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3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肖飞作为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肖飞,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工程物流事业部总经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远集团劳动模范.20多年来,他立足工作实践,深入研究市场,在大件运输和工程物流领域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工程物流领域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常年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还磨练了他从不言败、迎难而上的意志,培养了他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作风.  相似文献   

2.
4月30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肖飞作为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肖飞,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工程物流事业部总经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远集团劳动模范。20多年来,他立足工作实践,深入研究市场,在大件运输和工程物流领域不断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我国工程物流领域为数不多的专家之一。常年艰苦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还磨练了他从不言败,迎难而上的意志,培养了他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作风。  相似文献   

3.
大桥工程质量监理,已成为今天桥梁建设方面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大桥倒塌事故,一座大桥质量的好坏,监理责任重大.陈新院士是共和国第一位院士监理,他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担任过铁道部大桥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参与设计过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多次获得国家最高荣誉.1994年他开始向大桥监理工作挑战,先后成功地监理过江阴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曾受到朱镕基总理的亲切接见.2001年,陈新院士又被中国船级社选为润扬长江公路大桥G标项目总监代表.……  相似文献   

4.
1995年12月,海军为庆祝国防部为“海空雄鹰团”命名30年举行纪念活动。在出版《党的三代领导人和“海空雄鹰团”》画册时,惊奇地发现,毛泽东主席先后25次接见该团代表,江泽民主席也多次接见该团领导人,唯有邓小平同志接见“海空雄鹰团”的照片只有一张,那就是1984年10月该团第13任团长李连臣作为国庆观礼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的情景。现任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的李连  相似文献   

5.
<正>5月19日上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青岛港公安局邵华明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受到了交通运输部领导的亲切接见。邵华明参加公安工作30多年来,历任消防战斗员、战斗班长、副队长、队长、指导员、消防支队副支队长、治安支队副支队长等职务,和战友们一起忠诚守卫港口平安,从初出茅庐的消防战斗员成长为交通公安战线上的排头兵,留下了一串串闪  相似文献   

6.
刘兆凤,是一名来自最基层的港区干部。从1963年8月进港务处工作,先在作业区干装卸工,1970年起历任作业队副队长、队长、作业区副主任、主任,1996年调任港口集团六公司经理。40多年来,刘兆凤抱着为加快发展港口事业多做贡献的愿望,把心血和汗水全部倾注在港口事业的发展上,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劳动热情,赢得了领导和职工们的好评。参加工作以来,连年被评为交通系统和企业先进生产、工作者。1988年11月被江苏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1991年8月、11月分别被盐城市政府、江苏省委表彰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199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3年10月1日作为劳模代表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天安门观礼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  相似文献   

7.
冯玉成 《航海》2006,(1):26-27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主席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视察了建造中的我国引进图纸、配件、自己装配制造的一艘03型鱼雷潜艇031艇(1966年,该艇被海军授予荣誉舷号56-110,以纪念毛主席视察建造中的潜艇)。不久,接艇部队组建,我是成员之一,任舰务军士长。艇长是李国安同志。能成为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潜艇的舰员,从青岛潜艇基地来到上海江南造船厂接艇,我们都觉得非常光荣。  相似文献   

8.
7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在中电科技集团公司、河北省有关领导陪同下, 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视察,并亲切接见了该所领导及部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
王海潮  赵远哲 《中国海事》2009,(10):F0002-F0002
9月22日,“海上执法卫士”杨庆丈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交通运输部报告厅隆重举行。会前,在京的所有部党组成员亲切接见了报告团成员。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多数人来说,海难就是一场灾难。但是法国海事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奥所钟爱的就是从古至今发生的海难,对他来说那就是他的用武之地了。他感到庆幸的是:克里奥佩特拉女王丢失的皇城(这座皇城由于地震与海啸而沉没于地下),1966年被他发现了。 在航海史上,一艘葡萄牙三桅大帆船“自由号”在1627年沉没于法国沿海,360年后,戈迪  相似文献   

11.
许艳 《中国海事》2005,(5):17-20
人物:马军.现任上海海事局是淞海事处处长(原是泾海事处处长),全国海事系统行政执法十大标兵之一,前不久受到交通都张春贤部长、徐祖远副部长的亲切接见。曾带领海事处的同志们处理多起水上交通、污染事故,并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了其辖区内船舶管理状况,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证上海市民用水用电的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邹贤慧 《珠江水运》2012,(Z1):148-150
"在海边长大的我从小就对海有着特殊的感情,能够在海事部门工作,从此跟水、跟船、跟船员打交道,也算是一种缘分。"说这话的周敏笑容里有着难得的腼腆。2008年广东商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与其他争相选择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的同学不同,周敏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汕头,"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我觉得亲切,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养育我的家乡做点事情,我觉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在2008年的秋天,周敏成功  相似文献   

13.
吴长荣 《航海》2014,(2):26-28
夏家箴是上海海运局著名船长、全国劳动模范,三次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后来调往广州远洋公司任远洋船长。由于家中土地原因,他“文革”中遭受磨难,后不幸死于脑溢血,令人扼腕。他的骨灰安放在龙华烈士陵园干部厅。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湾建设》2006,(4):20-20
7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在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省长季允石及唐山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一航局承建的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一期工程,并亲切接见了一航局职  相似文献   

15.
苏贵聪是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的一名灯塔养护工,值守在香港至汕头航线间的红海湾遮浪岛上的灯塔。30年来,他“像爱护[睛一样爱护灯塔”,在单调枯燥的养护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创造了灯塔复光率30年100%的记录,为粤东沿海这条重要航线安全畅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船员们亲切  相似文献   

16.
《航海科技动态》2010,(5):F0002-F0002
7月17日上午,张德江副总理在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以及辽宁省领导、大连市领导、大连港集团公司领导的陪同下亲临“7·16”火灾现场查看火情,亲切接见奋战在灭火一线的大连港公安局消防指战员。  相似文献   

17.
《航海》2023,(6):1-2
<正>2010年6月,张润华进入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先后承担了船舶审图、船舶检验、科研项目等工作任务,参与处理超大型集装箱船船体发生结构裂纹的重大技术难题,以及航运技术联合创新工作室的相关工作。张润华在船舶工程领域具有突出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2017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他领衔的超大型船舶结构安全智能监控研发项目团队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突击队”。2021年,他被评为中国船级社“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和2023年,他被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评为“航运风采人物”。2022年,他被评为“中国船级社系统建设模范机关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8.
邓玉明 《中国水运》2009,(12):56-56
定线制的历史沿革现代航海定线制(ship'sRouting)即分道通航制始于1956年,其倡导者是西班牙海军少将Garcia&#183;Frias,他在1956年提出在船舶交通繁忙的直布罗陀海峡及其附近建立由单向通航分道和分隔带组成的现代通航分隔制。在多佛尔海峡1967年6月1日正式完成第一个现代的分道通航制,并以航行通告方式通知船舶公司在海图上标明。  相似文献   

19.
封面人物     
《航海》2017,(6)
正崔维成教授,是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负责研制11 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和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是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他曾担任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5 000米海试现场副总指挥、三位试航员之一。2013年5月17日,他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并获颁"深潜英雄"勋章和  相似文献   

20.
吴长荣 《航海》2014,(3):20-23
远洋船长鲍浩贤的航海生涯充满了惊涛骇浪。1988年,我采访原"和平"轮老水手长李建茂(天津人),他给我讲述了鲍船长驾驶"和平"轮在地中海遇险的惊人一幕。1963年4月16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以"我国第一艘到达西非海岸的远洋货轮"为题,介绍了"和平"轮的历险。一、闯过地中海狂风暴雨老水手长在家中找出一张发黄的旧报纸给我看,上面还有鲍船长与"和平"轮照片,熟悉的船照令我感到亲切无比,这是我进上海海运局后上的第一艘工作船。它原名"和平25"轮,6 000吨级国产货轮。196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