞加固、掘进参数控制、泥水处理、进仓换刀等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结果:1)对掘进参数及刀盘刀具配置进行了优化改造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施工参数及刀具配置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刀盘刀具磨损,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保了施工安全。2)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施工过程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沉降监测,及时进行反馈,确保了施工安全。3)较好地解决了砂卵石地层中带压换刀技术的气密性难题,最大限度减小了对周边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复打空心桩替代常规竖井带压进仓技术,克服了带压进仓动火作业的风险。4)采用大合金块的刀具设置,增强了切刀及周边刮刀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滚刀作为先行刀有效地松动了地层,减少了刀具的非正常损坏,确保掘进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浅谈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修本 《隧道建设》2007,27(5):95-97
从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了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施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晓宇 《隧道建设》2007,27(2):102-104
结合施工企业经营投标经验,对施工企业的经营投标工作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经营方针、方法、策略、战略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完善经营投标管理体制,培养提高经营投标人员素质,动态管理,建立投标项目责任人员负责制,刚性项目履约”等经营管理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量质统一”的经营方针;“长期培育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经营方法;“细分市场,差异化、合作化经营”的经营策略;“文化经营、品牌经营”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才状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健 《隧道建设》2008,28(4):511-513
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提高对人力的管理水平。结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从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探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对人才状况进行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彭光火 《路基工程》2020,(5):222-227
以广州地铁18号线番南中间风井—番南1号盾构井区间下穿蔡二村为例,采用Peck公式分析了盾构施工对建筑物和地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了合理的沉降控制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双线盾构下穿后,地表会出现明显的双沉降槽变形趋势;通过合理选择掘进参数和注浆加固方案,可使地表和建筑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7.
雷宏亮 《隧道建设》2008,28(6):742-745
  阐述目前国家安全生产形势及政府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负责制”的相关要求,分析落实以“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指出建筑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级领导、各系统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内容、方法及考核建议,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卫社 《隧道建设》2016,36(10):1196-1201
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难题一直考验着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业界为此付出的代价频现报端。文章以发展的眼光,梳理了国内盾构在软硬不均地层施工的曲折历程。从什么是软硬不均地层、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施工所面临的问题、软硬不均地层为什么易发生掌子面坍塌入手,引出了国内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发展,详细阐述了深孔爆破预破碎方案对盾构施工所带来的次生危害,提出了新形势下软硬不均地层盾构技术的思考。主要结论如下: 以盾构装备技术发展实现软硬不均地层顺利掘进,而不再进行预处理,符合科技进步规律与社会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9.
北京直径线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的盾构始发、盾构穿越护城河及下穿宣武门地铁站等施工实践,介绍在砂卵石地质条件下利用盾构法修建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明胜  徐军哲  倪冰玉 《隧道建设》2007,27(6):52-56,6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盾构施工在地铁隧道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和应用,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广州地铁四号线小新区间穿越新造海(510m)隧道的关键性施工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实施,对以后类似过江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