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0 毫秒
1.
以某成品油船为例,建立全船结构有限元模型,选取典型装载工况,进行全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按照HCSR要求,"切"出船中区域345舱的舱段模型,保持网格和载荷不变,施加边界条件,进行舱段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并与全船直接计算在345舱段范围内对应的应力应变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评估区域内同一节点的应变值和同一单元的应力值相差很小,验证了HCSR直接计算中边界条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疲劳动载荷是疲劳寿命评估中寿命计算的关键因素。本文对HCSR和CSR中油船疲劳动载荷的计算要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并以2.7万吨、4.8万吨、6.5万吨、7.5万吨、11.5万吨、15.9万吨、30.0万吨、30.8万吨和32.0万吨油船为例,计算对比了两部规范下该10条油船中间货舱区域的疲劳动载荷包络值,发现HCSR相对于CSR放宽了对疲劳动载荷的要求。最后从疲劳动载荷方面,为符合HCSR要求的油船结构疲劳设计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叶旭  吴定凡  陆利平 《江苏船舶》2021,38(2):7-9,34
以114000 t原油船为研究对象,对其底边舱下折角点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首先,对比了双壳油船规范(CSR-OT)和散货船油船结构共同规范(HCSR)这2种不同规范体系下该点疲劳强度的差异,分析了影响内底板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然后,就HCSR对油船新增的疲劳热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满足新规范下提高疲劳年限的具体方法.结果表明:HCSR要求更严格,疲劳年限更难满足,但对焊接型热点,可以从增加焊脚长度、板厚方面入手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比新的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和旧的双壳油船结构共同规范,选取两艘具有水平桁结构和两艘具有槽型舱壁油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油船,分别按HCSR和CSR规范的要求,进行加载分析计算疲劳寿命,并基于CSR规定,比较底边舱下折角位置处的疲劳寿命。认为HCSR疲劳载荷选取更加合理,评估体系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中在计算纵骨疲劳寿命时不考虑板架弯曲纵骨二次应力的合理性,讨论两种二次应力的计算方法,分别对散货船和油船板架的纵骨的二次应力进行计算,通过对是否考虑纵骨二次应力计算得到的疲劳寿命进行对比,验证HCSR中简化算法计算纵骨疲劳寿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HCSR规范的油船疲劳强度计算,并与CSR油船共同规范进行了对比,具体涉及三项内容:(1)总体考虑;(2)疲劳评估;(3)应力简化分析。通过总结归纳该两本规范的差异性要求,具体给出了在审图或设计过程中应予关注的有关规定,以期为HCSR审图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7.
总结船体结构热应力的计算方法,基于热平衡理论研究某灵便型油船装货温度80 ℃时的温度场。计算基于内底板设计的许用货物密度。计算强框的屈服和屈曲强度。计算结果显示,叠加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armonized Common Structural Rules,HCSR)载荷后,温度场引起的热应力会造成舭部结构变形,总应力较大的增加可引起结构屈服和屈曲失效。因此,即使温度小于80 ℃,也应当在设计时适当考虑温度场影响。研究方法简单快捷,具有重要的工程技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某单壳油船改造的双舷侧散货船为例,按照CCS《双舷侧散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指南(2004)》要求,对船体屈服和屈曲强度进行直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船的改造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各种构件的屈服强度和板格屈曲强度基本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亮  任慧龙  汪蔷  孙士艳 《船海工程》2013,(5):63-67,72
针对《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HCSR)中的疲劳热点应力插值方法,总结7种不同的插值方式,通过对简化的实体单元和壳体单元模型的分析以及实船模型新旧规范的对比,验证了HCSR中插值方法的合理性,并对两个版本的HCSR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Smith法,根据国际船级社协会发布的2013版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中破损模型、失效模式和载荷模型,考虑材料屈服、结构单元屈曲及后屈曲的特性,应用FORTRAN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船体极限强度计算程序,以某76000吨散货船为算例,对完整船体的极限强度进行计算,对搁浅状态下破损船体的剩余强度进行计算并校核承载能力。通过在中拱和中垂工况下与其他规范的对比验证,2013版HCSR指定的剩余强度校核公式及船体梁载荷计算公式中选取的安全系数要求更高,校核更严格。  相似文献   

11.
陈倩  邱吉廷  顾俊  吴嘉蒙 《船舶》2015,(Z1):108-119
以32万吨巨型油船(VLCC)为例,通过描述性规定与直接强度计算,对比分析协调版共同规范与油船共同规范的差异,评估新规范对目前巨型油船结构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焊缝计算模型法、有限元法对CSR-OT规范中平面舱壁周界焊接系数进行实船验证,以一艘阿芙拉型双壳油船平面舱壁结构为例,在不同工况荷载作用下,计算出平面舱壁对内底板处焊缝的焊缝强度利用因子。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表明:规范中此处焊接系数满足强度要求且有安全余量。该研究对进一步理解CSR-OT规范焊接系数规格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给出了基于弹性大挠度理论和刚塑性分析的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方法(EPM),该方法包括五种失效模式,即正交加筋板格整体屈曲、纵向加筋子板格整体屈曲、纵向加筋和带板的局部屈曲或屈服、纵向加筋的侧倾以及全部屈服,可以考虑初始挠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双向压缩和侧向载荷的联合作用。以EPM方法为核心开发了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软件系统,包括任务管理、数据输入、屈曲分析、结果查看、能力曲线和文件分析等六个模块。为验证EPM方法的精度进行了系列纵向加筋和正交加筋板格试验模型的比较计算,并计算了四种典型加筋板格的双向应力能力曲线,与板格极限状态分析(PULS)软件和协调共同结构规范(HCSR)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EPM方法可以分析联合载荷等因素对加筋板格极限强度的影响,文中开发的软件系统可用于加筋板格高级屈曲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HCSR强度计算中为合理考虑模型之外的构件对模型端面的弹性约束,须在三舱段模型两端施加端部约束梁的规定,分析端部约束梁对于三舱段模型的扭转变形的影响,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进行了端部约束梁的剖面属性对于其扭转变形的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吕毅宁  胡欣  朱旭光 《船舶》2015,(Z1):86-95
对CSR-H屈曲规范与现有规范在方法论上的差异进行分析,针对系列典型加筋板结构,对CSR-H规范、CSR-OT规范、CCS钢制海船入级规范中不同屈曲评估方法及EPM高级屈曲评估方法等进行数值比较研究。通过典型实船结构的屈曲强度评估和规范影响分析,分析CSR-H屈曲规范对于未来船体结构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帆  陈倩  吴嘉蒙 《船舶》2015,(Z1):23-29
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CSR-H)对港口工况下船体梁强度和船体构件局部强度的要求与先前的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SR-OT)基本一致,而相比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BC)有明显变化。通过对比分析CSR-H和CSR-BC对于港口工况具体要求的差异,并结合实船数据分析,阐述基于CSR-H要求的港口工况对散货船结构设计的影响;并探讨针对符合CSR-H的散货船,如何合理选取船体梁许用静水弯矩值和许用静水剪力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