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建南纪门轨道专用桥桥墩距离下游整治建筑物最小距离仅24 m,桥墩建成后将对整治建筑物自身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该河段航道整治效果和既定整治目标的实现。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桥墩建成后水沙条件变化,并对提出的联合守护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建设对工程河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小,但会造成桥墩、直立式挡墙前沿和丁顺坝坝头等区域产生局部冲刷,影响桥墩、挡墙及Z#1丁顺坝自身的稳定性;联合守护方案实施后,局部冲刷范围明显减小,冲刷强度显著减弱,保障了整治建筑物和桥梁的稳定性,确保航道整治工程原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而长江航道整治工程部分的岸坡后方因为距离江堤过于近或是为耕地,所以为了节约用地,需要对于岸坡后方采用直立式挡墙充当守护的作用。而常用的挡墙形式主要有现浇混凝土挡墙和砌石挡墙这两种。本文通过对于长江的航道整治工程中,通过运用直立式钢丝网石笼挡墙,探求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分汊河段碍航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采用的锁坝和丁顺坝整治方案进行了优化,根据丁顺坝和护岸夹角的不同,分别对五种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较好的工程借鉴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6月29日,长江上游九龙坡—朝天门河段(简称九朝段)航道建设工程猪儿碛、铜元局滩段单位工程交工验收会在重庆召开。两单位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标志着九朝段航道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成果。九龙坡—朝天门河段航道建设工程是交通运输部响应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支持重庆  相似文献   

5.
水井湾滩段是长江上游弯道分汊河道,具有急、浅、险等多种碍航特性。洪中枯流量的差异引起主支汊分流比与分沙比的变化,河床不稳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丁顺坝平面初步布置方案,研究丁顺坝坝头不同偏角布置下水井湾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及汊道分流比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各布置方案的计算结果得到平面布置最优方案。研究表明:通航水流条件与丁顺坝坝头偏角不成正向变动关系,坝头偏角存在合适区间;分汊主河道分流比与流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坝头偏角对河道分流比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河流航道整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以下简称鹅公岩大桥)位于长江上游三角碛水道,计划2017年10月进行吊装施工,2018年1月完工。文章中介绍了主桥水上吊装施工方案,对工程河段通航条件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桥梁吊装施工对航道条件与船舶航行的影响,根据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等合理确定了工程水域航道布置调整及航标配布方案。  相似文献   

7.
重庆三角碛滩群外部环境复杂,存在山区河道及水库的双重特性,滩性复杂,碍航严重。通过分析重庆主城区三角碛复杂滩群的演变规律、碍航特性,提出滩群治理思路,并结合模型试验,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方案优化,采用方案1鱼骨坝的长顺坝作为最终治理方案,布局合理,工程投资少。  相似文献   

8.
冰盘碛河段为长江上游典型的山区航道,具有"弯、浅、险、窄、急"等复合碍航特征。本文根据多年历史测图,分析了冰盘碛的历史演变规律以及碍航特性,探讨了以往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提出了冰盘碛水道各滩段的整治思路和方案。为建设泸渝段5m×60m×800m高等级航道和"上浅下险"型滩段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盐城港滨海港区1~#、2~#物流园基础设施工程联锁片软体排施工中加筋带及绑扎环缝制方案比选,以及联锁片软体排铺设施工、施工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邓中辉 《水运工程》2023,(8):120-126
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上洛碛河段在三峡蓄水运用后,出现了泥沙回淤问题,对航道条件造成一定影响。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上洛碛河段的卵石沙波群运动规律,研究表明:上洛碛河段的卵石沙波波长为40~60 m,波高变化约0.8~1.6 m。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航道整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整治方案可有效改善上洛碛河段的通航条件,航道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螃蟹碛滩多年实测地形、水文资料和历年整治方案,分析螃蟹碛滩碍航特性及卵石沙波形态特征。分析表明:经过两次整治方案后,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水深较浅、卵石淤积的现象。螃蟹碛沙波运动剧烈且不规则,床面形态为沙垄。螃蟹碛卵石沙波使主河槽3.5m水深线多处平面形态突变,通航水流条件较差;螃蟹碛卵石沙波波峰波谷交替出现,变化不规则,波峰位置处的航槽水深很难达到3.5m,影响通航尺度。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的9年,我始终坚守在伶仃洋上,守护国家重点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安全。港珠澳大桥联系着内地、香港和澳门,全长55千米,大桥以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对于我,大桥则如同我的"女儿",我守护她开工、建设、开通、运营。那年,港珠澳大桥开工了,面对从未经历过的高难度监管难题,广东海事局经过慎重考虑,派出一支经历过广州亚运会考验的队伍开赴伶仃洋,而我是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秤杆碛边滩采砂对嘉陵江河道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秤杆碛是嘉陵江上一大型的卵砾石边滩,在实地勘测秤杆碛河段基础上提出多个采砂方案.通过物理模型研究该河段卵石输移规律,建立采砂河段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嘉陵江秤杆碛边滩采砂后河道水流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砂对河床演变、通航、河道行洪以及涉河工程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挡墙是斜坡式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减少波浪对后方回填陆域的影响。作为挡墙稳定性的决定因素,波浪力的计算一直是实际工程中研究和探讨的热点。以东南亚某大型人工岛工程斜坡式护岸为例,分析国际规范Coastal Engineering Manual和The Rock Manual提出的3种被广泛应用的挡墙波浪力计算方法,以及最新研究的采用越浪量计算挡墙波浪力的方法,对比这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对比分析本工程二维模型试验结果和以上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Pedersen公式与实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防控能力,针对现有水上安全风险分析模型的局限性,提出Copula-Bayesian组合模型研究长江干线全航段水上交通风险分布规律,计算各分布点的主要事故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下游沙洲水道樊口施3号红浮附近水域最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在中游芦家河水道芦家河6号红浮附近水域发生搁浅事故可能性最高,在上游猪儿碛水道石板坡桥右1号红浮附近水域触礁事故分布概率最大,在上游江津水道江津桥右1号红浮附近水域船舶自沉事故较多。研究结果可为海事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因工程受邻近建筑物的限制,为避免产生震动,打入预制桩的方案不可行,而全面大开挖的方案需要打设钢板桩支护,经济性较差,施工周期长。因工程泥面较高且具备干地施工条件,因此采用低桩承台结构是合适的。结构上部为现浇混凝土挡墙,结构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式地下连续墙,灌注桩间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既提高桩抗水平能力,又起到防渗、加固土体以及减轻结构后方土压力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该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桥办的成长就是伴随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而生,使命就是为了护航大桥建设的水上安全,直到大桥通车的那一天而终结。他们用毅力和坚持守护,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日夜紧密防护,为实现“三零”目标而奋战。  相似文献   

18.
长江九龙滩浅滩河段有鼓鼓碛、蕉芭滩和三角碛3处碍航。在碍航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道整治目标原则,提出了整治方案。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探讨方案整治效果,经水流条件和典型年泥沙冲淤特性对比分析,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形成了推荐方案。选用2002—2011年水沙序列资料,研究方案实施后长时期内的航槽泥沙冲淤规律,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航道尺度满足要求,航槽可长期保持稳定,整治效果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19.
目前长江中游丙寅洲河段较长岸线都已经形成崩退的陡坎并在继续崩退之中。为了防止低滩前缘崩岸与滩面冲刷,基于丙寅洲河漫滩特点以及目前护岸结构形式的特点,提出护坎的概念并分析其守护特点,提出需要注意的守护位置及相应的守护措施。通过对不同拟定方案的稳定性分析计算,提出丙寅洲河漫滩守护的推荐方案,可为类似河漫滩守护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振冲砂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码头陆域后方挡墙的基础处理考虑了3种方法,经综合对比分析,振冲砂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因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工期较短和投资较省等特点而被采用,后经检测验证,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