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接缝少、不易出现病害和设计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降低造价、连续施工,提出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概念。通过对斜张法双向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设计参数的研究,提出了预应力值大小计算方法、斜向无黏结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法及U型板的设计方法,并针对试验路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
滑动层是预应力砼路面重要的结构组成.设置滑动层会对预应力砼路面板内的有效预压应力、温度应力及板端位移产生较大影响.文中介绍了预应力砼路面滑动层的结构形式,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分析了滑动层对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滑动层设置能减小路面板与基层间的约束,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试验路的材料选择、基层顶面处理、纵向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具张拉、浇筑等工序,并对施工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结合105国道广州市番禺区钟村段试验路的改造工程实际,介绍了旧路评价方法和拓宽技术,并对旧水泥砼板的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该试验路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旧路改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来来对北京地区旧路改建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介绍北京地区的一些重要公路改建的路基横断面,以及平面,纵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又根据旧路路面状况,提出几种旧路补强的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做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尹德清 《国外公路》1999,19(6):16-20
为分析水泥混凝土空心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选用有限棱柱法进行理论上的应用应变分析,表明了空心路面结构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是可行的。介绍了空心路面试验路的修建准备工作及施工工艺流程,并对试验路通车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观测。分析了空心路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出了空心路面在理论上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旧砼路面沥青砼罩面层工程易产生破坏的原因;结合实体工程,针对病害诱因,通过旧路调查及相关资料收集,从旧路病害处治、减少反射裂缝措施、层间结合设计、路面排水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此类工程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常兴文  李明元 《公路》1999,(12):8-14
许昌-漯河高速公路是京珠国道主干线河南境内重要路段。全线长48.950km,是依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的平原区高速公路。本文为许昌-漯河高速公路总体设计概况,介绍了路,路基,路面,各桥涵 及结构物,附属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设计要领,并介绍了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汕高速公路东段路面路况、水文地质、交通量和路面强度调查 ,结合对该路路面病害规模和原因的分析 ,对该路路面进行了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并提出相应的路面处治方案。着重介绍根据该路自身实际条件和路面设计方法提出的适用该路路面的处治方案。目前该路部分路段的处治方案正在实施之中  相似文献   

10.
程正明  李刚 《东北公路》1998,21(1):17-22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的结构设计,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按照上述技术,成功地修筑了试验路。  相似文献   

11.
道路通行行为是交通行为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文中系统梳理了道路通行行为的学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及发展前景。阐述了道路通行行为的定义,分析比较了通行行为与驾驶行为、驾驶员行为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将道路通行行为分为基本通行行为、攻击性通行行为、路径选择行为以及竞争与协作通行行为四部分,总结了国内外道路通行行为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改善道路通行行为研究方法,针对道路通行行为的多种交通行为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道路通行行为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时空法、实验法和模拟仿真),探讨了各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优缺点、以及在不同研究阶段的适用性。最后对道路通行行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复杂交通节点是制约城市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发挥的瓶颈。为在系统层面提高其运行水平,本文探讨了针对复杂节点的“组合-层次”设计方法。首先,对复杂节点包含的交通转换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定义;其次,对“组合-层次”分析的思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最后,以惠州四环东路为例,应用“组合-层次”方法对涵盖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等多种道路类型的复杂节点进行了应用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人非共板断面通过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高差进行分离,减少机非碰撞的交通事故;避免非机动车对机动车通行的影响,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人非冲突予盾增加,非机动车频繁起伏,舒适性下降等问题;结合道路红线宽度、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等因素,研究人非共板断面在路段及交叉口范围的交通模式,从而分析总结人非共板断面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预应力钢筋的无粘结作用,提出了客运专线板式轨道轨道板的配筋设计检算方法;研究了预应力钢筋数量对轨道板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设计速度较低或列车荷载较小的线路,轨道板的预应力钢筋可以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15.
赵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4,(4):100-102,10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桥梁结构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升经济发展,降低工程造价,减小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现状桥梁会被拓宽改建,继续承担着社会责任。G15公路嘉金段改扩建工程存在大量的既有桥梁改建需求,其中空心板梁拼宽,采用上部结构连接,下部结构不连接的方式。对空心板梁三种拼宽方案进行比选,同时计算分析了新建结构的沉降对现状空心板梁以及拼缝的影响。为桥梁改扩建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冬季凝冰给季冻区沥青路面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城镇区路面行车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沥青路面冬季抗凝冰能力,降低交通噪声影响,近年来沥青路面表层混合料也从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优选胎面胶破碎得到的橡胶颗粒材料,通过等体积代换法设计了复合功能型融冰降噪沥青混合料;在级配选择上,考虑颗粒填充...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承担交通流的直接空间载体,其设计水平的高低会对交通运行效率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首先对城市道路进行了分类,并从交通方式、景观绿化、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横断面优化设计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城市道路横断面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横断面车道数优化计算方法;最后探讨了道路横断面宽度与建筑高度关系,以及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理念,并提出在满足城市道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交通量和空间性能的有机结合的城市道路横断面优化设计方法,以期为类似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连拱隧道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旺盛,为了减少道路建设对区域规划的破坏及既有建筑的影响,城市隧道工程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以重庆市渝中连接隧道为依托,介绍城市非对称连拱隧道结构设计的控制性因素和技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桥梁动静态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新方法(P-SWR技术)加固工艺的可行性及加固效果的有效性,对某一高速公路上已有较严重损伤混凝土板梁进行了加固与系统测试。给出了P-SWR加固桥梁时钢丝绳数量和张拉控制应力确定,钢丝绳和锚具布置等设计方案以及详细的施工工艺。系统测试了P-SWR加固前后桥梁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包括:施工过程中钢丝绳应变、钢丝绳张拉后所加固梁的跨中反拱值,加固前后正常通车时随机汽车动态荷载作用下和部分封闭交通时恒定静载作用下梁的跨中挠度、跨中截面处纵筋应变、跨中截面处板底混凝土应变以及钢丝绳的应变增量等。结果表明,P-SWR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和正常使用承载力达到规范要求,P-SWR加固技术是一种主动高效式的加固方法,与现有其他加固技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在桥梁等结构加固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道路交通量统计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量是衡量交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其统计观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路网的规划布局及建设安排。本文主要分析影响交通量的因素,探讨统计观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统计及预测的指标体系;并结合西安市道路建设的状况,提出了预测交通量的方法,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