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顾家骏  王艳 《海运情报》2007,(1):2-9,34
五、世界油轮船队现状及发展 1.油轮船队 (1)船队演变 根据ISL的统计,1990年世界油轮船队共计5710艘、24636.1万载重吨,按艘数和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商船队的17.2%和39.8%;到2006年,油轮船队规模达到7863艘、35353.7万载重吨,按艘数和载重吨计分别比1990年增长43.5%(见表55)。  相似文献   

2.
根据德国不来梅航运经济和物流研究所(ISL)近期的统计数据,2001~2005年全球商船队运力增长1.093亿载重吨.年增率达3.3%。截至2005年1月1日。全球300总吨以上(含300总吨)的船舶共计39932艘。合8.8亿载重吨、940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载重吨和载箱量分别增长了5.7%和9.1%。按船种分。液货船(包括油轮、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的运力为3.684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总运力的41.4%。比2001年增长408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3.
散货船30年     
钟秋 《海运情报》2006,(8):16-16
散货船大致可以分为干散货船和油轮。在全世界营运的1万载重吨以上的散货船约有7.0亿载重吨(干散货船3.4亿载重吨、油轮3.5亿载重吨、兼用船0.1亿载重吨),占世界商船队的约80%,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量的约70%(一年约50亿吨)。据克拉克森调查,2005年的世界海运量推定为71.7亿吨。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Drewry航务咨询公司统计(见表1和表2),截至2006年4月底,全球液体化学品船共计2831艘,载重吨总计5561万t。从液体化学品船船队概况来看,2001-2004年液体化学品船船队规模一直在平稳扩大,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以来大量新船投入营运,增幅近50%,而载重吨增幅却高达117.9%。从中可以看出化学品船舶船龄年轻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散货船 近来好象世界的重心都移到了中国,二手船中国买家买了差不多一半。大型船的成交量缩小一半,但是价格相对稳定。船价指数平均下降1.75%,5年船龄估计5590万美元(17.2万载重吨),3410万美元(7.4万载重吨),2860万美元(5.2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09,(11):74-75
散货船 近来好象世界的重心都移到了中国,二手船中国买家买了差不多一半。大型船的成交量缩小一半,但是价格相对稳定。船价指数平均下降1.75%,5年船龄估计5590万美元(17.2万载重吨),3410万美元(7.4万载重吨),2860万美元(5.2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7.
张敏 《海运情报》2007,(9):23-27
为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营运成本,船公司纷纷订造大船,导致船舶呈现出明显的大型化趋势。2001-2005年,世界商船队的平均船型从19970载重吨增至22970载重吨。截至2006年初,300总吨以上、19999载重吨以下的商船共有28700艘,约占全球商船队总数的75.8%,比2002年的74.1%高出1.7个百分点,其中多数是杂货船。[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比2005年增长5.1%,预计2007年将增长4.9%(见表1)。世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航运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克拉克松统计,去年全球海运贸易量约为75.36亿吨,预计今年将达到77.65亿吨(见表2)。[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1):31-31
远洋日本籍船第一次少于100艘。2004年7月1日比上年同期减少4艘(减少3.9%),为99艘。日本商船队有1896艘船,比上年增加23艘(增长1,2%),按载重吨计为10326万吨,比上年增加167万吨(增长1.6%)。船队中的散货船、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比上年增加。外国租船在日本商船队中占94.8%,比上年的94.5%上升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截至2004年底,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共988艘、580.10万载重吨,分别是2003年同期的109.3%和108.5%。其中、油船871艘、567.34万载重吨,比2003年底增加61艘,43.88万载重吨;化学品船98艘、18.72万载重吨,比2003年底增加30艘、4.07万载重吨;液化气船48艘、7.01万载重吨、比2003年底增加2艘、2964载重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世界海运发展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生活水平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世界各国和地区海运业的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如希腊,人口仅10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1.6‰,船队运力却高达1.6亿载重吨,占世界船队总运力的18.2%,人均运力达15.32载重吨,为世界人均值的117倍;有的国家如瑞士,是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人口不过700万,船队运力却也达到947万载重吨,人均运力1.34载重吨,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0倍;也有人口众多、海岸线漫长的大国如印度,人口10.5亿,船队运力1248.3万载重吨,人均运力仅0.012载重吨,为世界人均数的9%;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船检》2007,(1):14-16
辉煌:造船市场再现无限风光 2006年.全球新船成交量,手持订单量,完工量均创出历史新高.新船订单达1.4亿多载重吨.比1973年的历史最高纪录高出8%。手持订单量超过3亿载重吨.比1975年的24232万载重吨高出19%.造船完工量继2005年创出历史新高后再次刷新纪录.达8000万载重吨.同时.新船价格指数也居高不下,成就了世界造船史上名副其实的高峰年.从船型看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三大主力船型轮番活跃强力支撑了船市的兴旺。  相似文献   

13.
国内动态     
中国谴船业去年盈利增五成 统计表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50.5%。据统计,2008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8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占世界市场份额由2007年22.9%提高到29.5%,新接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为5818万载重吨和2046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37.7%和35.5%。  相似文献   

14.
声明     
《中国船检》2006,(4):49-49
截至2005年底,国内沿海跨省运输的液货危险品船共1104艘.644.0238万载重吨.分别是2004年同期的111.7%和111.0%。其中.油船974艘,628.5184万载重吨,比2004年底增加103艘,61.1771万载重吨;化学品船127艘.20.4356万载重吨.比2004年底增加29艘.5.3154万载重吨;液化气船48艘.6.8491万载重吨.与2004年底无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刘昭青 《航海》2009,(4):13-13
Gibson通过最新报告表示,上半年油轮交付量为214艘(2360万载重吨),比去年增加35%左右,但下半年预计交付量将增加到3100万载重吨。此外,油轮手持订单为1208艘(13700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16.
一、钢铁产量和消耗量 世界粗钢产量从1950年的1.89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11.06亿吨,55年共增长4.85倍,平均年增率为3.62%。其中2000-2005年共增长30.4%,年增率为5.46%,这一增速的驱动力是中国钢铁产量的高速增长(见表1和表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广东造船》2010,29(1):11-11
2009年,中国船企新接订单为2,294万载重吨。占到世界新接订单的61.1%,手持订单为18,896万载重吨,占到世界的38.3%”。据业内人士透露:“2009年,虽然中国船企还在陆续接单,但总体来看,下订单的并不是国内外的主流船东”。  相似文献   

18.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2,(4):347-347
本刊从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1中国航运发展报告》中获悉,2011年我国水上运输船舶总规模首次突破2亿载重吨,其中海运船队达到1.1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四位;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也首次突破100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64亿TEU(标准箱),双双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全国水路完成货运量为42亿t,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为100.41亿t。同时,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968个,比上年底增加334个,  相似文献   

19.
《广东造船》2010,29(1):10-10
2009年全年,我国造船完工总量比上年增加1.100多万载重吨,突破4,000万载重吨大关,占全球造船份额进一步上升,达到33%;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新船订单量分别超过60%和37%,承接新船订单量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8,(2):18-18
2007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893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30%;新承接船舶订单9845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2%;手持船舶订单15889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1%。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比上年分别提高了4个、12个和9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世界第三大造船同的地位,仅次于韩国和日本,但与前两名的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