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车体焊装生产线制造装配技术和工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介绍了现代制造技术在汽车车体焊装线制造装配技术和工艺中实际的应用,阐述了车体焊装线制造装配的新技术,如:虚拟制造、独立制造岛、装配岛技术,以及从零件到整线加工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法的汽车装配工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朝智  邓琦 《北京汽车》2008,(6):10-13,41
文中通过对汽车装配工艺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汽车装配工艺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汽车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使评价结果定量化。结合某装配工艺的实际,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充分证明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决策者对装配工艺进行改进或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汽车装配工艺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汽车装配工艺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点,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汽车装配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使评价结果定量化.结合某装配工艺的实际,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充分证明此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决策者对装配工艺进行改进或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4.
对柴油机进行装配是制造柴油机过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后一个工作内容,柴油机能否保证自身良好的工作性能以及能否具备可观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装配工作的好坏具备决定性,意味着最终结果取决于装配结果,也就要求在装配过程中企业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其产品质量能够符合相应标准。因此,为了提高装配的质量,需要探究装配当中使用的工艺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后提出有关的质量管控方案。本文首先分析在装配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工艺,并针对其分析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日后的制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方面的建设也在随之迅速发展,对于汽车设计开发到实际生产导入转化,汽车总装负责最后的装配、调整和检验工作,也是汽车生产过程中投入人力最多的领域。面对车辆产品智能水平升高、配置越发丰富,合理的整车装配工艺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规避实车制造后期发现问题后难整改、周期长等问题。如何合理制造出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本文针对整车工艺规划的模块化方案分析及供货层级制定、工艺路线制定、零部件装配层级分布图、数模工序装配模拟仿真及工艺卡编制的应用进行分析及总结,以期能总结相关经验作为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主要模块进行了介绍,在工程设计阶段通过总装SE分析,对仪表板模块在设计阶段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仪表板模块设计的装配工艺要求,以优化产品结构,保证装配工艺的合理性,确保生产节拍。同时,便于设计人员从设计初期就重视并避免这些工艺问题,确保设计的可操作性,并通过前期的装配工艺分析和模块化划分,简化了汽车装配工艺布局,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直接影响汽车生产的效率、质量和成本。探讨了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的常用技术和应用现状,并从模块化装配、自动化装配和虚拟化装配3个方面分析了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满足不断变化的汽车市场需求,提高汽车制造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为汽车制造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接触约束下零件运动模拟应用于车架装配中,通过Solidworks软件motion模块模拟接触约束下零件的运动轨迹,根据轨迹点的统计数据实现定量分析自由装配下零件的装配偏差。通过实例分析证明,在车架设计阶段或实际生产质量问题的解决中,运用此方法能够简单、直观地计算出偏差分布,提高车架设计阶段装配精度分析的准确性,在实际生产中辅助工艺人员分析问题原因、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汽车顶棚的分类、材料、成型、加工、安装、性能和实验等基本属性和要求。针对顶棚的制造工艺、装配工艺、设计风险,提出以关键断面定义为设计手段,对汽车顶棚各个重要区域的关键断面,结合自身造型、周边件的尺寸、制造和装配工艺、安全法规、人机工程等相关因素进行定义。通过简介和深入设计分析的两个方面,实现对汽车顶棚基本知识和结构设计的描述,为内饰设计工程师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采用精益制造方式,能创新产品的技术路线,促进工艺优化,提升连杆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从而提升连杆总成的装配精度和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介绍了精益制造的概念,分析了发动机连杆工作受力情况,总结了在连杆生产中应用精准制造能提升的制造效益,对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的精益制造磨削工艺、连杆分离面胀断工艺和连杆头孔铰珩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为 相关精准制造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荣学 《时代汽车》2023,(9):129-131
伴随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其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为能够确保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大部分汽车生产厂家正在缩减汽车生产周期,并且由于汽车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为整体总装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汽车总装工艺标准化以及其日后发展趋势展开相关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汽车冲压工艺是汽车加工及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冲压件品质直接影响到汽车装配及实际使用性能,故对汽车冲压件工艺开发的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汽车冲压工艺开发的意义,分析了汽车冲压件工艺开发流程,最后数模发布、图纸设计、模具调试等方面,探讨了汽车冲压件工艺开发流程的管控要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为有效控制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缸体因受到来自缸盖的压力而会造成缸孔较大的变形,从而降低对发动机品质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原有的制造工艺的适当调整并在确保工艺缸盖螺栓符合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利用一种有针对性的,称为模拟缸盖工艺的新技术显著提高了缸孔制造质量。文章以轻量化小排量铝缸体汽车发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试验结果表明:在执行这一新工艺后,已使缸孔变形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而事实上,这项新技术也适用于以铸铁缸体为特佂的各种汽油机、柴油机。  相似文献   

14.
正螺纹紧固件联接技术是确保机械系统可靠性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正确的螺纹联接设计是确保可靠联接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汽车螺纹紧固件装配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装配技术,可以得到稳定、可靠的轴向预紧力,正确的螺纹紧固件的设计,可保证可靠使用螺纹紧固件。紧固件的扭矩拧紧法由于螺纹联接具有许多优点,在各制造行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在汽车装配中,螺纹联接占汽车装配作业量的31%。螺纹紧固件装配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车的装配质量和行驶的可靠  相似文献   

15.
柔性制造生产方式在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时间不长,旧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布局已不能很好适应现代柔性制造体系对生产资料物流系统的要求。对于物流系统的改造成为了解决制约汽车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汽车生产与销售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柔性制造体系在汽车生产企业中的软、硬件改进措施,结合工商管理、运筹学、机械制造原理等相关理论和工作实际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杨杨 《专用汽车》2023,(11):122-124
班组是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基本构成元素,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会对企业经营管理绩效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深化对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探索科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才能确保能为汽车制造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从汽车制造企业班组长型人才培养工作入手,在明确人才角色定位和人才应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的措施进行了探究,旨在能全面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汽车制造企业的高效化生产和高水平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17.
基于CATIA V5虚拟装配的液力缓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明  严军  何仁 《重型汽车》2008,(4):14-17
前言 随着世界汽车制造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提高汽车产品质量、加快产品设计的研发及缩短制造周期一直是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汽车的制造装配集成化和智能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虚拟装配技术的应用将汽车制造工艺过程可视化变为了可能。为了缩短整车开发周期、提高整车设计质量,国内外大型汽车企业纷纷引入虚拟装配技术。试装完成后的电子样车不仅可以用作整车各系统内部或互相的静、动态干涉检查,  相似文献   

18.
1确保螺栓连接装配质量的基本条件 焊接、胶接、铆接和螺栓连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应用最多的四种连接、装配工艺,相比之下,螺栓连接在汽车行业中采用更多。螺栓连接的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近年来,具有良好拧紧控制功能的以扭矩、转角作为质量特性值的自动、半自动电动拧紧枪已渐渐成为现代汽车制造业装配工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装配在某商用车型上的动力转向泵壳体偶尔会出现相同位置的开裂情况,对汽车的证常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典型动力转向泵失效案例进行断口特征、裂纹形貌、磨损性质、材料及性能分析,查明其失效原因,可以为零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价值的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大量的新兴科技被应用于现代化生产加工过程当中,其中虚拟制造技术作为一项由多门学科先进知识成果所形成的综合系统全新技术,在制造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将虚拟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装配工艺中,不但能模拟产品制造和装配工艺过程,还能有效处理汽车装配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性问题,对于有效提高汽车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