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从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获悉,2014年11月10日,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项目施工合同签字仪式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市隆重举行。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河道整治项目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和河岸防护,工程疏浚量约近1亿m3,河岸防护段长约13 km,护岸工程主要工程量包括抛石约110万  相似文献   

2.
降雨条件下粉质岸坡稳定性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苏北某船闸上游引航道护岸粉质土体边坡,建立降雨条件下考虑雨水入渗和坡体塑性变形耦合作用的非饱和粉质土体岸坡稳定性分析数值模型,探讨不同降雨强度下非饱和土质岸坡的饱和度、浸润线、基质吸力、安全系数及坡比等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导致非饱和粉质土体岸坡最危险滑裂面迅速上移,50 mm/d的降雨强度将导致最危险滑裂面平均上移约2. 4 m,每增加10 mm/d降雨量,岸坡浸润线水头升高约50 cm;岸坡安全系数随降雨强度呈线性下降,降雨过程中安全系数下降的幅度随坡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某一土质边坡的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坡率和分级放坡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坡率越小,边坡的安全系数越大,坡面水平位移越小;随着高度降低,坡面水平位移增大。总坡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分级放坡,可提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锚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增大,坡面水平位移减小;随着坡率减小,坡体内部锚杆轴力增加,坡面处锚杆轴力降低。平台增加了边坡的安全性,减小了锚杆的轴力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苏某地航道岸坡的工程实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降雨作用影响下岸坡内部浸润线位置、最大位移和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工程的相关工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梅蕊  王法鑫  张薇  李昂  孙阳 《水运工程》2024,(5):200-206
为探究不同结构形式航道骨架护岸结构的稳定性影响规律,选择出最佳护岸结构形式,并对该形式进行结构优化,结合沙河漯河—平顶山航运工程的实际情况,利用PLAXIS 3D分别建立了几种护坡的三维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在人字形、菱形、拱形骨架3种形式中,使用拱形骨架时,岸坡的滑动破坏面范围最小,岸坡的安全系数最大;在设计拱形骨架护岸结构时,应首先考虑不同拱径对岸坡土体位移的影响,在对岸坡土体沉降控制较严格的工程上,可进一步考虑不同拱宽的设计取值对其不同影响;本工程建议拱形骨架护岸结构的设计参数由原设计方案(拱径2.5 m、拱宽0.05 m、埋深0.300 m)优化为正交方案(拱径4.5 m、拱宽0.05 m、埋深0.450 m),在减小岸坡土体位移的同时仅增加不到55 m3的混凝土用量。  相似文献   

6.
公路既有桥梁附近基坑开挖可能对桥梁岸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结合工程实例,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基坑开挖前后岸坡的稳定性;基于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各种情况下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根据上述方法计算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基坑开挖对既有桥梁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后,最不稳定部位均扩展至基坑脚,各断面的稳定性系数均有所降低,但在基坑开挖前后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3,边坡稳定;基坑开挖仅对桥墩边坡基坑外20m左右范围(2—4号桩8m位置)存在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应力重新调整、位移量较小;调节池基坑开挖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及桥梁基础无影响,可不进行特殊处治。  相似文献   

7.
结合某河道治理项目,针对局部较窄河段两岸存在居民房屋及地下管线时岸坡开挖稳定问题,进行U形混凝土沟渠+单侧排桩支护结构受力分析及河槽开挖岸坡稳定性研究,采用整体计算模式及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分别计算U形混凝土结构及排桩支护结构的内力及位移。结果表明,U形混凝土沟渠+单侧排桩支护结构安全、可靠,最大位移为29. 03 mm,满足规范中水平位移≤30 mm的要求,且施工方便、经济合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QUAKE/W为手段,结合边坡工程实例,从动力角度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体稳定性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用有限元的方法给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位移量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发生在边坡的中上部;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坡脚附近,边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开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最后再将QUAKE/W模型导入SLOPE/W中把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计算安全系数,同时给出最小平均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其作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碎石桩复合地基布置对岸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数值建模分析及现场试验。采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结合某碎石桩复合地基岸坡工程实例进行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不同碎石桩间距、施打范围以及周期性潮位变化对岸坡稳定的影响,同时开展海侧前沿增加碎石桩的试验段对比监测。结果表明,碎石桩间距变化对岸坡稳定性影响较小,周期性潮位变化下海侧安全系数的浮动区间较陆侧大,岸坡前沿增大碎石桩施打范围有利于护岸整体的稳定。在不改变桩径及桩间距的条件下,在岸坡海侧前沿加宽一定的碎石桩范围,可增强滑动面内的复合地基整体抗剪强度比例,达到提高海侧岸坡稳定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