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罗勋杰 《集装箱化》2015,26(2):16-19
<正>自1993年荷兰鹿特丹港ECT码头投入运营以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范围内新建集装箱码头作业工艺系统基本以半自动或全自动化方式为主,其中,水平运输工艺系统对码头总平面布局及码头自动化程度和作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自动化设备发展情况,围绕自动导引车和跨运车技术参数对码头总平面布局的影响进行定性及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集装箱码头的逐步讨论,自动化集装箱也伴随其全天候、高效率、少人工等优势逐步进入了码头经营者的视线。分析了国外已运营及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特点,结合国内集装箱码头作业现状,提出了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项目为例,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业务流程、逻辑校验、信息备案以及口岸单位监管的需求,提出集装箱、集装箱卡车、集装箱卡车司机等信息确保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智能闸口的平面布局、业务流程和信息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设计,采用当前成熟的硬件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形成智能闸口信息采集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高效、准确的智能化集装箱闸口系统,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闸口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码头改造是传统码头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制定合适的自动化技术方案,是建设和改造集装箱码头的前提。通过梳理国内已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特点,归纳5种典型的总体技术方案,从布局形态、装卸方式和隔离方式等方面分析各种方案的适用性。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针对平面布局、装卸设备、仿真工艺及操作系统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全自动化码头工程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布置,采用高速轨道吊对称接力进行堆场集装箱水平运输,存在能耗高、端部装卸交互点集中且有限等突出问题。充分研究国内外自动集装箱码头布局现状和适应性,结合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生产运营特点和需求,探索适合钦州港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布局,提出堆场“U形垂直布置”的总体设计,并通过仿真技术提供数据支撑,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的确定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寻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模式的确定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世界已建或在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平面布局特点,归纳、总结出10种典型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总体布局模式,并对各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形成汇总分析表。后续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可根据自身特点及建设目标,参照汇总分析表,选择合理、适用的总体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外已建成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大部分采用自动引导车(AGV)作为水平运输设备。AGV在实现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机械全自动化的同时,改变了传统码头设备维修模式,对码头总平面布局中机械维修功能区布局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布置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AGV维修区,成为提高码头运行效率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问题。在总结分析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AGV维修功能区实际案例布置基础上,结合目前技术发展及港口整体发展要求,提出了几种新的布置方案,并在我国大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四期工程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平面布局及不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先进的智能化装卸技术和码头前沿装卸设备方案。该技术将推动集装箱码头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且在降低集装箱码头用工成本、提高装卸效率和安全作业水平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何小明 《世界海运》2004,27(3):23-24
近年来,在我国集装箱码头实际运营中,泊位实际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往往超过其设计吞吐能力。目前,深圳港专业集装箱码头交通部核定吞吐能力为345万TEU,而2002年深圳港实际完成吞吐量达到762万TEU,实际完成吞吐量与其设计吞吐能力存在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深圳港集装箱码头运营情况的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自动化综合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码头的设计吞吐量初期阶段为400万TEU,最终阶段为630万TEU。洋山四期码头水-水中转比例高达50%,为了满足堆场海侧的装卸船作业效率,同时保障陆侧的集卡运输,在初期布局设计上采用了无悬臂、单悬臂和双悬臂式轨道吊的混合装卸方式。AGV不仅在海侧交互区与轨道吊进行交互作业,还可以深入到箱区边侧与单悬臂式轨道吊进行交互作业,大大提高了堆场海侧的装卸船作业效率。基于这种作业工况,开展相关的设计方案研究。结合悬臂箱区的布局设计、AGV路径规则以及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对该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何继红 《水运工程》2018,(6):199-203
装卸工艺系统是影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总体布局、作业效率和营运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设计时需首先考虑的问题。为把握自动化装卸工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论述现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系统应用现状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自动化锁销拆装装置、岸桥远程操控、智能驾驶、新能源、自动化轮胎吊等装备技术的发展分析自动化工艺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洋  麦宇雄  覃杰 《水运工程》2019,(9):119-124
针对具有驳船小港池的海港集装箱码头的特点,结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发展的需要,突破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垂直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局限性,创新提出堆场箱区平行于码头前沿线布置的总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方案。引入智能驾驶与卫星导航等技术,采用智能驾驶运输车替代传统集装箱卡车,从而使平面工艺总体方案适用于江海联运吞吐量占比高的运输模式,同时实现港区自动化,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为我国传统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和使用要求与一般的码头不同,对码头面层结构有特殊的要求。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面层结构的特点出发,对码头面层结构的受力要求、坡度要求、磁钉周围无金属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码头面板的跨度、顶层FRP筋的运用、孔洞盖板和伸缩缝的处理等多方面提出了设计应对措施,满足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孟加拉吉大港新锚地集装箱码头为全直桩梁板式结构,该码头设计船型为3万吨级。在此之前,国内全直桩梁板式码头的设计船型均未达到3万吨。该码头设计新颖,对施工要求较高。文章介绍了该码头桩基,箱梁,梁、板,面层及附属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自动化集装箱堆场是自动化码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合理地布置自动化集装箱堆场对码头综合通过能力、装卸效率和营运成本等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对国外典型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和功能规划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洋山四期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供电模式经济性、效率及安全性难以兼顾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的特点,对比传统码头供配电的模式,提出供配电的多种模式和方案,并进行运行效率和可行性的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最终选择采用后方辅建区新建无人值守变电所,一座变电所对一个泊位独立供电;冷藏箱、AGV充电站环网式箱变就近供电的综合供配电的方案模式,达到供电效率与安全兼顾的目的。该方案成功运用于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工程中,可为未来新建自动化码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培  武彬  张煜  唐欣 《港口装卸》2022,(1):62-65
综合考虑码头在规划、建设及运维等多方面的要求,开展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布局设计.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为例,在码头整体设计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提出堆场垂直布置和平行布置2种方案,从堆场通过能力、设备配置数量、装卸作业人员数量、智能化程度、可靠性、碳排放量、创新性等7个方面对比研究2种布置方案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高桩码头装配率及标准化程度低,存在现场和水上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大,船机和施工人员配置多,作业面狭小,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以大构件、高装配率为总体设计理念的全装配式高桩码头,并成功应用于连云港某码头。本文以全装配式高桩码头为例,类比传统高桩码头,介绍平面布置的总体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全装配式高桩码头采用模块化装配方式,遵循标准化、大构件、少节点的原则,具有显著的工期短、效率高、经济节约、绿色低碳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