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肩台斜坡式防波堤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宽肩台式斜坡堤的特点和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诸如堤身断面就度、外坡块石重量 浪时内坡块石重量的确定、动态2平衡坡面形状、堤头型式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22,(1):35-42
文章通过三维模型试验研究斜向波浪作用下宽肩台斜坡堤堤头护面和护底的稳定性,针对堤头护面块石和护底块石等不同优化方案,对比了块石稳定重量和利用《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中宽肩台斜坡堤护面块石重量公式所得计算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斜向浪作用下,以堤头端点为圆心,高水位情况下护底块石主要沿径向推移至肩台,而低水位情况下则沿环向往堤头两侧发生输移;宽肩台斜坡堤堤头护面块石的S形动态稳定剖面特征随着块石重量的增加而减弱,堤头护面块石所需稳定重量一般为堤身块石的1.6~3.1倍;相比断面试验,三维试验能够反映斜向浪作用下堤头的空间形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斜坡式防波堤是一种由块石和护面块体堆积而成的多孔介质结构,为了保证较长周期波作用下堤心石施工时的成型率,同时满足透射要求,现研究一种新型结构的斜坡堤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透浪规律。拟将斜坡堤静水位处部分区域的堤心石换成粒径较大的块石,利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新型斜坡堤的透射过程进行模拟。数值模型基于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N-S方程,并利用VOF法解决自由表面的追踪问题。文章对透射后的特征波及透射系数进行分析,并拟合出了透浪系数公式,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坐落于软土地基上的斜坡式防波堤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地基沉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软土地基上地基沉降量较大的情况下,斜坡式防波堤堤身和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较大的地基沉降量对斜坡堤堤身和护面块体稳定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5.
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通常按赫德森公式计算,但其安全水平并不明确。提出护面块体安全度的概念,推导出其数值为KN=2.2,两组断面模型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这个数值是合适的。利用护面块体的安全度,可以客观确定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新型护面块体的稳定系数,还可用来校验现有各种护面块体稳定系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在斜坡堤的设计中,堤心石规格选取关系到工程的实际施工可能性以及工程造价;人工护面块结构类型的选择关系到断面整体稳定性以及块体的使用耐久性;护面块稳定质量计算公式用于人工块体和自然块石时应有不同的要求。规范JTJ 298—1998《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的条文对上述几项内容只进行了简单描述。针对上述内容,对规范JTJ 298—1998的条文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符成  方波 《水运工程》2018,(7):26-30
在抛石斜坡堤的设计中,国际规范普遍采用Van der Meer公式对斜坡堤护面块石的稳定质量进行计算。该公式对渗透系数P的取值,根据堤心、倒滤层、护面层的不同配置给出了4种标准情形下的推荐值,分别为P=0.1、P=0.4、P=0.5和P=0.6。在工程实践中,斜坡堤并不完全符合任何一种标准情形,往往表现为两种标准情形的中间形态,尤其是对堤心砂设置倒滤层并铺设土工布的情况。介绍了Van der Meer对渗透系数的研究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实例中,可为海外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堤心石和护面块石等构成的斜坡式防波堤是海岸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总结和比较国内外有关防波堤透浪系数的计算公式,综合相关学者关于波浪透射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分析得到斜坡堤透浪系数与入射深水波陡Hi/(gT2),相对水深kd和堤心结构B/D等影响因素相关的计算公式。供工程设计参考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斜坡式抛石防波堤的护面结构,是防波堤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福建某防波堤护面块体的研究,将人工块体护面的斜坡堤与宽肩台斜坡堤进行分析对比,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得出两种不同结构形式在掩护效果、护面稳定性、石料用量、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性,对类似防波堤工程护面结构选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扭王字块护面的斜坡式护岸结构在台风期间发生海损问题,对海损段护岸进行了全面检测评估。结合检测断面海损情况及原因,充分利用海损后地形进行了修复加固方案设计,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主要结论为:斜坡式护岸垫层块石质量是维持护面块体稳定的关键因素,2018版防波堤与护岸设计规范对垫层块石质量要求也相应提高;缓坡条件下护面块体的稳定性和越浪量均满足规范要求,但应注意缓坡条件下块体安装的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长周期涌浪和风浪的混合浪具有周期长、波能大的特点,该种环境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不能简单地参照现行规范执行。依托某已建工程,采用计算及理论分析对其设计过程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适用于外海长周期混合浪作用下的斜坡堤结构设计要点。结果表明,外坡护面块体的选用和防浪墙顶高程确定等设计需要额外考虑经验系数;墙后堤顶和堤后斜坡需要格外加强,堤顶尽量选用合适的防浪墙结构形式;现行规范的护底块石计算公式在浅水条件下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2.
海外港口工程大部分位于以长周期涌浪影响为主的海域,长周期涌浪对防波堤的作用尚未得到全面认识和研究,尤其是斜向入射的情况。以某一具体港口防波堤工程为例,通过波浪局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对斜向长周期涌浪作用下斜坡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对原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了稳定的斜坡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斜向波浪作用时,相同水深、波向以及波高情况下,入射波浪周期越长则护面块石失稳率越大;相同水深、波高以及波浪周期情况下,波浪15°角斜向入射时沿堤形成的沿堤流对护面的冲蚀破坏作用比波浪基本顺向入射时的情况更为强烈,护面块石失稳率相比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于不越浪或允许少量越浪的斜坡堤块石护面及常用人工块体护面稳定性常用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各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参数选取注意事项,并对堤头、转角等防护范围进行了论述。另外本文对堤后护面块体及低堤顶高程斜坡堤护面块体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防波堤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第26届国际海岸工程会议(ICCE’98)上发表的有关防波堤技术的新进展。内容包括单层块石护面的稳定性、CORE-LOC块体的应用、宽肩台堤的设计、开孔直墙堤以及斜向波浪对斜坡堤和直墙堤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极端风浪天气日益增多,已建港口防波堤受损的情况逐年增加。为分析总结防波堤受损机理和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收集近年来国内外34个防波堤损坏和修复案例,总结出斜坡堤损坏的4种主要因素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提出斜坡堤的修复和新建设计的合理化建议。对于外侧护面结构破损严重的斜坡堤,建议将已有结构作为堤心,新建护面结构进行修复;对于浪高和地形复杂的新建工程,建议综合考虑含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的全生命周期费用,充分考虑斜坡堤维护和修复的便利性,合理选取断面形式并采用块体强健性高、易修复的人工块体。  相似文献   

16.
邓艳青 《珠江水运》2023,(13):113-115
抛石斜坡堤作为一种常见的防波堤结构型式,适用于水深较小、地基较差且当地块石料充足的情况。本文以某抛石斜坡堤为例,阐述了防波堤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实践验证了防波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涌浪周期长、风暴期间大浪持续时间长,加纳特马港新集装箱码头防波堤还受到斜向浪作用,为研究防波堤转弯段的护面稳定性,建立了港池局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防波堤各部位满足稳定要求,但转弯段和堤根段局部堤顶护面块石的失稳数较大。分析了波浪入射角对防波堤各部位稳定的影响,堤顶和堤后块石主要受越浪的作用,波浪和堤轴线夹角较大时,波浪入射角些许变化对堤顶及堤后块石稳定影响不明显;波浪和堤轴线夹角较小时,波浪入射角增大导致越浪量变大使堤顶及背浪面块石失稳数增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问题,通过二维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的稳定性随相对水深h_t/h及破坏数N_(od)的变化规律同有限水深相比存在一些差异。为此,依据试验结果对可能影响深水斜坡堤堤脚块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将Van der Meer公式做了局部修正,该修正后的公式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供深水斜坡堤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海外工程施工中常遇主浪向周期10 s以上的涌浪施工环境。以色列Ashdod港防波堤工程直面地中海开敞海域长周期涌浪作用,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合长周期、大波高浪及水流作用下防波堤断面中堤心石、1~3 t及3~6 t护面块石的流失率,分析涌浪在施工过程中对防波堤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堤心石、1~3 t及3~6 t护面块石临界失稳波高以寻求最佳的施工时机,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异形护面块体的现状及展望(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国内外混凝土异形护面块体近130种,对其中常用的和最近十余年新开发的异形体作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对斜坡堤护以的基本性能和要求,以对护面块体的发展方向作了粗浅的分析,最后提出了3种新型块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