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滨 《造船技术》1995,(5):8-10
世界造船大国对造船业的扶植政策已实施了上百年。本文从多方面叙述了国外对造船业实施保护的原因;并估计了OECD国家在1996年消造船补贴后,可能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范围内概述了世界造船市场变化情况,对比介绍了欧美和亚洲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及不同特点,在亚洲又重点分析了日本、韩国及中国造船业状况、市场份额、各自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特别指出了中国造船业的潜力和应采取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刘斌 《水运管理》2005,27(4):15-15,35
从对我国目前造船订单外流现象出发.通过对船舶投融资政策的探讨,得出中国造船业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调整船舶投融资政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全球造船业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中国造船企业家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奋力超越日本、韩国的态势此起彼伏。造船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15年成为世界造船翘楚对中国不再是梦想。中国造船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通往问鼎世界造船强国的征途虽然一片光明,但也将面临重重挑战,尤以船舶配套业滞后为突出。因此,振兴中国造船业还需经历坎坷艰辛,仍要依赖造船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造船     
《中国船检》2004,(7):49-51
发展造船业首先要满足国内市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日前表示,中国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旺盛的中国航运市场需求面前,现有国内造船能力严重不足,为此,中国发展造船业,首先是要满足国内市场。陈小津介绍,因长期以来严重缺少大型造船设施,中国的造船能力  相似文献   

6.
造船     
《中国船检》2004,(1):59-61
我国造船业竞争力提速 中国造船不仅仅单纯地走大吨位、高数量之路,在船舶技术革新上,我国造船业也正在不断缩小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造船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在迅速提升。但是,我们的整体造船水平还落后于日、韩等国,在造船平均周期和船用配套产品质量方面还相对落后。我  相似文献   

7.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造船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造船市场的趋势,分析了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发展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国造船能大大幅度提高,主要造船国降低船价参与竞争引起。文章还介绍了我国的造船业情况。  相似文献   

9.
崔燕 《中国船检》2008,(6):26-28
日韩相继超越具有悠久造船历史的欧洲并多年占据世界第一、第二造船大国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政府向造船业和海运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扶植以及金融服务机构对船舶出口信贷的支持力度。综观日韩发展经验,无一不是依托政府强大的政策支持所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进程中,金融服务机构不断完善的各项服务项目对造船业的金融需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造船强国:路漫漫其修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一年,国际船舶市场急速攀升,世界造船产业加快向东方转移,令国人似乎看到了实现造船强国梦想的曙光。2003年中国不菲的造船业绩,使舆论和业界似乎都不愿再保持低调,赶超日、韩问鼎世界造船霸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从情势看,这种推论似乎是成立的,我国造船业已跻身世界三甲,并且坐稳了第三的位置,同时,我国还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成本低的优势,而这正是日、韩的软肋。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国造船业已经具备了与日、韩抗衡的实力?未来世界第一造船强国的宝座非中国莫属吗?  相似文献   

11.
造船     
《中国船检》2006,(9):61-63
上半年韩国造船量大幅增长;高端船舶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越南发行国际债券支持造船业;三星重工巨资下注中国造船业;中国造船业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巴西造船业自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以来的发展经历,分析了它所采取的保护政策、激励政策及其有关方面。文中介绍了主要造船厂的生产能力,介绍并分析了巴西造船业采取的全球生产的结构组成、劳动生产力情况、造船周期、造船成本和产品价格。与世界主要造船企业相比,巴西造船业的生产率水平较低,同时目前船厂的生存条件非常困难。但是,巴西造船业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和低劳动力成本显示了巴西造船业具有一定的竞争潜力。通过企业重组和采用合适的技术发展政策,这一潜力将一定会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武汉造船业现状,在科学构建武汉造船业协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振兴武汉造船工业的若干建议;以期引起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促成武汉造船行业中各相关企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敏 《世界海运》2007,30(6):12-14
从中国造船企业生产能力、造船市场船舶需求、造船市场价格等方面分析中国造船市场现状,并提出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建议:造船工业要建立汇率风险预警机制;加速造船企业整合,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加快造船业技术升级,提高配套设施水平;适当发展造船能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谢予 《世界海运》2014,(8):34-38
2014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发展相对平稳。造船三大指标中新船订单累计同比出现小幅下降,表明当前船东对投资新船仍持相对保守的态度。主要造船国家中,中国上半年新接、完工和手持订单量均稳居全球首位,不断扩大与日本、韩国之间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提高在全球船舶市场中的地位。上半年主要造船国家(地区)的造船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但从整体上看,推进造船业升级和多元化仍是当前全球造船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三大造船国,然而,与整个造船业快速发展不协调的是,我国船舶配套业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当前世界船舶市场的竞争格局与变化趋势进行了阐述,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造船业开始趋旺。竞争的多元化、手持订单数量的多少,时刻影响着造船国家的位次排列和实际收益。为此我国的造船业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世界海运》2005,28(6):53
中国船舶协会副秘书长谭乃芳日前预测,2005年中国造船产量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总吨位的15%以上;到201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超过1500万载重吨。谭乃芳说,2005年下半年以来,伴随国际船价的悄然下跌,市场的买卖双方出现了对峙局面,但这决不会改变中国造船业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造船业已稳居世界第三位,且产量以平均每年35%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造船业今后应寻求在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20.
造船业应用先进焊接技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造船业焊接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焊接技术与装备的相对落后,技术开发人才短缺,焊接技术改造资金不足制约了造船焊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