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缸体是城轨车辆基础制动单元——踏面制动单元中的基础框架,也是加工内容最多、工艺最为复杂的零件,缸体的加工质量直接决定踏面制动单元的制动效果.现探讨并解决了缸体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统一的问题,分析了缸体薄壁结构在装夹、加工时的变形情况及其控制方法,提出了可靠、高效的加工路线,据此制定了合理的机加工工艺流程,并优化刀具配置,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检测表明提出的加工工艺流程完全可以满足缸体质量要求和批量生产需要,对于踏面制动单元缸体类似零件的加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BFCF型踏面制动单元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秦线上运行的HXD2电力机车的基础制动单元——BFC F型踏面制动单元为例,对其结构组成、性能参数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和分析了BFC F型踏面制动单元的常用制动和停放制动工作原理,对HXD2制动系统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国内梯形螺纹的加工主要是车削、成套丝锥、拉削加工等方法。以城轨踏面制动单元中套筒螺母的Tr22x16/P8非标梯形螺纹为例,介绍数控车削加工梯形螺纹的工艺原理、刀具方案、数控程序,确保螺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轨电动客车进口踏面制动单元的国产化问题,对国产踏面制动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完全能够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可以取代同类进口产品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5.
踏面制动单元试验台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踏面制动单元试验台的组成、功能和系统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6.
董江宏 《铁道车辆》2006,44(4):20-21,43
对我国及德国生产的踏面制动单元弹簧停车制动器的作用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货物列车踏面制动方式下车轮踏面热振裂纹和车轮热疲劳裂纹产生机理的基础上,以国内碾钢车轮材料为对象进行踏面制动温度场试验,重点研究制动过程中摩擦热源向转动车轮踏面表面传热的关系,模拟车轮旋转周期内闸瓦摩擦生热和对流换热交替变化的规律,建立车轮制动过程瞬态温度场三维有限元模型,改进以整体输入热流和对流换热的简化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理论的热应力计算方法。通过在摩擦制动动力试验台进行的制动试验,证明计算模型从宏观和细节方面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车轮踏面制动热温度场的实际工况。为确定车轮踏面制动极限和作用方式、列车制动距离等技术规范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庆龙 《铁道车辆》2004,42(3):40-41
25K型客车采用盘形制动装置替代了传统的双侧闸瓦踏面制动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制动效率,充分地利用了制动粘着系数,减轻了车轮踏面磨耗,降低了检修工作量。单元制动缸在车辆制动及缓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是否良好将直接关系到客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沙市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踏面制动单元的停车制动缸空气泄漏问题,文章通过对踏面制动单元结构原理及现场解体分析,指出中心导向柱S型密封圈与密封圈槽不匹配,导致其在油脂堆积情况下不能有效密封从而造成泄漏,并介绍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列车基础制动装置的选型及性能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为解决此问题,特介绍了北美双层电客车基础制动装置的配置及特性。方法:对北美双层电客车的基础制动装置形式、踏面制动单元的特性、盘形制动单元特性和基础制动热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应力分析表明,在盘型制动的制动盘温度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其应力变化梯度较小,制动盘材质性能稳定。热容量分析结果显示,车轮踏面及制动盘在连续2次紧急制动工况下能完全满足设计许可温度。因此,该基础制动装置的性能完全满足列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型踏面单元制动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JDYZ-4型踏面单元制动器的技术参数、基本工作原理和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表明速度100 km/h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地铁车辆踏面单元制动器的结构、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试验结果,重点阐述其间隙调整器、蓄能弹簧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试验规则。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产机车使用的踏面式制动器所带来的检修工作复杂化的问题,为了提高修后质量,利用液压原理和计算机、工业控制器技术,设计制作了一套单元制动器微机试验台,从而实现单元制动器的自动化检测,提高检修效率和配件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地铁车辆停放一段时间后再启用时,总风压力在空压机工作时持续偏低现象进行分析,从制动系统角度分析总风持续偏低的原因,再结合踏面制动单元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相应的建议措施,避免后续此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随速度提高使其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对于运营速度80 km/h的城轨车辆,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就城轨车辆主要采用的踏面制动方式、车轮及闸瓦热负荷匹配特性、电空制动力分配比以及黏着利用等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基础制动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城轨车辆制动的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探讨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地铁1号线运营初期,车轮踏面普遍发生了W型沟槽磨耗和闸瓦磨耗过快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和试验,得出产生该问题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修正电空混合制动方案解决了闸瓦磨耗过快的问题;调整闸瓦材质解决了车轮踏面W型沟槽磨耗问题;采用周期性换端的方式对车轮磨耗状态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青峰 《铁道车辆》2011,49(6):28-32,48
运营速度80 km/h常规城轨车辆的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文章针对城轨车辆合成闸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制动力分配方式对踏面磨耗的影响、闸瓦与车轮的匹配及热负荷计算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铁道车辆的踏面制动方式中,铸铁闸瓦仍在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日本铸铁闸瓦的开发经历与技术动向,阐述了在设计铸铁闸瓦补强板、减少铸铁闸瓦热裂纹方面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驾驶模式对轮对异常磨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京地铁车辆轮对磨耗情况严重.原因除轮、轨匹配的因素外,还发现制动系统可能存在过度的问题.通过不同驾驶模式下踏面外形的对比,分析认为:踏面凹陷磨损的问题和制动过于频繁有一定关系,要改善踏面凹痕磨耗还需要从轮轨接触面考虑,为彻底解决异常磨耗问题,只需要设计踏面外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