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AFC系统”概念的提出,移动支付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介绍近几年南京地铁对移动支付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阐述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编制的理念,确立商业合作模式,对发码方式进行比选,提出城市间互联互通解决方案。工程应用时采用云计算构建互联网票务系统,提出“五+三”的融合架构模型,采用实时推送的方式,确保新型支付方式的支付数据快速、准确地送达互联网票务系统。通过AFC系统升级改造,将研究的关键技术成果应用到南京地铁移动支付升级改造项目中,实现移动支付技术在南京地铁的创新应用,为南京地铁提升企业形象,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地铁"互联网+"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发展迅速,手机支付或二维码兑票已经在多个城市运营。文章基于二维码技术在AFC系统中的应用及与各关联方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福州地铁二维码技术方案以及互联网票务平台的建设,以期为互联网移动支付技术在轨道交通项目中的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面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技术、新业务形态的快速变革,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地铁购检票的发展趋势。青岛地铁结合各方面的应用经验,以互联网与传统AFC业务进行深度融合、创新票务模式为目标,研究制定了适于青岛地铁的建设方案,实现云购票向云过闸的转型发展,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移动支付、语音购票、刷脸过闸等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结合徐州地铁iAFC(互联网售检票系统)建设方案,对iAFC系统架构、业务场景、接口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对类似新建或改造AFC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铁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自动化的系统。随着手机二维码、互联网电子支付的全面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AFC 系统业务模式朝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以西安地铁为例,介绍其将地铁 AFC 系统与"互联网 +"技术相结合,以手机二维码为载体,建立扫码过闸和多元化电子支付新业务模式的项目实践,并对该项目的技术实现手段、优势及实施成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互联网 +"技术在地铁行业中的应用及"智慧地铁"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记者从市交通委了解到,自2017年9月20日起,北京轨道交通单程票互联网票务官方服务平台上线,乘客只要下载并开通手机APP"易通行"上的二维码刷闸功能,即可直接刷二维码乘坐地铁机场线。机场线只是试点线路,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地铁全路网都可实现APP购票,扫码进出站。目前,购票支付方式包括支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快捷便利的支付方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广大乘客对运营服务水平的迫切需求。分析宁波城市轨道交通实现手机移动支付的基本条件,即:手机终端内置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AFC系统能够识别处理IC卡数据及清分中心系统与手机之间的数据处理,重点介绍SWP-SIM技术实现方式、AFC系统读卡器选型、交易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基于金融标准的相关业务数据结构整体规划等工程实施关键技术及重难点,描述轨道交通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的基本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手机支付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中的设计应用,包括手机支付AFC系统设计目标、各参与方需完成的功能及对接方案、系统部署方案,以及手机支付AFC系统终端设备应满足的条件及支付流程。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型手机支付AFC系统,对推动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创新、降低运维管理成本、加快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全面提升轨道交通行业的创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浪潮下多元化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ODA技术作为银联在城市轨道交通过闸支付应用场景中推出的重要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兰州市轨道交通ODA过闸技术应用以来,在过闸乘车方式中一直稳定占据较大比重,为持信用卡乘客提供了很大便利,但通过一定时间的乘客体验,扣款不成功和单边扣费问题对企业和乘客都存在一定影响。在对终端网络实时传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异步预授权+ODA”模式能有效降低单边账和扣款失败问题,提高银联IC卡在城市轨道交通支付过闸时便利度和改善乘客体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HHT方法的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用于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中.由于电气化铁道谐波电压、电流信号中基波能量很大,其它次数的谐波能量相对较小,使得经验模态分解 (EMD)方法在应用中出现模态混叠现象,不能准确地提取任意频率的谐波信号.为改善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采用Yang提出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EMD方法对电气化铁道谐波信号进行筛分.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任意频率的谐波分量,进而计算其Hilbert谱.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实测谐波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HHT方法可以得到电气化铁道各次谐波准确的时频分布.最后通过HHT方法计算出各次谐波电压、电流含有率及总谐波电压、电流畸变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HHT 方法为电气化铁道谐波检测与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 1999年得到欧盟批准、并由欧盟提供所需资金之半数的课题项目 :“适用于铁道基础结构之作业和后勤保障的方法”的背景做了简要介绍。从安全和可靠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实际应用、铁道的基础结构及风险等方面 ,论述了提高铁道基础结构机械装置的可靠性对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及其在地铁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定义、分类,灭火机理以及在地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减速顶的生产、维修实际,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进行减速顶的制造、维修质量评估的必要性,同时建立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对实例进行模型设计和计算,为减速顶生产、运用、维修质量评估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基于SoC(System on chip)型单片机和CPLD平台的新型静态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实现了信号调理、CPLD数字处理、串行通信以及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等多个模块。样机试验证明,该方案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该平台有很大的灵活性,并能作为一个通用开发平台,方便地应用于其他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