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跨江跨河大型桥梁的修建,桥梁船撞事故频繁发生,对桥梁船撞响应分析进行准确分析计算成为桥梁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桥梁船撞响应的计算分析方法,分析了各种计算分析方法的适用性、考虑的影响因素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议的桥梁船撞响应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召兵  徐奎  吴俊  马希钦 《水运工程》2017,(10):179-185
近年来随着航道等级的提升,设计通航船舶尺度增大,要求的通航净空尺度增加,桥区通航水域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桥梁存在船撞风险,需对船撞桥梁风险实施评估、为实施防撞设施工程提供依据。国内外因船舶撞击而导致桥梁垮塌或严重破坏的事故逐渐增多,平均每年就有一座大型桥梁因为船舶撞击而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倒塌。北江航道乌石至三水河口航段经整治由Ⅳ级提升为Ⅲ级后,桥梁存在船撞风险。以船撞桥概率模型(AASHTO)为研究方法,分析了整治河段清远北江二桥参数对船撞桥概率的影响,计算了船舶撞击桥梁各涉水桥墩的年撞击概率,确定了存在较大船撞风险的桥梁与涉水桥墩,建立了船撞桥损伤概率模型,分析桥梁各部位抗撞能力、桥梁各部位船舶撞击力及各部位的年撞击频率,得出通航孔桥墩的年撞击倒塌频率。  相似文献   

3.
船舶撞击桥梁的船撞力计算是目前大桥设计中的重难点,本文根据武汉二桥所处航道、通航船舶特点、桥区水文条件、桥梁几何参数,结合大桥桥墩(塔)实际设计船撞力,采用经验公式和非线性有限元两种方法计算船撞力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在算例中,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两种方法都能较好的计算船舶撞击力,从而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传统桥梁防船撞主动预警系统应用于大型通航桥梁时,存在预警分析准确性较低的不足,提出了大型通航桥梁防船撞主动预警系统分析,基于红外热成像仪的选择,以及激光测距单元、声光警告单元的设计,实现了大型通航桥梁防船撞主动预警系统硬件分析;依托轨迹跟踪算法以及主动预警程序的设计,完成了主动预警系统的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主动预警系统较传统的主动预警系统,预警分析准确率提高47.89%。适合于大型通航桥梁的防撞船主动预警。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发生船舶与铁路桥梁碰撞事故,提升铁路桥梁的安全性,以甬舟铁路桥梁为例,开展防船撞设施设计。阐述铁路桥梁防船撞理论、相关设施的发展现状和甬舟铁路桥梁的概况,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类型船舶与桥梁碰撞的撞击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主动和被动防撞设施设计,得到甬舟铁路桥梁防船撞设施设计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防船撞设施设计方案能提升桥梁的整体安全性,降低船舶撞击对桥梁造成的损伤。该研究可供同类型桥梁的防护设施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向鹏宇 《中国水运》2014,(9):288-29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修建和规划修建大量跨航道桥梁,同时船舶航运也发展快速,上述两个因素使得我国桥梁工程领域的从业者必须解决桥梁的船撞安全分析和防撞风险分析。在桥梁船撞风险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但在深度和全面性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还不能与我国大量航道桥梁工程建设相适应。文中研究思路主要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通过对蛇蟠水道大桥基本情况的调查,对蛇蟠水道大桥非通航孔的船撞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该桥非通航孔的船撞风险概率,并对其进行了船撞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针对5万~10万吨级船舶在长江下游航道、珠江口伶仃洋航道、虎门航道、湛江港航道、象山港航道及一些沿海港湾和岛屿之间航道航行时遇到的"桥梁防船撞"问题,概括30年来航道桥梁防船撞方法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若水深较浅或有礁石可利用,则选择间接式桥梁防撞装置;若水深较深,则选择直接式桥梁防撞装置。已研发出的采用钢丝绳防撞圈支撑外钢围的柔性防船撞装置属于直接式桥梁防撞装置,与以往的同类装置相比,该装置能降低传到桥墩的船撞力,成倍提高桥墩的抗撞能力,在保护桥梁的同时保护船。该装置可长期使用,且不会破坏航道,已在能通行5万吨级船舶的湛江海湾大桥和象山港大桥等桥梁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桥梁防撞研究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桥梁防撞研究这一工程界的热点问题,概述了桥梁防撞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简述了船一桥碰撞力学的计算方法和船撞桥的风险概率分析方法,同时结合上海长江大桥工程,对主通航孔桥墩进行了防撞力标准和防撞方案研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桥墩设计的防撞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防撞设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影响通航条件的主要因素,即建桥对通航条件的影响入手,从桥梁选址、桥跨及墩位布设以及通航净空尺度等角度,全面分析了预防船撞桥事故发生的相关措施和技术要求,提出了从桥梁设计角度如何实现桥梁主动防船撞的方法,其成果可为桥梁设计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船撞桥属于偶发事件,可一旦发生则影响巨大。珠江三角洲通航区域内的桥梁众多,十一年前的九江大桥后续影响仍然存在,本文对近期发生的船撞桥事故进行分析,以期找到船撞桥时间背后的必然性,对减少船撞桥事故发生作出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以武汉至蔡甸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平原微丘地区高速公路总体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供类似高速公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道是江城武汉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水道的绿化景观建设则使这道风景线锦上添花.水道的绿化景观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水道两岸的绿化景观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秦颂 《中国水运》2006,3(2):156-157
凭借对临江商业街形成的文化、地理、历史等背景的分析,对武汉市临江商业街现状及其形成进行了相关的考察,发现武汉的临江商业环境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借鉴其他城市临江商业街的发展模式,罗列出武汉临江商业环境现存的诸多问题和发展契机;从文化、景观、交通、商业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就临江商业街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自己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李俊文 《中国水运》2007,5(4):55-56
本文从放索器的设计、组拼、工程实践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放索器在工程中的应用,对于各种不同截面型式的主缆、钢丝绳索盘放索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江凌 《水运工程》2014,(12):116-121
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河段一直是制约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随着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发挥以及"十二五"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的全面加快,其航道水深将提前实现规划目标,但通航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沿江经济对水运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基于宜昌至武汉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航道变化特点以及航道条件分析,探讨航道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大型结构分析程序LS-DYNA,建立了船舶和桥墩防护装置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船与防护装置在两种角度下的碰撞特点、船艏及构件的损伤和吸能特性,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城陵矶—武汉河段的航道水深资源,根据每一水道的河相关系参数对研究河段进行区段划分,并采用稳定航深估算法对不同区段的航道最大稳定航深进行计算,进而确定研究河段的航道最大水深。结果表明:研究河段依据水道河相关系参数变化规律,可自上游至下游分为仙峰水道—新堤水道、石头关水道—簰洲水道、水洪口水道—白沙洲水道区段;这3个区段在98%设计通航保证率流量、航宽200 m下的航道最大稳定水深自上而下分别为6.133、11.268和6.433 m,故城陵矶—武汉河段在200 m规划航宽下基于自然禀赋的最大稳定航深为6.1 m。  相似文献   

19.
论述港口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强调武汉港发展物流业的战略意义 ,结合武汉港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实际情况 ,提出武汉港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亢 《中国水运》2006,4(6):62-63
介绍了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主桥轻轨钢轨道梁检修走道的设计.设计采用较简单的构件组合满足了并不单一的功能要求,合理地适应了列车限界、轨道梁、主桁结构在空间位置上对它的限制,制作和安装也比较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