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分析急松油门(Fast-Off)工况下自动变速车辆升挡机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了Fast-Off工况下自动变速车辆的优化换挡控制策略.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自动变速车辆仿真平台,在爬坡时的Fast-Off工况下,分别对传统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换挡控制策略能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改善车辆爬坡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系统(AMT)的混杂系统特性,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AMT传动系统及整车的连续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用Matlab/Stateflow建立了车辆运行中自动变速控制的离散事件系统,即换挡控制逻辑模块。该模型可以进行AMT控制策略仿真,为制定、评价、调试控制策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拥堵工况下车辆自动变速器频繁换挡的问题,选取车辆平均车速、平均节气门开度和采样时间内制动踏板作动次数为评价因子,建立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拥堵工况辨识,提出基于拥堵工况辨识的车辆自动变速器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将车辆自动变速控制分为上层辨识决策层与下层换挡执行层,上层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进行拥堵工况辨识与换挡修正决策;下层接收上层修正控制指令执行换挡修正。仿真与实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S模糊神经网络可准确识别拥堵工况,基于拥堵工况辨识的车辆自动变速分层修正控制策略可有效避免拥堵工况时频繁换挡,减少换挡执行部件和制动系统的磨损。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装备6挡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制定了传统两参数综合换挡规律,并分析了在该换挡规律控制下,车辆行驶在城市拥挤道路、紧急制动、加速超车、弯道和坡道等特殊工况时出现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为减少不合理的换挡,综合考虑行驶环境和驾驶员意图,采用模糊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传统两参数换挡规律的在线修正换挡规律。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对比了传统换挡规律和在线修正换挡规律在上述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验证了在线修正换挡规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不同驾驶员意图、整车质量参数和道路状况,制定了人-车-路闭环系统中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修正型换挡规律。对修正型换挡规律下的系统进行仿真研究表明,该规律有助于消除频繁升降挡现象。基于xPC平台,建立了干式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结合复杂路面,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针对普通和修正型换挡规律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硬件在环仿真,结果验证了修正型规律有效性,有助于减少作动器的动作次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提高工程车辆传动系统效率,保持液力变矩器工作在高效区,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控制方法,利用车辆传动试验台换挡控制试验的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采用遗传算法对径向基网络进行训练,并进行了验证性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能够满足工程车辆对换挡实时性的要求,可以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最佳挡住,并能够保证液力变矩器经常工作在高效区。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某车辆采用的TC+AMT自动变速系统结构,并针对影响该车换挡品质的换挡离合器充放油特性与充放油规律进行了离合器控制参数的设计.由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构造优化目标函数,对缓冲充油速率与结合速差等关键控制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给出了离合器最优控制规律.对装有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样车进行了100%油门开度下1挡升2挡试...  相似文献   

8.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建立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仿真模型,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换挡控制器。应用仿真软件对装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车辆进行了整车动态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具有和传统自动变速器相近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的自动变速汽车传动匹配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力变矩式自动变速器是一种重要的汽车动力传动方式,分析了汽车自动变速匹配中发动机特性等离散试验数据的函数化方法,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和发动机匹配的数学模型,换挡规律计算方法等,并编制了仿真程序,对某车型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自动变速车辆下坡行驶时意外升挡等问题,从发动机制动特性出发,分析了车辆带挡滑行时的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公路设计标准确定了目标参考车速和约束挡位,制定了基于道路坡度信息的下坡工况换挡控制策略,并运用Matlab/Simulink和驾驶模拟器进行了驾驶员在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换挡策略能有效解决通常自动变速车辆下坡行驶时存在的问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驾驶员的驾驶意图;既能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又能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兼顾行驶效率,更好地满足了自动变速车辆坡道行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线控系统包含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几部分构成.线控底盘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智能驾驶不断更新发展的有效支撑,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线控系统结构及其线控底盘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全矢量控制线控底盘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振动压实系统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对比,结合实际路面施工中的使用效果,分析了智能压实系统相对于普通振动压路机不同的工作原理,论证了智能型振动压路机具有集自动调整振动能量与自动检测路面压实效果于一身的显著优势,结果表明智能型压路机符合现代化施工中高效、节能以及适应性强的要求,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工程车辆挡位决策这种典型的多类分类问题,在介绍自动变速器挡位决策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SVM的二叉树多类分类的挡位决策算法,将分类器分布在各个节点上,从而构成了多类SVM,并在制定换挡策略时,考虑了工作油泵所消耗发动机功率的波动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根据车辆运行状态确定最佳挡位,从而及时准确地满足工程车辆自动换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杨春雷 《时代汽车》2022,(3):189-19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智能网联车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中,车联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于车联网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和越来越深入,为了能够使车联网更好的普及,应该加强对智能网联车辆交通信息技术和信号控制的研究.本文基于目前车联网发展现状对智能网联车辆信息处理技术和信号控制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百泉 《隧道建设》2019,39(10):1728-1736
为减少隧道二次衬砌空洞、裂缝、掉块等病害,解决普通衬砌台车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的搭接部位易损坏、浇筑量状况不能有效监控、拱顶不能有效振捣等问题,结合新型智能衬砌台车功能设计方案和传统施工工艺,基于引进信息化、智能化设计理念,研发出一套集成台车浇筑状况、台车布料系统、振捣系统、顶部压力监测、搭接监测系统、液压系统、侧部压力监测、行走控制系统、衬砌数据报表等功能的新型智能台车施工自动控制系统,并应用在张吉怀铁路1标吉首隧道。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实现衬砌施工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极大提高衬砌施工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有效减少衬砌背后空洞,提高衬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李西秦  刘冰  张果 《汽车技术》2003,(9):26-27,31
ZT转向器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可编程控制器,用光电编码器测量转向器输入轴的转角并作为反馈信号,利用PLC的高速记数和区间比较功能实现对转向器试验过程的自动控制,可同时满足各类转向器常规试验及某些特殊试验的要求。介绍了ZT转向器试验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7.
手动挡汽车换挡困难原因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换挡困难影响汽车性能的发挥和正常驾驶。文章从离合、离合操纵、变速器及变速操纵4个方面分析了换挡困难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方法,提出了可行的评价换挡操控性优劣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以上4个方面是逐一排查换挡困难的关键要素,并通过反复的主观评价和逐步优化,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动态环境下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融合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控制策略。根据车辆行驶基于模糊逻辑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基本行为模式,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别建立各行为模式控制器,进而对车辆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在行为选择机制设计中,对常用的行为竞争和行为融合2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限制各行为模式的使用范围,通过各行为的控制和融合,既达到有效避障,又能完成行驶目标的目的。通过几种典型障碍物环境下的避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方法(多步滚动预测)和基于智能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对策;其次,介绍了基坑施工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案例。经过应用实践,认为智能方法的优点是: 对于结构变形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隆起,智能方法所得的预测值(3~5 d)与其相应实测值的精度偏差一般为5%~10%;不只是可以了解到当天已发生的信息,还可预见3~5 d将要发生的变形位移和沉降/隆起等的预测定量值;在施工变形达到超限阈值前,采用智能模糊逻辑控制法则作处理,通过调整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即可使后续变形始终处于允许的限值之内,而无需附加额外的巨大花费,节约造价,节省工期,还可实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在探讨地铁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开发了盾构掘进施工中工程周边地表沉降/隆起变形的多媒体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程序软件,研制了盾构掘进施工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目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市沿江通道盾构施工中进行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最后,对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喷油压力的智能开关型模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车用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为对象 ,提出了智能开关型模糊PID复合控制 ,开发了仿真软件 ,进行了PID控制、模糊控制、模糊PID复合控制的仿真 ,说明智能开关型模糊PID复合控制更适合于柴油机的燃油喷射压力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