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铁路较大部分是山区铁路,曲线多,特别是小半径曲线,钢轨更换的主要原因是磨耗。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小半径曲线铁路上的钢轨有98%是由于磨耗超限而报废的。曲线钢轨侧面磨耗又在磨耗超限中占较大比例。影响侧面磨耗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轨道结构几何状态,机车车辆走行部分的动力学性能,钢轨材质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空气湿度、污染等。  相似文献   

2.
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是工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钢轨磨耗缩短了钢轨使用寿命,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为了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现场在曲线地段采取钢轨调边使用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钢轨调边使用过程中,都是凭经验控制调边和下道的时间,缺乏根据和可操作性。本文通过曲线钢轨调边使用现状调查、侧磨钢轨强度有限元分析、现场动力试验和磨耗钢轨疲劳试验研究,提出了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3.
轮轨中低频相互作用与钢轨波浪形磨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轨波浪形磨耗,建立了一个具有弹性轮对与弹性轨道的转向架-轨道系统,在中低频率范围内空间耦合(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典型的钢轨接头冲击下轮轨中低频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轮轨垂向冲击可激起轮轨间横向与纵向的相对振动,从而导致轮轨磨耗数以较高频率变化,使钢轨产生波浪形磨耗。随着运行速度的增加,会激起轮对轨道更高阶振型的振动,使钢轨产生短波的波浪形磨耗。本文的轮轨中低频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激光摄像技术的钢轨磨耗截面积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磨损后的钢轨轨头轮廓极不规整,传统钢轨磨耗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表征磨损后的钢轨轮廓全貌。最新轨道检测车采用激光摄像技术,实现了钢轨轮廓连续在线检测。本文提出在现有的轨道检测车中添加钢轨磨耗截面积检测功能,以克服传统钢轨磨耗测量存在的不足。建立用于钢轨磨耗检测的激光摄像式传感器标定计算模型。对钢轨磨耗截面积测量中标准钢轨轮廓曲线解析式求解、动态钢轨轮廓基准点对齐、钢轨磨耗截面积数值计算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选取深圳地铁龙岗线GJ-2型轨道检测车,在六约至丹竹头区间进行试验。分别采用传统钢轨磨耗计算方法和钢轨磨耗截面积计算方法,同时对左右股钢轨磨耗进行检测,并给出采用上述不同方法在该区间2000m距离检测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应用微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钢轨磨耗自动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微机为基础,用光电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一套钢轨磨耗自动测量试验样机。文中采用边缘线性内插算法对光带图像细化,并应用直接线性变换原理对细化的光带进行坐标变换,从而求得钢轨磨耗值。经试验和精度分析证实,该样机在动态的测量精度能满足钢轨磨耗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钢轨磨耗测量器测量基准面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钢轨磨耗测量器的特点及测量基准面的选择方式,提出为兼顾新制钢轨和使用中钢轨的要求,钢轨磨耗测量器定位面最好选择钢轨的非工作侧轨头侧面的下部和非工作侧轨颚部分的建议,这样可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7.
京通线钢轨磨耗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通线西部曲线钢轨磨耗一直是困扰维修生产的难题,频繁地更换钢轨会增加维修成本,若磨耗钢轨不能及时更换又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2002年京通西部线开始大修,对部分曲线采取了减磨措施。通过现场数据监测.减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阐述石太线钢轨磨耗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打磨方法。合理安排钢轨的打磨周期,减少了钢轨病害,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打磨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并就今后重载线路钢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波浪形磨耗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曹亮  许玉德  周宇  詹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2):46-46,47,48,52
钢轨的波浪形磨耗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钢轨伤损的主要形式之一。基于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钢轨波浪形磨耗的连续布点观测,采用频谱分析方法提取波浪形磨耗的波长,并对波深进行统计与分析,初步了解了上海轨道交通钢轨波浪形磨耗的一些基本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钢轨波浪形磨耗生成机理及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青 《郑铁科技通讯》1995,(3):24-30,33
通过对钢轨断面磨耗测量的误差分析,根据《43-75kg/m钢轨供货技术要求》,分析了新轨的制造偏差,并对现场运用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测量钢轨断面磨耗的最佳定位基准应力钢轨非工作侧的轨头侧面和轨轭定位,理论计算和仪器测量证明了该定位基准最合理。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原因,提出了减缓曲线钢轨侧面磨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硬化钢钢轨     
采用硬化钢钢轨可降低钢轨磨耗,提高钢轨的抗疲劳能力,从而降低维修支出。 根据美国运输试验中心(TTCI)的研究,采用更硬的钢轨可运行大轴重车辆,同时减少钢轨的磨耗和疲劳损伤率。该机构考察了在39吨轴重下钢轨的性能,特别关注钢轨的磨耗、滚动接触疲劳和断裂性能。试验中使用了设在美国普韦布洛市的加速运营试验中心的设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总结了无缝线路由于侧磨耗而采取钢轨调边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京广线铺设60kg/m钢轨地段的24个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侧面磨耗的八年实际观测数据的分析,找出了牵引动力型式与钢轨侧磨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半径为646m的小半径曲线上两年多的钢轨侧磨试验及观测,揭示了曲线钢轨轨头侧磨的规律,发现了同一曲线、同一根钢轨磨耗的不均匀性,指出曲线钢轨非正常侧磨的主要原因是内燃机车三轴转向架造成的。阐明了中间轮对对钢轨侧磨的影响,且呼吁机务部门关心此事。文中叙连了为减步钢轨侧面磨耗从工务养护上采取的若干措施及取得效果,并提出下一步拟采取的设置欠超离、调整轨底坡、涂油、采用全长淬火轨及非对称打磨钢轨断面等五条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钢轨磨耗对减速顶本身及调车作业安全带来的危害,同时指出要加强对安装在线路上的减速顶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磨耗超标的钢轨要及时通知工务部门处理,确保减速顶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预测,评估钢轨的磨耗系数。  相似文献   

17.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铁路钢轨有多种型号,钢轨的最新铁标TB/T2344—2003保留r43、50、60、75k咖4种形式。其中60kg/m轨符合国际标准,是按照实际线路钢轨磨耗后稳定的形状设计的,我国主要干线及高速线都采用60kg/m轨,43、50kg/m轨的轨顶形状与60kg/m轨不同,是早期引进设计的,磨耗后外形显著改变,外形不稳定。75kg/m轨用在大秦线,其轮廓是从俄罗斯购近的钢轨的形状尺寸,不符合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津浦、沪宁重载快速大运量区段60 kg/m钢轨接头波形磨耗情况的现场调查,总结钢轨接头波形磨耗发生发展规律及主要基本特征,运用轮轨动力学理论,分析接头波形磨耗的成因,提出减缓和整治钢轨接头波形磨耗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载线路钢轨焊接接头与母材相对磨耗进行了测量与分析,测量结果分析表明,热处理钢轨焊接接头相对磨耗明显大于热轧钢轨,且钢轨强度越高,磨耗越严重;铝热焊接头磨耗明显大于闪光焊.影响焊接接头不均匀磨耗的主要因素是接头部位的硬度;对接头磨耗与硬度关系的分析表明,钢轨焊接接头(含软化区)平均硬度与母材接近相等时,接头与母材磨耗量也大致相当,此时,接头热处理区(或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约为母材的1.05倍.建议在重载铁路条件下,对于高强度热处理钢轨的焊接应分情况处理:铝热焊应进一步提高焊缝硬度,闪光焊应进一步优化接头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车轮与钢轨在运用中相互作用引起磨耗,在曲线区段轮轨磨耗尤为严重。本文以大量现场检修数据为基础,经过统计整理,得出机车轮缘及曲线区段钢轨型面磨耗演变规律。基于现场实测轮轨型面数据,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曲线区段磨耗后车轮及钢轨进行弹塑性接触计算,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检修数据相互验证。经过分析可得:机车车轮磨耗按轮缘磨耗速率不同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3个阶段磨耗速率最低;圆曲线区段钢轨磨耗稳定期型面与磨耗后车轮型面接触性能最好,根据接触斑的变化可以得出曲线区段钢轨磨耗后型面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